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汽油机燃料系的故障,主要表现在漏油、堵塞和机件损坏三方面,其中漏油和堵塞是常见故障。常见故障的部位和原因主要有下列一些情况:
①油箱存油不足或油箱开关未打开;
②油箱盖空气孔堵塞或油箱出油管堵塞;
③油管破裂或油管接头松动;
④汽油滤清器滤芯、汽油泵滤网或化油器进油管接头滤网堵塞;
⑤汽油滤清器沉淀杯衬垫或其中心螺栓衬垫漏气;
⑥汽油泵内、外摇臂接合处或外摇臂与凸轮轴偏心轮接合处磨损;
⑦汽油泵油杯衬垫漏气或膜片漏油;化油器节气门轴松旷;
⑧汽油泵进、出油阀不密封;化油器阻风门打不开或空气滤清器堵塞严重;
⑨化油器进油针阀卡死或关闭不严;化油器内部量孔、油道、气道堵塞;
⑩化油器浮子破裂或油面失调;化油器调整不当。
由于上述原因,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会产生不来油或来油不畅、混合气过稀、混合气过浓、怠速不良、加速不良和加浓不良等故障。
1.不来油或来油不畅
1)现象:发动机不能发动或工作中逐渐熄火;采用汽油泵手摇臂泵油、多踏几下加速踏板、适当拉阻风门或向化油器内倒点汽油等措施后,发动机能发动,但运转不长时间又熄火,发动机能发动,也能长时间运转,但动力不足,加速不良,检查化油器浮子室液面,发现太低。
2)原因:
(1)油箱内无油或油箱开关未打开;
(2)从油箱吸油管经汽油滤清器、汽油泵、至化油器进油管接头,有堵塞、漏油、积水、结冰或气阻等故障;
(3)汽油泵失效或效能不佳;
(4)化油器进油针阀卡死、浮子高度失调、主量孔堵塞或可调式主量孔油针旋出太少。
3)诊断方法:如果属于长期停驶重新发动的车辆,应先检查油箱内有无汽油;若有油,再检查油箱出油管开关是否打开。如属在用车辆,在油箱有油的前提下,按下列方法诊断。
有些情况造成的油路堵塞往往检查不出来,甚至拆下汽油泵进油管向油箱方向打气,也觉得非常畅通,但行车不长时间堵塞情况又重新出现。这可能是油箱内有棉纱、破布和汽油中析出的蜡质等物,在汽油泵的吸附作用下,将油箱内上油管口堵塞所致。
油路发生气阻,通常是汽车在行驶途中发生的,因此该项故障的检查只能在当时进行,车温降低后故障自然消失。在高原或在高温地区长时间行驶的汽车,由于气压低、气温高、汽油性能欠佳、油管和汽油泵靠近排气管而无遮挡等原因,造成汽油蒸发,形成气阻,使供油不畅甚至完全不供油。停车观察,发现汽油泵和化油器浮子室内油面太低甚至无油,经检查油路并无堵塞,则表明不来油的故障是气阻所为。汽油蒸气主要集中在汽油泵迸油室和出油室内,因此,对于在用汽车换用双阀汽油泵或大阀径汽油泵,将能明显解决这一问题。
2.混合气过稀
1)现象:发动机不易发动,或发动后怠速不稳、加速不良、动力不足,并伴随有化油器回火和发动机过热的现象。
2)原因:
(1)从油箱至化油器进油管接头有漏油、堵塞或汽油泵效能欠佳等原因造成供油不足;
(2)化油器进油针阀开度不足或浮子高度失调造成浮子室油面太低;
(3)化油器内主量孔或主供油道堵塞;
(4)可调式主量孔油针旋出太少或固定式主量孔通径太小;
(5)在高原或高温地区行驶造成气阻;
(6)进气管衬垫或化油器座衬垫严重漏气;
(7)主供油系空气量孔、怠速空气量孔松动。
3.混合气过浓
1)现象:发动机不易发动,或发动后运转不稳、动力不足、加速困难,且排气管冒黑烟,并伴随有“突、突”声,有时甚至是放炮声;发动机过热,发动机油耗增加;化油器节气门轴处有汽油渗出,卸下火花塞发现电极上有潮湿汽油;排气消声器管口内壁颜色灰黑。
2)原因:
(1)进油针阀关闭不严、浮子室油面调整太高或浮子破裂;
(2)可调式主量孔油针旋出太多或固定式主量孔通径太大;
(3)主量孔、真空加浓阀体、机械加浓阀体松动,加浓阀体衬垫不密封或其单向阀关闭不严、弹簧折断,真空加浓阀活塞磨损严重或真空通道堵塞;
(4)主供油系空气量孔、怠速空气量孔堵塞;
(5)加速装置喷管在缓慢加速和稳速运转时喷油或滴油;
(6)阻风门不能完全打开或空气滤清器严重脏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