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天地 >> 教育杂谈 >> 学习大格局 难得是真经( 刘选启)
    
  双击自动滚屏  
学习大格局 难得是真经( 刘选启)

发表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出处:整理推荐  作者:刘选启  本页面已被访问 3785 次


 

学习大格局  难得是真经

作者:刘选启

编辑:心缘之恋



我无意中在网上读到了作者绿城一剑的著作《学习的大格局》,感到这是一本十分难得一见的好书。他不仅是写给中学生的书,同样是写给我们年轻干部的书,值得好好地读一读,从而掌握学习的真经,促进我们学识的提高,为成就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书的作者绿城一剑,广西南宁人,男,63 年生,88年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二十二年在政府经济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经历。他从1996年底动笔构思并写出这部书的提纲,到2001年初完成此书的第三稿,历时四年多努力写出的这部20万字书稿,陆续在网上全部发表出来,免费供大家阅读和欣赏,受到了读者的好评。我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了两遍,感到受益匪浅。由于书太长,读起来花费时间多,我把它进行压缩和整理,把其中最精华的部分介绍给大家,便于阅读欣赏。

一、现代学习观

首先强调要树立“素质学习”的理念。21世纪的教育将从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跃迁:终身学习,永远成长。树立“素质学习”的理念,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素质学习是着眼于学习者自身如何学习知识和是否掌握其技能,从而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它有三层含义:一是要用科学的学习理论来武装学习者的头脑;二是学习者要具备自我调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三是学习者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熟练掌握高超的学习技巧。其次说重要的问题是学会学习。一个人要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固然有诸多的因素,但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是否会正确地学习,它实质上决定了你未来的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知识、信息、智慧、技能、才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生产要素,人才及其智能、知识是社会经济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经济就其本质而论,可以称之为人才经济。而人才及其知识、智慧、技能,是通过教育、培训、自学,总之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世界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高度强调:“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命运。”今天,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无论在容量还是速度上都以指数式增长。新知识的增长速度呈现几何级数增加,知识陈旧的周期愈来愈短,知识结构向高度分化、高度综合方向发展,知识更新在拨动着人们学习的心弦。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处的必要选择。联合国对文盲的定义中有这样的新界定:“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与管理的人是文盲。”有一种说法,未来社会就业者要有三张“绿卡”:第一张是知识;第二张是专业才能;第三张是创业本领。所以,学会学习是生存的技能,把握未来的本领。仅靠学校所学知识是不够的。现在每隔五至七年,人类知识总量就要翻一番。关键在于提高学习能力。孔子曰:“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 学习能力不是天生形成的,它是以知识和发挥人的创造性与独立性为基础的,是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结果。一方面,人的学习能力是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它不可能靠突击去获得,故而,系统的训练和逐步培养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学习能力的增长虽然比较缓慢,但是人一旦获得某种学习能力后,便具有较长时期的稳定性。我们如果把知识的技能比作“黄金”,那么,良好的学习能力就是“点金术”。黄金固然可贵,然而却难以和点石成金的本领媲美。“掌握学习的能力,我们就能走向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二、学习的八大素质

影响知识学习的主要因素:一是智力,二是情绪。稳定情绪与激发智力相结合,是成功学习的一条基本规律。一个人要做到真正掌握所学,并且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取得效果,必须通过有意识的自我培养、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等过程,努力克服心理上、生理上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各种障碍,努力培养学习的基本素质。

一是问心——解决疑难问题的起点。“问心”,指的是如何看待和解决困惑、疑难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思考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则是先要有问题的存在。事实上,有效的学习方式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知道得越多,就越会发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发问和答案一样重要。弄清妨碍自己发现问题的原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是解决的起点,也是解决问题的归宿。发现问题就是发现事物的矛盾,在学习中就是要找出自己的疑问之所在。探求新的知识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的起点就是疑问,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却毫无异议的问号。”有了疑问,学习才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会确立思维的目标,才会积极地去思考。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俗语说: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善问,往往是肯钻研的表现,也是进行学习思考的先决条件。在学习中要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前人留下的理论知识必须善学、敢疑,这样才不会让问题在自己的面前溜过去。勤学善问才能长进,不过,敢于提出问题时还要善于提出问题。是不是善于提出问题,这是一个人学习能力高低、思考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值得一提的是,解决问题最困难的部分是正确的提出问题。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研究探索事物,都应当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花大力气。发现问题要对事物敏感。有一些看似无法做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只需打破常规思维,或许迎刃而解。在日常生活中,凡是超越知觉范围的信息,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时候,即使已经察觉到了某种奇怪的现象,仍然会无所发现。思维的这种滞后与麻木,是与严守教条、死守定律、安于习惯、随大流等心理因素有关的。因此,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从思想上保持对事物的敏感性,持有探索和批判的精神。提出问题有水平高低之分。一般情况是,许多人往往找到了一个答案之后,就不再去探索更富有创造性的其它答案,但是有的人却能在本质上发现深层次的问题。“谜底”往往来自实践的启示。脑子里经常有疑问在盘旋萦绕,才能保持旺盛的探索钻研的兴趣。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在解决某个问题以后,才发现它实际上是另外一个问题,努力并没有真正达到目的。事实上,人们往往并不是立刻就能提出问题的。人们总是接受实践的启示之后,然后才恰当地提出问题,最后才能解决问题。凭借预测触发问题的思路。人们对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总是凭借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先将问题分化、变形,如果问题仍在,就换一个思路,重新审视,开始另一个循环。事实上,有时用预测也能触发问题的思路。用预测结论来触发思路的敏感性,表现为要用全力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它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勇于向已有的知识挑战。我们在学习中要勇于提出问题。探索事物要排除认知偏差。提出问题,需要对客观事物本身及其规律有较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用辩证思维的观点进行分析,否则,便会产生对问题的认知偏差,如出现片面性、简单化、静态化和孤立地看问题等。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敢于探索的精神,努力排除这种认知的偏差。在认知事物中要排除认知的片面性、简单化、静态化,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屏除认知僵化才能突破。认知僵化,或称思考的不良定势,是指学习或思考问题,由于过去的认识经验而形成一种刻板的习惯、一种固定的模式。在遇到类似的新问题时,却总是墨守成规,用习惯和定势去思考问题。认知僵化对解决问题是极为不利的心理因素,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应注意排除认知僵化的影响,增强应变能力。有些问题,如果根据既定原则是一直推究下去,思路会越来越窄,极易钻进牛角尖,并陷入困境。疑问带来学习思考的认知方法。正确地提出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分析问题,揭示未知同已知的关系,对这种关系分析得越清楚、准确,问题提出的正确性就越大,而这就需要在认知方法上下一番功夫。为了正确地提出问题,一般来说应考虑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从回忆对照中提出问题,二是从逻辑结构上提出问题,三是从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四是从相互比较中提出问题。

