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教书匠,穷几十年教书之陋习,现仅就语气和重音发表一点浅见,与大家商榷,以期抛砖引玉,还望诸位同仁不吝赐教。
大凡教师在分析范文时,对该文在谋篇布局上追求构思精巧、遣词上讲究锤炼、造句中主张新奇,是大加赞赏、讲得眉飞色舞,简直到了忘我的境地。而每讲到语气和重音,不是轻描淡写,就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殊不知语气和重音十分重要,朗读和朗诵,毕竟不是一回事。你写的再好的文章,哪怕你妙笔生花、字字珠玑,如果读得不符合语境,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能大相径庭,风马牛不相及。如:“小心点!”如果你用舒缓的语气、亲切的口吻轻声念叨,那么同志间的情谊、亲人间的嘱托、长幼间的关爱,无限深情就在这短短的三个字上;如果你用粗重的语气、阴沉的口吻去说,则有威胁、恐吓的意味。
重音亦是如此。以“你为什么打他?”为例,假如你重音落在“你”字上,则表示发问者问的是“你”而非别人;假如你的重音落在“为什么”上 ,则表示发问者问的是原因;假如你的重音落在“打”字上,则表示发问者问的是你采用的方法为什么是“打”,而不是“骂”或者批评或者告诉老师?假如你的重音落在“他”字上,则表示发问者问的是你的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见语气和重音十分重要。
1985年春节初五,我和一中张继红(后任区广电局副局长)、四中黄素珍(现任该校政教主任;女)、五中彭学明、七中鄢杰忠(现任该校副校长)一行五人,到山东桓台听全国特级教师刘胐胐的课,她的一席话,对于我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白丁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