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近体诗的格式(23 完)
——题外话
**************************
题外话:下面的内容和近体诗格式没有关系,离题了,故为题外话。
三个重要的韵书,已经接触了两个,考虑到许多近体诗作者,也喜好同时填填词,那,借此机会说几句有关《词林正韵》的话(有些资料来源于网络,未经仔细核实。有些是来自《汉语诗律学》),也不算太多余。这里是随便聊上几句看法,故只能做参考。
《词林正韵》的有关表面常识。
1,来源与作者
《词林正韵》为清嘉庆年间江苏吴县人戈载所撰。戈世其家学,尤擅倚声之业。他弃官不做,以词学终老,所撰《词林正韵》为世所重,为清中叶以后词家奉为圭臬。此书从道光元年至光绪十七年五次刊印。解放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过影印本,2004年古籍出版社《中华韵典》载有除序言和凡例(说明)外的全部分韵部分。
2,用途和来历:
它的分部,实际上是依据前人作词用韵的情况归纳而来,这就是戈载所说的“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工作,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论词韵之士多据以为准。戈氏所分的词韵十九部,事实上也是进一步归纳诗韵即《平水韵》而来。
3,分部的目录:
概述:词林正韵的韵部,分部方式和平水韵与中华新韵不同。它不是明确的把韵部分成是某韵某韵的韵部,因为它的每个分部都是平水韵中的几个韵部的合并,因此没法用某个韵部的典型字的读音来命名,而只能指明这个韵部的数字顺序分类是第几第几部。
全韵部表,共分为十九部。前面的十四个分部,包括了“平上去”声的全部韵部,但不是把“平上去”明确分开规定为某某部,而是在同一个分部中,有可能同时包括有平声和仄声字;后面的五个分部,是专门为入声字设的韵部。——这里并未把这些入声字分散到前十四个分部中。
在填词的时候,在押韵上,要求有:
押平韵、押仄韵和押入声韵的;
有的词牌要求换韵。在换韵上,要求阕内换韵、阕间换韵;阕内、阕间都换韵的。换韵的时候,还有换韵不换部,也就是“平仄通叶格”。这种换韵是在同一韵部内平仄转换;换韵又换部,也叫“平仄转换格”。在填这类词牌时,一般先用仄韵,再用平韵。而且平声韵必须与仄声韵在不同的韵部,才行;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部上,也叫“平仄错叶格”。这种换韵方式为:先用平声韵,然后换到所用平声部以外的仄韵部上,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平声韵上,……种类繁杂,不胜其烦,颇难应付,但有了本韵书,情况便要好了许多。
其十九个部所归并的情况是:
第一部:东冬钟(平赅上去);
第二部:江阳唐;
第三部:支脂之微齐灰以及去声的祭泰(之半)队废;
第四部:鱼虞模;
第五部;佳(之半)皆帕以及去声怪、央泰(之半)韵字;
第六部:真谆臻文欣魂痕;
第七部:元寒桓删山先仙;
第八部:萧宵交豪;
第九部:歌戈;
第十部:佳(之半)麻;
第十一部:庚耕清青蒸登;
第十二部:尤侯幽;
第十三部:侵;
第十四部:军谈盐添咸衔严凡;
第十五部:屋沃烛;
第十六部:觉药泽;
第十七部:质术栉陌麦昔锡职德缉;
第十八部:物迄月没离末黠锡屑薛叶帖;
第十九部:合盍洽牌业之。
4,两点说明:
一、韵部中的(半)的意思。
平水韵中有106韵,戈载把接近的韵分成一部,但平水韵中有些韵被戈载拆开,分到两部中去了。所以就有了“半”字。
比如平水韵中:
九佳:佳街鞋牌柴钗差涯阶偕谐骸排乖怀淮豺侪埋霾斋娲蜗娃哇皆喈揩蛙楷槐俳。
(佳街鞋牌柴钗差[差使]崖涯[支麻韵同]偕阶皆谐骸排乖怀淮豺侪埋霾斋槐[灰韵同]睚崽楷秸揩挨俳)在词林正韵中,被分拆到第五、第十两部。
第五部的【九佳(半)】中包括:佳街鞋牌柴钗差[差使]崖涯[支麻韵同]偕阶皆谐骸排乖怀淮豺侪埋霾斋槐[灰韵同]睚崽楷秸揩挨俳。
第十部的【九佳(半)】中包括包括:佳涯[支麻韵同]娲蜗蛙娃哇。
二、用《中华新韵》填押入声韵的词牌怎么办?
词林正韵,是专为填词提供的韵书。词牌中有一部分是押入声韵的词牌,可我们现代人不认识入声字,而且入声字明确的被取消了,那我们要用中华新韵填用入声字押韵的词牌怎么办?我们根据中华新韵中提供的原则,“用入声韵的词牌曲牌,用新韵时改用仄声”,就是把这些押入声韵的词牌,归入到押仄声韵的词牌中去。说直接点,就是“在填词的时候,凡谱书中的押入声韵的词牌,在新韵中都按押仄声韵的词牌来处理”。
——这里,可能会有个错觉,以为这个原则是说:入声字,在中华新韵中,都改成仄声字。我认为:不是这个意思。实际是,入声字在中华新韵中,是被分散划入到“平上去”各个声部中去了,并不是都划到“上去”的仄声韵部中,其中也包括了韵部中的平声部分(例如:“阿(又波韵阴平)八捌擦插锸耷哒嗒鎝褡发(又去声入)夹嘎刮括栝鸹拉邋抹掐袷葜撒杀刹铩煞(又去声入)刷趿塌溻禢踏挖呷瞎鸭压押扎匝咂拶吒哳浃聒撒答”这些入声字,就被派入到“一麻”的阴平中去了)。
这里面我们要注意“用入声韵的词牌曲牌”这个条件,这里是专指在“词牌曲牌”中,不是在新韵的14个韵部中。
笔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