二是悟心——开拓创造力的突破口。佛语有“悟道”之说,即做人要悟出道理;学习有“悟心”一词,即要做学问上的有心人。奇妙的“啊哈”现象。什么是“顿悟”?有人把顿悟称为“啊哈”现象。也许,你还记得有一回在解某个字谜,或是解一道几何题或别的什么难题,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突然间,你想通了:“啊哈,现在我明白了。”这就是顿悟。顿悟论,主要是强调了观察、思考、理解等认识过程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确认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目的性,以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有时人的知觉变化是在所谓“顿悟”的瞬刻间到来的。顿悟就是突然间认识到这种整体中包含着的本质关系,是在各个部分仿佛各得其所的时候实现的。灵感究竟从何而来? 灵感是什么?一般来说,人们总是把灵感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相联系。文艺创作、科学研究、学习思考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而突然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在思考问题过程中突然获得重大突破,出现新的见解,称之为灵感。灵感大都来自日常生活,人们通过观察和实践,在某些生活原型的启发下,往往能产生灵感。灵感的产生是离不开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灵感也是与勤奋学习分不开的。我国宋朝的王安石有诗句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带有偶然性的灵感虽然可以成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缘起,但在这种偶然性后面却又隐藏着必然的因素,正所谓“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不停转动你精神上的眼睛。创造力是主体在“悟心”过程中表现、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没有创造能力。其实,任何人通过训练都能够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新的、卓有成效想法,尽管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发展创造力》一书对“悟心”是这样阐述的:“主意的产生,有一些犹如平常你总想见到的人突然一下子出现在你面前一样,非常意外地出现了。但是大部分的主意,都得用尽一切力量,苦思冥想才能得到。主意无论何时都在你的身边转来转去,只是它十分不显眼,为了找到它,只有转动你精神上的眼睛。”在很多时候,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失败之间只有一步之遥甚至一纸之隔,只是这“一步”或“一纸”不一定在您的正前方,它可能在您的左边或右边,还有可能在您的身后——这时不妨蓦然左顾蓦然右盼蓦然回首一下,说不定转机就在这一刹那。直觉有时可能是对的。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前,你心里总有一种模模糊糊的预感。有人认为直觉是一种天赋智力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凡是事先没有经过逻辑推理而直接获得某种认识的能力,称之为直觉。它是一种意识的思维,不像逻辑思维那样按推理规则进行。一个人可以“知道”某种事物是真实的,或者确信某种方案会得到预期的效果,但又不能证明他的论点,也拿不出任何论据来支持他的论点,甚至根本不能说明是怎么得出这个论点的,他“只是知道而已”。直觉的确不能解释这种情况,但直觉是对这种情形的描写。人们有时说,问题要么是用分析方法解决的,要么是靠直觉解决的。分析法包括周密的、有系统的、符合逻辑的、一步一步的、归纳和演绎推理。直觉思维并不是按照逻辑思维形式那样界限分明的步骤进行的。一个人可以从他的知识和感觉出来,直接“跳”到一个解决方案那里,或至少是跳到一个可信的假说那里。爱因斯坦强调说,在科学创造中,从经验材料到提出新思想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首先诉诸于灵感和直觉。人在对某个问题长期思考后,思维达到饱和的程度,恰如纵横交错但尚未理顺的“电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电路”猛然耦合接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正视错误的必要性和价值。在学习中,如果你能够认识到错误的必要性和价值,你就达到了思考和解决问题所追求的境界。事实上,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长期有意识的“尝试错误”才会在偶然机会中产生顿悟和灵感。正所谓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科学知识,无论是现在或是将来,尽可能保留某些孩提时代的思维方式。丰富的想象力和求异性等创造性思维,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将会给你带来预想不到的成功。尽管有时候可能会碰得头破血流,但错误确有其自身的价值,它会作为一种催人奋进的激励,促使你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去探索未知。解决“想都不敢想”的问题。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形式。再造想象,是人们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从未见过的相应的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新的加工组合,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想象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准。创造想象有时会表现出其“不合理”的一面,但这不要紧,许多新生事物都是以“不合理”开始的,不合理有时只是因为人们暂时还没找到其间的因果联系面而已。“试一试吧”。学习中的“悟心”,即开拓创造性思维,是学习追求的最高境界。学习有好奇心和想象力仅是创造性思维的一部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撞击思考的火花。“动手去做”才能对所学知识提出多层面多角度的不同意见和想法。“试一试吧”,是学习“悟心”过程中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教育家陶行知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开拓创造型思维的特点有四:一是不靠死记硬背,而注意思考、理解,灵活运用知识。二是有好奇心、兴趣广泛、知识面广,不仅有厚实的基础知识,而且有许多课外与实际联系的知识。三是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多疑多问,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敢于幻想,能把各种知识组合成某种合理的结构。四是将疑问注于学习之中,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见微知著,善于发现问题,生长疑问,又在疑问中滋养真理,从而进入更高层的创造学习境界。

