笔记:近体诗的格式(10)
——救的方法
(4)救的方法和适用对象:
救的方法有“本句自救”、“对句相救”和“综合救”等三种。
1,本句自救:在同一个句子里,顶节前字的拗,可用改变头节前字的平仄来救;头节前字的拗,可用改变腹节前字的平仄来救。 但顺序反过来是不可以的,譬如:头节前字的拗,不可以用改变顶节前字的平仄来救,因为顶节前字的地位,不如头节前字的地位的重要,它救不了!——这时只能用改变腹节前字的平仄来救了。
2,对句相救:在一个联内,出句的某节前字的拗,可以用改变对句的相同位置的字的平仄来救。
3,综合救:对于某节前字的拗,同时采用了“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方式,进行了救,这种救的方式,叫“综合救”。
各种拗适用的方法是:
1,甲种拗(非拗)。——这种情况本来可以不救的,但救了,可显得格式非常整齐、对称,形式与音韵都很美。所以有些人还是喜欢救一下。 这种拗用本句自救或对句相救都可以。
例1:用本句自救的一种情况是 正常句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顶节前字出现拗是:仄平仄仄仄平平 自救后是: 仄平平仄仄平平 用拗救后的诗句如:夜钟残月雁归声(高适)
例2,用对句相救的例子:联中,出句头节前字的拗,由对句头节前字来救。 正常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句腹节前字出现拗的情况是: 仄仄仄平平仄仄 拗救后,出句是:仄仄仄平平仄仄 对句是:平平平仄仄平平 例句: 尔敬我恭如体己 伊批侬贬可成仇(紫蓿)
2,乙种拗(腹节前字的拗)。这种拗,过去是“尽量救”的,现在提高到“必须救”的层次了。方法是只能用对句相救。
例1:五言正常联: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出句腹节前字出现拗:仄仄仄平仄 救后,出句:仄仄仄平仄 对句:平平平仄平 例句:鸟下见人寂 鱼来闻饵馨(韩愈)
例2,七言正常联: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句腹节前字出现了拗:平平仄仄仄平仄 用对句相救以后的联,
出句:平平仄仄仄平仄 对句:仄仄平平平仄平
例句 亦真亦幻水中月 非假非实屏上娃 (紫蓿 《贺水中月生日》)
(注:例句中的顶节前字,也是用对句相救的,因为这个是可以不计平仄的,这里就忽略了,没在正式的分析之中讨论。但是注意救了,也觉得蛮好的。——看实际的平仄情况: 出句:仄平仄仄仄平仄 对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是不是很对称?联内“相对”的规律,丝毫没受到影响吧?!
我这个例句,情况还有点特殊,就是诗的开始句,本来有很大的选择自由的,干嘛还要搞出个乙种拗来?这实际是迫不得已的,“水中月”,这是寿星的笔名,是仄平仄,这不能改的,就是说,这个拗是躲不过去的。)
3,丙种拗(即是对犯了“孤平”的救,这是最严重的拗):
这种拗的救法,仅用“本句自救”,是“不得已”的做法,是下策。 正常的,应该是“本句自救”和乙种拗用的“对句相救”同时配用。这种救法是上策。这会涉及到一个联。 也可用“本句自救”和“丑类特殊形式”相配用,因为我们不涉及丑类特殊形式律句的情况,所以这种情况就不讨论了。
(王力教授说:丙种拗救往往与乙种拗救同时并用。这样对句腹节上的字实在兼任两种职务:它救了本句的孤平,同时又挽救了出句该平而用仄。——见《汉语诗律学》第98页 8.8节。 又说:孤平拗救独用者颇少,与乙种拗救配用者则很多,又与下节所述丑类特殊形式配用者也很多。大约孤平拗救独用是不得已的办法,但若和乙种拗救或丑类特殊形式配用,却能自成一格,显出格调的高古……——见99页 8.10节。)
例1,五言句: 正常的格式,出句:仄仄平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 用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以后的情况: 出句:仄仄仄平仄 对句:仄平平仄平
诗中的实例:嗜酒渐思渴 读书多欲眠 (司空曙)
(读,在《平水韵》中,有两个读音:去声 二十六宥;入声 一屋,显然都是仄声)
例2,七言句: 正常的格式: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救了以后的情况:
出句:平平仄仄仄平仄 对句:仄仄仄平平仄平
例句:出句:野桃含笑竹篱短 对句: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 (竹,《平水韵》入声 一屋)
笔记(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