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情怀 >> 心海拾零 >> 于平淡中见真情
    
  双击自动滚屏  
于平淡中见真情

发表日期:2014年3月12日  出处:原创  作者:目不识钉  本页面已被访问 4445 次


 

 

于平淡中见真情

读江山菊老师的《出书散文》系列文章拾零

作者:目不识钉

    

     引子:

    《不谐和音》一帖发了之后,有友在QQ上和我说:你帖中提到了《于平淡中见真情》一篇文章,那一定是很抒情的,可否也转一下?我第一感觉是内容不很合适,因为不是抒情散文,而是“阅读拾零”,后来细想,觉得也可以增加点流量嘛,那就转一下吧,于是—— 

 

见首页江山菊老师出书文章的标题后面,很长时间那个“NEW”都闪动着,这应该说明作者对自己的文章一直在修改着,可见作者的认真和投入非同一般。点击量超过了400多次,这也可能说明读者在扎堆儿,这是为什么?于是也好奇地来凑个热闹。在读她的作品时候,有一种非常熟悉、非常亲切的感觉,那朴实无华的语言,那浓浓的生活气息,还有那对童趣的入情入理的描写,和从中表现出来的真情,“景”现于辞,情见乎辞,感觉文笔果然不凡,一下子就提起了我阅读的兴趣,我像走惯了高山大川的崎岖,忽然见到了一片平整的稻田,视野开阔,禾苗葱翠,心中有说不出来的敞亮与快乐,我不能不认认真真地继续读下去,直到读完,还有些意犹未尽呢!……

据说“江”老师是退下来的数学老师。一位学理工的老老师,能在这里挥毫泼墨,写下了如此精彩的文章,让人敬佩!就是这一个感动,让我记下了自己的阅读拾零。

 

全集是用纪实文学的形式撰写的。其中共选了十篇短文,大致可分为写悲秋的1篇,写童趣的5篇,写纪念和赞颂亲人的4篇。

 

本选集的选材很有特点,没有选感天动地或轰轰烈烈的大喜大悲,也没有选惊世骇俗或慑人心魄的狂涛巨澜,只是选取了生活中“素淡如水”的一件件不起眼的小故事。如从一本旧书的一幅画中所想到的,到《关于菊花的故事》;从《水磨房前的惊险》,到《哥哥想当司马光》等等都是。

平平淡淡才是真,人们的日常的真实生活,大都是平淡的。可它们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都是那么真实可信的。写人们身边发生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有极其宽阔的书写空间……

联系生活的实际,才能让人觉得艺术是反映我们的现实而感到亲切;真实可信,才能觉得艺术不是作者关在象牙塔里的清谈,而得到读者的认同,而让读者受到感染。

有人常常喜欢借类似“三生石”、“孟婆汤”或“奈何桥”的话题来做文章,这固然是很时髦的、很方便的,可那毕竟只是一种传说,离现实很远很远。人有没有轮回,现在还都没有能够得到确切的证实,那写那些东西无疑只是一种空对空的虚无缥缈的想象;且同一话题,后人说得多了、总引用这个,或就这个话题去发挥,人们的视觉是会发生疲劳的。所以重复议论人们都熟知的题材,是没有多少出路的。

古人在评论文章中即明确指出:“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文心雕龙》)其中“三观通变”则是指要考察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水平高低的第三点,就是“要看作品对前人的继承与自己的创新情况”。如果作品总是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没有自己的创新,那优劣自判,不用人说,已是昭然若揭。

 


   

其次是本选集在写作风格上很有特点。作者在小序中说“留下一屏素淡如水的文字”这是客气,但在我看来,这确实也是体现了本系列文章的风格特点,它贯串于全部十篇文章的始末。

说素淡如水,是说文中没用太刻意的修饰,没有丽词艳句的过分堆砌,甚至那矫情的长长的复句都很少(只见于小序中有“当岁月爬满额头时,时光把往事甩成了碎片。充满童趣的,酸甜苦辣的,有缺陷与遗憾的,…… 在我的身后,散落了一路。”等两句,也都是意义鲜明,成分严密,绝没有主谓宾不搭配,或表达的意思让人不知所云的情况),只用朴素的白描,语言通俗得就像拉家常,表现方式是如讲故事般地娓娓道来。但这些故事却于平淡中充满着真情,从中可感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故事中的孩子们形象描写得惟妙惟肖,情趣盎然,朴实可信,真实感人,因此有极强的可读性。

 

 

 第三是本选集的作品中童趣写得很有特色。作者写童趣,能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语言,写孩子的心理,谈孩子的行事。写得生动而活泼,立体而传神,让读者在不觉中就回到了童年,和人物一起,乐童年之所乐,气童年之所气,悔童年之所悔,恋童年之所恋。