三是用心——提高思维力的开发点。学习要用心。“用心”,泛指思考的范畴,即理性认识的过程。人的思考,根据信息论的有序性来解释,其作用就在于使大脑中有关部分贮存的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更为复杂的结构、更加有序,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知识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 “用心”就是要求善于用自己的脑力来思考问题,培养应变能力。我们要认识到思维的特性,养成“用心”思考的良好习惯:一是要运用思维的广阔性,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二是要发掘思维的深刻性,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性,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三是要重视思维的批判性,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创立新学说。四是要锻炼思维的敏捷性,要迅速而正确地认识问题和灵活解决问题。五是要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在对知识经验或思考材料的高度概括后,进行重新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织点。总之,我们要养成思考要“用心”的好习惯。在学习思考中,做到方向明确,不胡思乱想;有独立见解,不盲从;思维开阔,不钻牛角尖;能揭露问题的实质,不浮于表面。敢于创新,不因循守旧;符合逻辑,不混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生搬硬套;即迅速又准确,不迟钝,不匆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学而不思则罔。”其意思说,如果不强调思考和理解的作用,学习就会一无所获,什么也得不到。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实现知识转化。首先,对事物外部特征的观察离不开思考,其次,对知识记忆也离不开思考,再次,思考是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唯一途径。概括地说,学习思考是对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演绎归纳,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掌握所学,提出新的看法并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强调学习的思考,同时也决不能忽视思考后的学习。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也是其它思维方法的基础。分析法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不同特征的过程,然后逐个加以考察的方法。对未知的整体事物,要深刻地认识、理解它、就要恰当地分解它、简化它。分析与综合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和前提,综合是分析的目的。知识学习的认识就是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这一过程,一步步加深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了解。分析,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综合,即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学会找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学会找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是指运用归纳推理进行学习的思维方法,它通常被称为科学的思维方法。知识学习的思维或是从一般到特殊、个别,或是从特殊、个别到一般,这是两个不同的认识过程。在这两个认识过程中进行思维推演,就形成两种推理,一是演绎推理,一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指仔细研究特殊事例之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故归纳法被定义为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从思维结构上看,归纳推理是从几个一般性较小的前提,概括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的原理,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结论。在学习科学知识中,我们要掌握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并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创新。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客观事物。类比法是由个别场合的知识推出另一个有关个别场合的知识的思维方法,是由个别过渡到个别,由此物及于彼物,由此类及于他类的一种推理方法。类比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首先,类比的客观基础限制了类比结论的可靠性,类比的客观基础是客观对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相似性的存在,提供了类比的可能性;差异性的存在,又限制类比的范围。其次,类比的逻辑根据是不充分的,类比只是根据两个对象的某些属性相似来进行推断,大部分的类比没有把握相似属性与被推出属性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同一概念必须保持同一意义。在思维过程中,同一概念必须保持同一意义,也叫作同一律。第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必须有相同的内涵和外延,而不能任意改变。第二,同一思维中的判断必须有确定和相同的内容。第三,推理和论证都要有确定性。同一律的要求是,在正确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同一概念必须保持着同一意义,而不能偷换它的意义。对事物的同一思维不能自相矛盾。在思维过程中,对事物的同一思维不能自相矛盾,也叫作矛盾律。它告诉我们:对某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同一意义,同一条件下的看法,不能同时做出两种相反的判断,即不能自相矛盾。违背这一规律,就叫做逻辑矛盾。正确的判断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充足理由律是指任何正确的思想,都应该是在人们实践中被证实了的其它思维作根据。推理中,论据必须真实,论据与论题之间有逻辑联系,推理的形式必须正确。在科学研究中离不开验证,验证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答案的充足理由。所谓“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就是充足理由律的表现。违反充足理由律的主要错误有:没有理由,或在推理中理由虚假,或理由与推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充足理由律要求是思想有依据,这样认识才准确,表达才有力。逻辑思维本身有“漏洞”吗? 在逻辑学中有“悖论”一词,它指的是逻辑推理过程中本身存在的“漏洞”:你沿着一条无懈可击的推理思路往前走,一切都正常,但走到头猛然发现自己即陷入左右为难的矛盾之中。一般来说,悖论有以下三种形式:一种论断看来好似错了,实际却是对的。一种论断看来好似对的,实际上却错了。一系列无懈可击的推理,却导致逻辑上自相矛盾。导致悖论的重要原因是悖论往往“把自己缠绕进去了”,从而产生一个不可思议的范畴。从“诡辩”中领悟出的道理。什么是诡辩?简单地说,即对一事物的评价可以得出看似有理却歪曲事实的结论。诡辩的目的并不在于真实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其思维方式只是从有利于自身的某一个角度来看待客观事物。但是,“诡辩”认识问题角度选择的可能性和灵活性,也深刻地反映出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换句话说,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问题,却可得出不同的结论,其得出的结论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思考的 “点”与“面”之问题。要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获得科学的思考方法。从知识学习的思考角度来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整个科学不过是日常思维的一种提炼。”掌握思考的方法,不能忽略对辩证法的学习和认识,必须把训练和强化学习思考作为重要目标,切忌单纯地注重知识本身,否则“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

四是记心——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人们有时批评别人时常说:“你怎这么没记心呢?”实际上,“记心”就是指记忆力。它是对经历和学习的东西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再认的一种能力。实际上,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借助于训练来提高的。只要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必将会提高我们的记忆效果。大脑容量与惊人记忆现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记忆是智慧之母。”学习与记忆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学习是获得知识——改变认知结构;记忆是巩固知识——保持认知结构。记忆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记忆就不能在大脑中贮存知识材料,记忆现象与人的大脑是分不开的。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正常人的脑子一般能贮存1020个单位的信息。人脑具有惊人的储存信息的能力,人脑的网络系统,远比全世界所有电报电话通讯网络要复杂。记忆信息“存盘”才能真正记住。如果你学了什么东西,可又不能把它保持到哪怕是一个很短的时间,那就不能说你学会了它,更谈不上保持学习成果了。记忆从时间上保持的长短来说,它可划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信息的“存盘”,是指要把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才有“我记住了!”这样的可能性。短时记忆,又称短时储存阶段,如一个电话号码,查到后用完就忘记了,这种短时间记忆的方式叫做“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就是过很长时间对事物内容仍然记忆犹新。换句话说,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多次复习之后,信息会自动“换码”,转入长时记忆之中,实现记忆信息在大脑中编序后的“存盘”。长时记忆的特点是记忆组块累积多,储存时间长。人为什么会遗忘。学习是要记忆和掌握知识,但是,我们以往记住的东西却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印象淡薄,从而断送了我们辛勤得来的学习成果。那么,人为什么会遗忘呢?对遗忘的成因,心理学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说法。认知联结的学习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干扰引起。现代认知理论则认为,一是短时记忆阶段的遗忘,二是长时记忆阶段的遗忘,三是心理因素造成的遗忘,如记忆的决心不大,毅力差,不肯动脑筋,或情绪过于紧张、担扰、焦虑,都会降低个人的记忆力。找到克服“遗忘曲线”的办法。遗忘有怎样的表现形式,遗忘的速度有多快,它与时间的流逝有着怎样的关系。记忆的知识一旦遗忘,是不是前功尽弃呢?事实上,早先学过的知识并不会全部丧失。经常复习是保持记忆最有效的方法。俗语说:“温故而知新”。经验告诉我们,有系统地复习可以持久地保存记忆。只有学习而没有复习,所学知识不得到巩固,日后必得从头再学。如此,辛辛苦苦得来的知识就这样付诸东流,实在不值得。 “过目不忘”是有条件的。首先,你必须对要记忆的材料感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记忆才是积极的、主动的。其次,想要记住所学的知识,必须有“一定要记住”和“一定能记住”的强烈愿望。第三,对记忆内容要充分理解。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记忆是理解的必然。实际上不论是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都是相当重要的。没有理解的知识内容,要想记住是比较困难的。第四,原有的知识越多,越能挖掘大脑的记忆潜能。第五,固定每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将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善于利用“想象力”。在知识学习中记忆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技巧,就是要善于利用想象的方式来帮助我们记忆抽象形式的原理、概念、公式等科学知识。不同的人在阅读教科书时,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来想象,重新构成原理和概念的事实。一是记忆的“形象”联想法,二是记忆的“相似”联想法,三是记忆的“链式”联想法,四是记忆的“编码”联想法。最有效的知识记忆要做到“系统化”。系统化记忆法,就是把纷繁复杂的某一学科的知识,按照它们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恰当的比较、分类,从而使之组成一个便于记忆的知识网络。利用这种记忆方法,能使整个知识主干清晰,枝蔓有序,不但能深化、完善和扩展所学,面且能使你的记忆清晰牢固。首先要突出地记住这一知识体系的框架图。第二步,是要对准备记忆的知识内容先加以选择,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哪些次之,哪些可以舍弃,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步,要把知识分类、分组,采取渐进记忆的方式。最后一步,是综合整理记忆。记忆是非常奇特的,一项一项地单独记忆往往并不容易记住,但将相关联的事物进行综合整理,联成一体记忆反而能准确地记住。多种感觉器官协同“作战”。记忆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在记忆的过程中激活大脑功能。这要求充分调动人体的多种感觉器官协同“作战”,以多维度、多层次的方法来感知要记忆的材料,即在眼看、口念、手写、耳听、脑想的同时,边记边忆,其效果最好。这是因为,只有多种感官立体地反映同一个记忆对象时,起着从不同角度的强化复述的作用,其信息通过不同的感觉神经通路传导入大脑内聚焦为一个亮点,从而使之印象深刻。首先,记忆时“用脑想”,其次,单纯采取“看”的阅读方式是不行的,再次,要勤于“动手”来记忆知识。讲效率要掌握“过剩学习”的尺度。学习没有经常的练习,就不能巩固,熟练已经学到的知识,只有随时随处地不断练习,才能收到学习的功效。复习是记忆之母,没有复习就不能记忆和储存。记忆效果和学习时间、次数是正相关的关系,即学习时间长,次数多,效果也相对地好。“过剩学习”法有几个重点:一是记不住的地方,才是复习的要点。二是对所学知识用自我复述的方法检查两次以上,从而确认你的记忆。三是分批、分科目确认所学的知识,直至全部。四是要分析“哪些自认为已记住的知识而再次确认却遗忘”的原因,只有找出记忆的缺陷,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学习中避免重犯类似的记忆错误。

五是信心——一面升起来的旗帜。学习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在学习上是否有信心。学习的信心,它不是一句泛泛之语,而是学习动机、学习愿望、学习意志力等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学习的信心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与评价自己的基础上的。“我的人生是失败的连续。”信心为人生的拚搏和成功创造了最起码的条件。人的心灵犹如一枚硬币,正面是“积极”心态,反面却写着“消极”两字。积极进取,充满信心,促进成功。消极颓废,丧失信心,则导致失败。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是同时共存的,就看你怎样去选择,有什么心态,就会有什么的结果。斯大林说得好:“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有人断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确信’所创造出来的。”信心表现出的顽强意志力显示了个人选择和决心的重要性。当你有信心时,你生命的韧力和包容力,都会坚强起来,遇到困难也不容易气馁。有的人虽经历重重挫败,然而百折不挠,转负为胜,皆归功信心的力量。我们最强大、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消除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因素,才能把握成功。“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拿破仑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因为他没有上进心,没有进取心。”学习动机对学习信心和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它甚至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命运。客观地说,对学习有无信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学习动机,却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动机乃是一种驱策力量,一个人有愿望而无动机,就不可能产生行动;而缺乏某种动机支配行动,则是无意识的行动。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将愿望付诸行动的动力。一个人的生理素质再好,智商再高、大脑再聪明,但如果缺乏信心,最终也不免走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覆辙。学习活动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探索未知的活动,而且它具有失败的可能性。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就是有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正如巴斯德所说:“立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伟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立志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力量,是怀着一个特定的目标从一点向另一点移动去完成即定目标的愿望。假如有“绝不气馁”的斗志时,就表示你已有了努力的目标,或正在塑造自己的目标。如果你想要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就应该采取有力的主动步骤,以提高从学习中获得所盼、所欲之事物可能性。遇到不幸和逆境时,一个人有了奋斗的方向,就不会被周围的恶劣环境所羁绊,而能突破重重难关,勤奋学习,发愤读书。“我是最好的。”有一句为人争相传诵的自我激励名言是:“在生命的每一天,我都有进步。”在最艰难的时刻,信心的呈现,滋养我们的毅力,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直抵目的地。事实上,人人都可以受到鼓励和鞭策。在处理如何满怀热情地投入日复一日的学习和工作这个问题上,有一种相当不错的手段:每天出门前,对着镜子很自信地挺胸对自己微笑,随后大声喊五声:“我是最好的。”并且全身为之一振,然后再出门。这样振作一下,每天开始的感觉的确大不相同。一个人在学习上不顺利的时候,往往会有“唉,我真笨,真差劲”的自卑感觉。可是这种自责的情绪是无济于事的。你与其在原地“踏步”,还不如进一步去唤起信心,然后迎头赶上。有信心不一定会赢,没有信心一定会输;有行动不一定会成功,没有行动一定会失败。激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使我们以更快的节奏前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是,成功的确从来不是轻易得到的,它往往来自磨难和痛苦。生活如此,学习亦然。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挫折未必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对于青少年来讲,挫折即可以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也可以磨练其意志,使之奋发向上。对挫折的耐受力固然与个人先天素质有关,但更多的是后天环境所造就的,它是一个人的情感、个性、意志的结合体现。历经一次磨难,就会获得一次再生的机会。真正的人生需要磨难,同时,磨难也以它冷峻和无情使强者的命运获得价值和升华。