 如《水磨房前的惊险》一文中两次出现的“才好,活该!”,真是神来之笔,小孩子的怨恨心和报复心,写得活龙活现,让人觉得又可气又可笑。再如哥哥看到妹妹跌倒在水盆里,不是像大人那样心疼和惋惜,却是因为想当司马光没当上,而为妹妹没掉进水缸里遗憾着。那童稚的纯真无邪、晶莹无瑕和天真烂漫,都让人忍俊不禁。

 一篇作品中,会有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的言行都是有它自己的特点的。这就像演戏,演员必须能够进入到自己扮演的这个角色中去,演得有血有肉,成为一个独立的不同于他人的个体,否则就会因为虚假而失去了说服力。一个作者若想写出真实生动的人物来,作者必须有实际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理解,不能光凭常识或想象而去闭门造车。

 一个成熟的作者是要通晓多个行业的知识的,写什么像什么,而且总是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物。而不是硬要装成是什么“多面手”,什么都通。一段不符合人物身份的描写,或许在外行看来,还有些许的热闹,但在内行中的人看来,那就是胡说八道,一文不值。如网络中有的青年人仿古文做文,他连“尔、卿、余、予”等,都是代表第几人称的常识都不懂,只是在句中加上了一些“曰”或“之、乎、者、也”类的文言助词,就以为自己写的就是文言文了,结果在文中分明是“我”说的地方,他却要写成“卿”说,或者“尔”说,弄得不明不白,似是而非,出了笑话而不自知,这又怎么能体现出作者是青年古文的作者呢?

 真实,人物的形象非常贴近真实生活中的原型,这就会让读者喜欢读,能产生很强的对作品的亲和力;虚假,失真了的人物形象,那种假惺惺的装相,则让读者生厌,至少会“敬而远之”,而再也不想看他的作品了。

 在这一点上本选集的作者有非常独到之处,写孩子,就处处都让人感到写的就是孩子,写男孩,就有男孩的顽皮,写女孩,就有女孩子的小性。没让孩子说成人话,也没有男女不分。

 

 

 第四是本选集的作品中的心理刻画含蓄细腻。如《一条红裙子的遗憾》中,作者在交给外婆她做的那条梅红色的直筒裙时,文中说:“她犹豫了一下”,为什么会犹豫?这一瞬时的表面上的迟疑,表明了外婆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转变过程,即从矛盾到接受现实。外婆有一个感到多年盼望的东西,终于得不到了的意外和失望,心里很失落,可马上想到了这可能是外孙女有困难而无法做到的,否则她怎么能不满足她的心愿呢?所以她又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而给予了外孙女以理解和谅解,表现出了老人家的宽容和无奈。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过程,可作者只用了一个“犹豫”的词,就让人能够从中想到外婆的全部心思。这种含而不露、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却能作出细致的心理刻画的功夫,是需要极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对用词的千锤百炼的推敲投入的。同时,作者能注意到了外婆的这个表情的细微变化,而用了一个非常精确的词记录下来,这本身就表现出了自己对外婆心理的感悟或理解,这同时也是对作品中的“我”的心理活动的刻画。很明显,这是作者在自省和自责,是作者认识上一种境界的提升(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根本不在意老人的心理,视完成老人的要求,为一种不得不做的应付),一个“犹豫了一下”的表情描述,就无声远胜有声,就算不说一句歉疚的话,那歉疚已是有目共睹、自在其中了!这当然也是一种形式的含蓄与深沉,这种含蓄与深沉都寓于这朴实的“素淡如水”中,没有造作的矫情,没有着意留下的蛛丝马迹,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而然……

 再如《漂亮的小男孩》中,妹妹要看哥哥书中的大羊和小羊是怎样的“跑的跑、跳的跳”的,这时“哥哥就赶快把书本紧紧地合上,并用双手捂住,好像是怕小羊或大羊逃走似的”很明显,哥哥是在掩饰他的心虚,怕自己胡编的课本内容,被好奇的妹妹给揭穿了,所以“把书本紧紧地合上,并用双手捂住”,这是多么形象生动的心理描写啊,不用直接看到哥哥的调皮,就凭这奇怪的动作,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就已经暴露无遗了。

 文章是否能以情感人,往往取决于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否,而感情产生于人的心理,因此,着力刻画人物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本选集的作品都是“窄标题宽内涵”。例如:

《秋天到了》一文,表面的主题十分简单,故事的情节也非常简单,无非是从一本旧书中的一幅画,联想到自己已经步入了人生中的秋天。其中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可是我的感觉其中的内涵十分丰富,并不仅限于标题表面上所表现的范围,而是给人留下了很广的想象空间:

看到书,物是人非:读过这书的人,保留过这书的人,她们两代人,都仙逝了,唯我还在,可也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也到了人生之秋,……——这是在提醒人们:人生是何其短暂和倏忽?真的是“昨夜春来,今朝花谢”啊!作者睹物思人,也感叹自己人生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亲情,要抓紧时间,在有生之年尽力为我们的亲人们做些奉献;做儿孙们的,要抓紧时间孝敬我们的老人,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课文的题目和凄凉与萧索的画面,常常在作者的脑海中出现,挥之而不去。说“不知为什么”,其实是最知道为什么,这里并不是什么偶然和巧合,而是景与现实合情合理的内在的联系,让自己的悲秋产生了自然地共鸣。但基调是悲而不恸,哀而不殇。作者并不消极悲观,从她的退而不休,不但要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成,尽管是一位理科老师,也还要尝试进行写作,写回忆录,写下对人生的感悟,要留给后人一笔更为宝贵的财富上,来看,这是积极人生的境界,是珍惜人生的最突出的表现。作为一位老年人如何让自己晚年生活活得更有质量,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的……

作者把它放到了第一篇(捡拾的第一个碎片),随着写了其它的9篇,结合小序,我们感到这应该是有深意的吧?它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全部的内心世界:对故去的亲人的纪念与怀念,对浓厚的亲情的珍爱与留恋,对亲人的优良品格的崇敬与赞叹……并且要用自己的自强不息,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的生活,发出自己的余光,放出自己的余热……

标题内容很窄,而文章内容所表现的主题很宽。这当然是一种风格,除了作者不想在标题上张扬自己、像“标题党”那样用极其夸张甚至是离奇古怪的标题(内容名不副实),来欺骗读者,以求得有较高的点击量的卑劣行径之外,更是一种风骨,深沉、内敛、审慎、求实;也是一种文风,深邃含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我觉得与其把文章的主题在标题中一下子说尽,还不如留一点空间给读者去想象和思考,更好。因为这样的文章才不至于让读者“一碗凉水看到底”,没有什么可咀嚼头。

其它各篇都是如此,不再例举。

 

 

第六,本选集的作品中能“巧转折显波澜”

《关于菊花的故事》中,“我”在小娟的监管下和大人们的忽悠下,一直没得机会掐她最喜爱的菊花,后来得到了大人们的称赞,按常理她应该在大人们给戴的高帽子的压力下,见好就收,完美自己的形象。可是实际上,她的心中并不情愿。于是作者笔锋一转,写出了:“她们谁也没有想到,我听到夸奖后会突然转身冲向那盆绿菊,飞快地揪下三四朵。等到大人们反应过来时,我已经把花朵塞进衣服口袋中了。”这举动大大出了人们的意料,这分明暴露了“我”的内心活动,是对于这次没来得及掐到花颇不甘心的(其实这本身也是一段很细腻的心理刻画)。“我”知道,如果现在不行动,那就没机会了,所以她立即决定采取这个一反常情的行动,给大人们来一个猝不及防——这成功率是会很高的。这种写法,有奇锋突起之感——但同样是合乎情理的,是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同时又使情节免于平淡,而变得有波有澜,可产生调动读者阅读积极性的奇效。

再如《哥哥想当司马光》一文中,“我”不慎跌倒在水盆里以后,被高姨娘送回家了,按理应该没戏了,可是作者安排了一个转折:哥哥听说“我”掉到水盆里而不是水缸里时,他不是关心我吃没吃亏,却为他没有做成司马光而失望着,这种反常,同样又推出了一个新的波澜,加强了对哥哥性格刻画的表现力,为文章的结尾平添了许多情趣,也扣紧了题目。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张弛有度,写文章应该也是。写张的较多之后,就要松弛一下,弛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要张一下,这样才合乎人们处理事物的规律,和适应人们阅读的习惯。适时调节一下空气,这也是做文的一个常用小技巧。

 

本文集中还有其它许多写作特点(如在景物的描写上、在修辞的象征和比喻上,和字词用法的准确上等等),本人不敢把这“拾零”写得太长、太臭,所以就不再说了。

 

欢迎作者和文友拍砖!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水中梦荷
发表人邮件:471121857@qq.com发表时间:2014-3-18 23:28:00
真的好长,但是一点也不臭。相反,感谢你为我们解读了未曾看过的文章,谢谢。
发表人:珊瑚海
发表人邮件:594718915@qq.com发表时间:2014-3-13 15:40:00
欣赏你的美文,问好, 朋友!
发表人:飞雪思寒
发表人邮件:clh2323@126.com发表时间:2014-3-12 15:45:00
在看到这篇文字前,并没有读过江山菊老师的《出书散文》系列文章,但是通过你解读的片段,对文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很喜欢台湾琦君的散文,和朋友描述的风格很相近。好的文章无需过多华丽的辞藻,文白交融从平淡朴素中即见膏腴醇厚。希望在心缘看到朋友更多的好文章!
发表人:寂寞风景
发表人邮件:277248493@qq.com发表时间:2014-3-12 11:53:00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品味中……
发表人:nancy
发表人邮件:www.huisawowin@163.com发表时间:2014-3-12 10:48:00
还应再加一句:危难之时现真心!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