六是耐心——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耐心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性格中的一种潜在力量,也是信心的持久和延续,是决心和毅力的外在表现。耐心对于认识和了解客观事物的深刻性、准确性、完整性的程度和效果有明显的作用。“这个问题我大约想了20年”。十九世纪中期,元素周期表的惊人预言一时轰动了全欧洲。彼得堡的一位记者采访时问:“门捷列夫先生,你是不是承认你是一个天才?”门捷列夫答道:“什么是天才?终身努力,便成天才。”“你要知道,这个问题我大约想了20年,而你却以为坐着不动就摆弄出来了,事情哪有这样简单。”法国作家福楼拜信奉布封的格言:“天才即耐心”。他认为创作上的涂改和难产正是天才的标志。他对作品总是精雕细刻,常常整夜地坐在书室里,一遍一遍地推敲着。他就是这样绞尽脑汁,夜不成眠,无时无刻不在精心雕琢自己的作品,所以他留给后人的作品才部部是珍品。耐心是对压力的一种挑战。压力是对精神和肉体承受力的一种要求。实际上,耐心是对压力的一种挑战。人生之路固然免不了有各种遭遇和不幸,而有了耐心,则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耐心可以检验人面对困难、失败时的态度,看看我们是倒下去还是屹立不动。可见,面对压力而顽强的坚守信念,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坚忍不拔的力量,这就是耐心。要想把事情做到底,单凭“一时热忱“是不行的,有耐心才能成事。具有耐心的人,他的行动必然前后一致,而且不达目标决不罢休。不论做什么,如果缺乏耐心,你将一事无成,一无所获。没有耐心,学习很难坚持下去。把学习变成一种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应当努力使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耐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提高学习兴趣,是增强学习耐心的重要途径。兴趣是人们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它在人们的认识(学习)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愿望,学习愿望付诸行动,即以读书的过程获得学习满足,表现了耐心的程度;有耐心而取得某种学习成果又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一个对学习感兴趣的人,可以持久而集中注意,保持清晰的感知,引起丰富的想象和积极思维,产生饱满、愉悦的情绪,并能用耐心去克服困难。兴趣从何而来?简单地说,如果你致力于某种活动来自你自身内部,你就是对那种活动感兴趣。那么,怎样发掘自己的学习兴趣,更有学习的耐心呢?首先,你要认识到这种知识或技能同自己有什么关系,其次,利用现有的兴趣去激发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再次,讲究学习的方法,使学习活动变得更为有趣一些,对提高你的耐心也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问题。“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惑,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惑。”在学习困难面前,怎样做到学习上的耐心?如果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问题,可以说这是给耐心“充电”,是磨练耐心的一种有效方式。首先,当学习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时,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问题。其次,有的人在解决学习问题时,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要 “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问题”。再次,每个人都有自己成功的学习经验,但是过去的经验,今天并不一定行得通,如能“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问题”则会豁然开朗,避免落入视野狭窄的思维陷阱之中。耐心是不断磨练形成的一种素质。在学习困难面前感到茫茫然而不知所措,肯定会失去学习的耐心。一是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二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之所在,三是要发现自己学习上的长处和短处,,四是扬长避短,克服不良的学习定势。学习上的耐心,是经过不断磨练而形成的一种素质。只有正确地评估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找出差距,努力克服,才能进步。同时,用不断发展的眼光去改造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尽心尽力地去追求学习的成功,才能找回在学习中失落的耐心,使未来的学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七是细心——严谨学风的基本功。学习上的细心应当表现在学习的观念和作风上,例如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细心是养成严谨学风的基本功。故而,培养和发展学习细心的能力必须高度重视。细心是一种本领。体现在一个人具有较强的观察、预测、判断能力。在学习中,要对知识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只有细心、准确地抓住事物主要特征才会有成效。这不仅要有观察的敏锐性,还必须具有观察的严谨性和区分微妙差异的分辨力,它是依靠有意识的培养和反复的训练才能获得的一种本领,正所谓“细微之处”见功夫。一个人应该善于细心观察,探幽索微。观察的目的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任何实质的东西都有表象显露,关键就在于你是否细心察见其“蛛丝马迹”,从而获得能够做出结论的客观依据。学习思考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实现,而你能观察到什么,则首先取决于你的细心。“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有时,由于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在事业上常常铸成大错,并带来严重的后果。据说,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接到某战区的一封电报,原文是“已派五军增援”。蒋介石看后,大惑不解。于是,大笔一挥,写道:“五个军?还是第五军?”由此可见发信人的马虎,不负责任。凡事业成功的不乏细心人。二战前夕,希特勒正秘密实施扩充军备的计划,然而该机密却为一位英国学者得知。那么,这位学者是如何得到这个消息的呢?他的方法是细心观察德国报上刊载的结婚启事,并从出席的德国军官官阶测定出该区域的军队及军备数量,果然猜得八九不离十。细心可以纠正浮燥无知的学风。在学习中,如果没有细心的观察,缺乏可供推论的客观事实,对知识便不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学习上的细心还有助于加强知识记忆,是记忆的首要条件。细心可以使人的观察准确、精密、锐敏,并以此提高了观察力。学习的细心观察,不是浅尝辄止,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而是要善于思考,力求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捕捉其内在的联系。因此说:细心才能学好知识,细心能使你在学习上技高一筹。把细心与学习“动脑筋”结合起来。做到学习的细心终能事半功倍,但是,细心在学习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把它与各种学习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和效果。这既是养成严谨学风的起点,也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学习中,不论是对简单或复杂的知识,都应当把细心与各种学习手段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学习的始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细心的功能,养成严谨的学风。

八是静心——优化你的学习内环境。所谓静心就是指通过自我放松,消除精神紧张的压力,使学习的心情趋于平稳和空静。挣脱“杂念”的羁绊。许多人在学习和研究中,都是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学习时由于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其所接受知识信息的效果大打折扣。加强注意力来专心学习,首先,要变“分心”为“专心”,其次,要变“幻散”为“注意”。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积极要求学习的条件下,一个人的稳定注意能够保持二十分钟左右。这之后如果允许注意有几分钟的分散(实际上是一种短暂的休息),那么其稳定的注意就能连续保持几个小时。再次,变“沉闷”为“有趣”。从客观方面来说,或许这门课程本身就很枯燥、乏味,这当然会令你感到沉闷。消除“负性情绪”的影响。情绪是在新奇、异常、意外、冲突和挫折情境下产生的复杂的内心体验,它与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态度密切联系着,有效控制情绪,是通过有意识地、长期地磨练和培养而获得的。喜怒哀乐,对于学习的记忆和思维表现为双重作用,即能促进、增加学习效果,也能削弱、减低学习效果。一般说来,高兴、快乐、喜悦,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痛苦、忧伤、愤怒,对学习起阻碍作用。但是,高兴过度,得意忘形,反而削弱学习效果。而“哀兵必胜”,“知耻者方为勇”则化消极为积极力量,从而促进学习。所谓学习的“负性情绪”,指在学习过程中影响我们的不良情绪,如焦躁,怨恨,忧郁,悲伤和愤怒等情绪。克服和消除不良情绪,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这适当释放心境,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让积极的“潜意识”浮出水面。人的意识与潜意识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我们知道人脑的潜意识能力很强,精细的功能定位和意识定向,使大量有用的信息被潜存在意识深处。如果用冰山来比喻,意识犹如露出海面的冰山峰巅,那么,它只及其水面以下部分(即潜意识)的八分之一。对学习的积极态度,正是让那些有利于学习的潜意识浮出水面,起着逐渐加强意识的作用。积极的潜意识能够在你未来的学习时间里,使你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到心平气和、头脑清醒、思想集中,从而使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明显提高。 “沉思冥想”的静心法。“沉思冥想”的静心之法,是通过控制大脑,使情绪稳定下来,避免分散学习注意力,并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而对学习感到轻松。进行“沉思冥想”的放松入静练习,首先是身体的放松,即让身体各部位处于松驰状态。这不需要有特殊的条件,或躺或坐皆可,只要用你感到舒适的身体姿势就行。其次,是思绪的放松。确立一种积极的期待放松的愿望是十分重要的。放松是一个被动的程序,过于焦急适得其反。要保证不受外界的干扰,寻找一个静点,然后通过进行放松而入静。一是反复做深呼吸,二是放松身体肌肉,三是沉思冥想,四是慢慢恢复敏感。事实上,要学会放松入静这一技巧并不很难。

三、学习的三种能力

提高素质的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要使学习获得成功,必须遵循学习特有的规律,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要去掉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消极性,否则,即使你熟悉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也不能充分发挥出其效率。我们在学习中很有必要加强素质学习的三种主要的能力,即培养更新知识的能力;增强高效学习的能力;强调运筹时间的能力。

一是培养更新知识的能力。培养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学习的一个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一是要正确认识并遵循学习的规律,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二是要注重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知其法者,事半功倍”。了解一些认知学习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首先,从认知客体上说,人类的知识有纵横两个方面。纵是知识的积累、系统、深化;横是相互渗透、交叉发展、学科综合。其次,从认知主体上说,认知的过程主要是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再次,认知学习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助体,也就是说“看与思”的问题,要掌握促进知识学习过程最终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技巧。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是知识学习的桥梁,它能够直接帮助我们缩短知识学习的时间,少走弯路,加速知识学习的进程,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书籍是我的老师!”在沙俄时代,一位年轻人走进了一所中学,为了谋生,他请求在这个学校里担任数学教师。他才二十岁,但校方在严格的考核后,对他的数学才能十分佩服。校长准备接纳这位自荐的老师,便问道:“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你的老师是谁?”年轻人答道:“我是自学的,书籍是我的老师!”校长笑着点了点头,对这位新来的教师表示赞许。这个青年人,就是后来成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奠基者——齐奥尔科夫斯基。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学本领,掌握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在这方面,在防止和克服不愿自学和不会自学两个问题。自学一是要“钻进去,提问题”,二是要“钻出来,理头绪”。自学,能充分开掘大脑潜能;自学,会使你动脑筋,真正学懂、学深。在做笔记上下功夫。就能力而言,读书做笔记的人比不做笔记的人强,尤其在分析与综合的能力上要高出一筹。这是因为做笔记要集中注意力,运用和组织自己的逻辑思维。做笔记,首先感知的内容要正确,力求第一次接触就深深地刻在脑子里。决定笔记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二个:一是学习内容的优劣,二是记笔记的能力。做笔记要简明而清楚,还要包含所有重要的论点。整理笔记是把所学知识深化、简化、系统化的过程,因而整理笔记的任务是:首先,在第一遍阅读复习笔记时,你必须要重新组织安排笔记的结构,以方便自己的复习和记忆。其次,更正记得不太准确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补充书本或听讲中的不足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记述、概括笔记内容,从而得到更深刻的印象,这比不动脑筋地照抄照录效果要好得多。“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善于总结前人或他人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为我所用,是我们迅速提高自身学习基本技能的诀窍之一。我国古代关于学习的理论,即是学习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具有较强的思辨性,虽然散见于诸子百家的著作中,但它直接来源于生活,往往使人感到其所说正如已之所想。故而,批判性地吸收其中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将大有裨益。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大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学习理论。首先,他对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做出了明确的论述。如: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不知老之将至”;其次,在知识学习方面,孔子提出了“学—思—习—行”的学习模式,指出学与闻、学与思、学与行的四个方面必须互相结合,统一进行,初步摸索到人类知识习得的客观规律,反映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到行的发展过程。学以致用——从知识的“骨架”入手。杨振宁将中国的老师自上而下传授知识的方法称之为“推演法”;将美国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归纳法”。他说自己很荣幸,既学习了祖国的“推演法”,又学习美国的“归纳法”,两种方法的统一使他获得了成功,称其之成功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产物”。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着眼点不同,甚至相反,但各有优缺点。一是从学习的目的上看,“蚕食”法注重知识的获得,就是尽力往你头脑里面装进许多知识;而“鸟瞰”法则更注重综合技能的熟练掌握。二是从思考能力的范畴上看,“蚕食”法注重面前的问题,其范围过于狭窄,只在划定的框内着手问题的解决,难以提出具有普遍实际意义的问题;而“鸟瞰”法更注重综合能力的创造,即思考的问题要广泛得多,讲究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三是从对知识联系的认识上看,“蚕食”法让学生看到的是知识的“平面图”,缺乏对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和技能训练;而“鸟瞰”法让学生首先看到的是知识的“立体图”,注重在陌生的知识领域中,弄清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等本质问题。四是从学习的能动性来看,“蚕食”法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鸟瞰”法则完全强调和依靠自觉性。“动脑”之外要习惯于“动手”。所谓动脑,就是使头脑在强行地作用下来提高其各种功能的训练,要特别重视锻炼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才能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运用知识最终把问题解决。所谓动手,就是发挥手的作用,多做多练。一位前苏联学者说:“人的智慧在手指上。”他在思维研究中发现,人的手不仅是劳动器官,而且有认识功能,是一种机能复杂的分析器。康德也说过:“手是外部的脑髓。”“动脑”之外要习惯于“动手”。学习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这就是“知道的多,而做的少”。知道不等于悟到,悟到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得到。只有书本知识,而不会应用的人,是不能形成有效才能的,其认识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美国曾经对一千三百一十位科学家作了五年调查发现,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才都是素质能力综合化的,即他们是“专才”又是“博才”,具有继承、创新的综合能力。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少年时代是学造船的,他想通过探矿炼铁,然后从事造船事业。他对力学、光学、声学和电磁学都有深入研究,以他拥有的综合性知识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找到大量石油矿藏,在地质学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对地震预报和地热开发等研究,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是增强高效学习的能力。高效学习就是用有效的方式,把某一较为复杂的学习问题分解为诸部分简单的问题,并以自己熟练掌握的学习技巧,有效地逐一加以解决,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省学习时间,并避免或减少学习错误。我们在学习中所遵循的学习指导思想和原则,决定了我们的学习成功与否,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因此,你很有必要掌握“高效”学习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准则,形成自己卓有成效的学习能力。物理书上写着:S=VT+1/2AT2。翻开物理书,上面写着这样一条公式:S=VT+1/2AT2,但是,这条物理公式与我们所说的“高效”学习原理有什么联系呢?大家都知道,这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一条公式。S——表示距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物体移动的距离S与初始速度V、所需时间T、物体本身的加速度A这三个值有关系。当初始速度V和所需时间T为定值时,物体移动的最大距离取决于加速度A值的大小。我们说,知识“加速度”的值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它的主要内容就是“高效”学习方式,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学习中有一个大量吞食和消化知识的胃口。你的“木桶”能装多少水?“木桶原理”告诉我们,装水的木桶是由若干块木板做成的,围成木桶的木板必须高矮一致。不然的话,如果参差不齐,那么这个木桶的盛水量,就取决于最矮的那一块,高出这块矮木板的水,全部会从它的上面流走。而那最长的和次长的木板,或平均高度的木板,统统成了影响木桶整齐美观的赘物。它启示我们:学习必须增强系统观念,提高对整体功能的认识,抓好那些影响整体功能发挥的薄弱环节。在学习中,如果不懂得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去运筹,组织和发挥整体的功能;而忽视不断转移、变化着的薄弱而又是关键性的环节,不善于捕捉整体优化和勃发的突破口,那么,学习的精力、时间、效率就会从“最矮的木板上面”流失掉。要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对这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整体控制,要把精力放在提高各项学习环节的质量上来。解决思路问题是“高效”的关键。从学习方法和技巧上说,这里的首要问题是:是否存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这一学习命题面前实际上存在着三种答案:其一,完全有可能。其二,根本不可能。其三,试试看再说。要解决某一学习问题,首要条件是思考解决它的可能性、连贯性、完整性。在要解决的学习问题面前,有没有办法使我们思考的过程按有条不紊的顺序进行,并行之有效地达到目的?这正是高效学习方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 “学习点”与“学习链”的新概念。“学习点”,是将学习问题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内容,能够用简单方法或单一技巧加以解决的这一学习过程。学习点的基本特点是:一是多样性,即学习点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二是可变性,即学习点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固定的或一成不变的,而是它可以任意改变。三是选择性,即学习点具有可供选择的功能。“学习链”,是在解决学习问题之前,在学习者头脑中假设出现的这一学习过程顺利完成的总体构想。学习链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点:一是学习问题的分化和逐一审视以及解决问题的次序、步骤。二是找出解决学习问题的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三是对自己已掌握的各种学习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和最优化组合。学习点与学习链二者的关系是:学习点是组成学习链的要素和依据,学习链是学习点有效的集合和串联。学习点和学习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建立“学习链”的基本原则。原则之一是学习问题的简化,即以简驭繁地解决问题。原则之二是对学习问题的内容要进行分类。分类是把学习问题分化为具有不同特征的若干个分问题的过程。原则之三是对学习问题的分解。“分解”是与“组合”相对的概念,把一辆自行车拆散为各个零部件,这个过程就是分解。原则之四是对学习技巧要进行最优化组合。最优化组合是指充分发挥出效率的技巧组合。原则之五是要解决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建立学习链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三大效率,即限时效率、部分效率、整体效率。限时效率是解决学习问题的某一时间段内的学习效率,部分效率是解决学习问题的某一部分的阶段性的学习效率,整体效率是解决学习问题全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学习效率。原则之六对学习问题与解决手段之间要进行合理的连接。在学习过程中,“分解——组合——再分解——再组合”不断循环往复,直至问题得到解决这一过程,把复杂问题的解决寓于简单的方法之中。原则之七是对学习问题应进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通过已熟练掌握的学习方法或技巧来解决学习问题的反向思路。原则之八是要善于总结学习的成功经验,懂得如何找出自己尚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三是强调运筹时间的能力

强调运筹时间的能力,是因为充分利用时间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而要掌握这门“学问”和“艺术”的关键,就在于通过各种巧妙的方法,去赢得你的学习时间。古人劝学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当懂得珍惜时间,学会利用时间,善于安排和运筹时间。诗人但丁说过:“最聪敏的人是不愿浪费时间的人。”把握并“创造”出你的学习时间。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但时间又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鲁迅先生说过:“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时间具有很大的潜力,用得好时间就会从定量走向变量。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在空间中部分小于整体,相反,在时间中,至少在主观上,部分大于整体。”对时间有效合理地利用,因人不同而有着显著的区别。你能“创造”出学习时间吗?其实,你有多少时间用来学习,关键在于你认为能够挤出多少时间。我明天应该做些什么。做到分先后、分层次,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这很有必要。学习计划的制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好高骛远,贪多求全。首先,学习计划要确立长久目标。其次,再确立该学期各科目知识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再次,近期学习计划要突出重点学习内容。与此同时,要懂得长计划短安排的策略。短计划是长计划的保证和落实,长计划是短计划的发展,只有环环想接,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使学习稳步持续地进行下去。拟定计划,决定了最终目标以后,下一个步骤就是订立每天都有实现可能的“次目标”。分段实现目标,才能达到即定的学习目的。同样,每天学习目标的实现,将给人以实实在在的胜任感,并增强地学习的信心。提出过高的目标,不如提出能达到的,心理距离较近的目标,更能激发人的“干劲”。心理学家曾以跳高的例子来说明目标的重要性。比如,只让选手在空无一物的空荡荡的空中跳,和在架起模杆的两根高度标示柱之间跳过去,成绩有很显著的差别。没有模杆指示的跳高,成绩很不理想。这种模杆的指示,就是跳高的一种目标。每天努力的目标是:任务量+限定时间。学习感到没有时间,不是因为有许多事在做,而是因为有许多事还未做。你每天努力的目标必须是:任务量+限定时间。学习计划的目标,就在于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来逐步实现。正如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所说:“我们要获得一种知识,可以先定一个范围,立一个预算,每日学习若干,则若干日可以学毕,然后每日切实实行,非大故不准间断,如同吃饭一样。”俗语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头脑最清醒的时间,是概括性和要点性学习的最好时刻,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学习二、三十分钟,去面对那些最有挑战性、艰深难懂的学习内容和问题。“当日事,当日毕”。当天的学习任务决不可拖延到明天。“我明日再做”这种学习的态度,常会引起“我昨天早该做”这样的懊悔。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是:避免无效学习,把无效学习减少到最低限度。百倍地珍惜时间。我们常常能用的整块时间不多,而要做的事却不少。有人会说:“只有这一点点时间,不值得动手去做。”其实,“不值得”三个字确是把你的许多宝贵的时间都浪费掉了。“老人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思与时流,我们能不珍惜时间吗?有的人不珍惜时间,对时间采取毫不在乎的态度;也有的人不懂得科学地安排时间,有意无意地浪费了许多时间。其实,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时间“边角料”,都是你学习的有效时间。只要我们珍惜时间,就会挤出许多平时忽略的学习时间来。时间就象海绵中的水,只要你愿意去挤,总还是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充分利用到罢了。在相同的时间内,用一样的精力去完成更多学习量的方法就是即时处理。所谓“即时处理”,凡是决定自己要完成的学习项目,不管它是容易还是困难,应该立即动手干。“立即”这一点十分重要。

四、学习的四类方法

古人曰:“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运用最好的方法,只能取得中等的结果;而运用中等的方法,仅能得到下等的结果。学习的方法很多,实际上每一种学习方法中都包含着其它的学习形式。俗语说:“磨刀本有法,不用死力擦。”我们从发展学习思维具有启发性、灵活性、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要重点掌握四类方法:一是创新法;二是发现法;三是试误法;四是迁移法。

一是创新法——解决疑难问题的诀窍。创新是素质学习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富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使问题更为简捷地得到解决,或按常规思考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我们称之为创新法。当然,任何创造都是在继承的基础进行的。把鸡蛋竖在桌子上而不倒下来。众所周知的哥伦布竖鸡蛋的传说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有人认为哥伦布不过是将船一直往西开,碰巧遇到了海洋中的一块陆地,完全是靠运气。但哥伦布却认为发现新大陆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在宴席上,哥伦布请人们把鸡蛋竖在桌子上而不倒下来,许多人作了试验,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立住鸡蛋。最后,哥伦布磕破蛋壳,轻而易举地将鸡蛋立住了,他说:“现在谁都会了。”一般来说,解决问题大体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沿袭前人或他人已经解决的问题和总结出的有效方法。另一种方式是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并以新的方法解决面临的问题,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创造性解决问题具有非常规性和个性色彩。两面神思维”。在爱因斯坦留存的档案文献中,有一份写于1919年的珍贵轶文,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两面神思维”。据说古罗马的门神有两副面孔,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观察,因此,人们叫它“两面神”。爱因斯坦对“两面神思维”的解释是:一方面是,积极地构想出两个、甚至更多个并存的事物或问题,倘能使这些事物或问题并成一个事物或问题,那么就能产生创造;另一方面是,如把同样正确或彼此完全对立的概念、思想和印象统一起来,即能产生创造。实际上,在学习或思考某一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轨迹不可能是笔直的,思维一旦受阻,就要从另一处寻求答案,有时还要善于跳出原有的意向进行转向思考。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大多数人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遇到事情找本本,出现问题翻本本。“学习英文也可以望文生义”。创造性思维,就是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把它用在特定的问题上,按照一定的思考过程,从而产生新的看法和构想。要善于撞击思考的火花,把它转变为创造性学习的突破口,它可能会成为一个新概念、新观点、新思想的开始。你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吗?英文字母“O”是“日”的象形:字母“C”是“月”的象形:英文单词MOUNT是由表示山的宏观轮廓M和表石(O)谷(U)洞(N)树(T)几元素组成……袁立从初中接触英语时他的观点就跟别人不一样,他认为文字最初都应该是象形的,即使拼音也应该有象形的来源,而且他当时觉得至少有三个英文单词是象形的:一个是眼睛“EYE”,单词本身结构就好像两只眼睛在鼻子的两侧;第二个是床“BED”,单词本身结构就好像两端床架架起一张床;第三个是扫帚“BROOm”,即B是一把扫帚的象形,其功用是打扫房屋ROOm。依据他的观点,中国人今后在学习英文时也可以望文生义而不必死记硬背了。最近,在他即将出版的专著《ENGLISh说文解字》一书中提出了可改写3000年字母文字史的观点:字母文字是象形文字,是比汉字更加形象的象形文字。要敢于“异想天开”。西方人比较注重独特的东西,思维上的约束规矩较少;而我们更强调共同的东西,强调共同就会有一些严格的约束,客观上也会影响创造性的发展。遇到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说,看上去没有可行性的东西就不考虑。有时,脑袋里闪现出一个解决办法,但是,旋即又会想到更多的不可实施性,于是就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而西方人却恰恰相反,他们说,我们喜欢异想天开。西方人首先则会肯定自己有了一个想法,再来一步步论证这个想法是好是坏,好在哪里,又坏在哪里,怎么去克服困难。总之就是勇于去尝试解决。首先,以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事物,即使是理所当然的、普遍的、传统的习惯,也可以提出一些质疑。其次,不管是谁想出来的主意,都不要去说长道短,评论人家的缺陷,而要与对方一起积极地思考,以便使这些主意起作用。再次,你应当象集邮一样,从各方面收集整理某些问题的种种设想,然后把它们分门别类,再相互联系起来,这样做往往会产生新的想法。猫眼珠子是珍珠做成的。据说,美国有一位工程师和一位逻辑学家,一次,两人相约赴埃及参观著名的金字塔。到埃及两人住进宾馆后,逻辑学家习以为常地写起旅行日记。而此时,工程师则独自倘佯在街头。忽然,工程师耳边传来叫卖声:“卖猫啊,卖猫啊!”街道旁,一位老妇人的身旁放着一只黑色的玩具猫,标价500美元。工程师用手拈了一下玩具猫,发现它很重,看起来似乎是黑铁铸就的。不过,那一双猫眼则是用珍珠做的。于是,工程师就对那位老妇人说:“我给你们300美元,买下两只猫眼吧。”老妇人同意了。工程师高高兴兴地回到宾馆,对逻辑学家说:“我只花了300元竟然买下了两颗硕大的珍珠。”逻辑学家一看这两颗珍珠,少说也值上千美元,忙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当工程师讲完缘由,逻辑学家忙跑到街上,给了老妇人200美元,抱回那只玩具猫身。逻辑学家却不声不响地坐下来,他用小刀刮铁猫的脚,当黑漆脱落后露出黄灿灿的一道金色印迹。逻辑学家高兴地大叫起来:“正如我所想,这猫是纯金的。”原来,当年铸造这只金猫的主人怕金身暴露显眼,便将猫身用黑漆涂过,俨然如一只铁猫。此时,工程师十分后悔。逻辑学家嘲笑他说:“你虽然知识很渊博,可就是缺乏一种思维的联想,分析和判断事情不全面、不深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善于利用思维不受限制的特性,想出好点子。欧洲某地一书店有书积压甚多,有人献了一计,将此书送给总统一本。过了几天,书店派人问总统看了有何感受。总统忙于公务无暇看书,只得礼节性地说了一句:“此书不错。”书店却如获至宝,打出“总统最喜欢看的书”的牌子,书很快出售一空;不久,这家书店又如法炮制,把第二本书送给总统,总统得知上次被人利用,这次没好气地说:“此书遭透啦!”不料这比上次更管用,人们要看看“总统最讨厌的书”的究竟,纷纷抢购;当书店将第三本滞销书拿到总统面前时,这次总统一言不发了。谁知,这又成了最成功的广告:“总统懒得看一眼的书!”至此,多年积压的书全都卖完了。若能巧妙地运用这种思考无限制的特性,就可能发现意想不到的新构想。“分析与综合”本身就是创造。有学者明确指出:“分析与综合就是创造。”事实的确如此。当代,一些国家的军事部门特别重视对某类战例的分析与综合,从而总结出不少制胜敌人的“法宝”。美国军事部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大量空战战果研究中发现:占4%的王牌飞行员所击落的飞机,占被击落敌机总数的40%。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的经验,即战斗机部队的战斗力取决于少数飞行员的技术水平。而前苏联空军部门从卫国战争空战的战例材料中发现:首次攻击击落敌机的数量占70%,第二次占19%,第三次占10%。从而得出结论:保存自己最好方法就是进攻,空战的胜利往往决定于首次攻击的成败。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新创造出来的东西并不是“全新”的,如美国“阿波罗”飞船把人类送上太空并登上了月球,其技术可堪称精密至极。创造“灵感”来自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平常的现象往往可以给我们带来创造灵感,如果你能够及时捕捉到它,就会从中获得有意义的启示。创造发明并不都是很深奥的学问,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心追求创造。在美国有这样一位家庭主妇,她的先生常上夜班,深夜回来后她总要煮点速食面给她先生吃,但是吃后要洗碗却十分麻烦。后来这位主妇琢磨出一个懒办法:她把煮好的速食面分装几个盛果汁的纸杯里给丈夫吃,吃后一丢,好不省事。没想到,妻子有懒办法,丈夫也很善于发现。“好啊,这可以赚钱呀!”丈夫在深夜里对着妻子的“杰作”大叫起来。“纸杯装面”被丈夫联想到更重要的意义上去了。如在纸杯装面的杯口上蒙一层塑料纸,不就成为吃方便面可以不洗碗的新商品了吗?他果真申请得到这项专利权。转眼之间,商家就买走了这项专利,只是把纸杯改成纸碗,这样吃了不用洗碗的方便面就问世了,投入市场后竟大受顾客的欢迎。

二是发现法——激发智能的有效手段。在素质学习中,发现法是个人积极地、主动地激发智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发现法,即“发现学习”,它是指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激发个人智能,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发现或对知识的深刻认识,从而达到实现学习目的的一种学习方法。有一部分知识不是老师教的。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有不少并不是学校老师专门讲授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发现而获得的。例如你对某一个人的看法,事先并没有哪一个教师替你下结论。你之所以喜欢或讨厌某人,完全由于发现了他的优点或缺点所形成的。或者,你正在发现自己的一些十分重要的特点:你的长处、你的弱点、你的潜能,等等。发现对你来说可以无处不在,只要你愿意努力去发现。在读书学习中,发现的意义不仅仅是指你在参考书查出什么资料,或者偶然地受到某种启发。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依靠自己的第一手经验,在自己好奇心基础上的观察、探索、思考和尝试,对知识关系的意义理解或解决某些问题。向美国哈佛大学布鲁纳教授“看齐”。布鲁纳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多年从事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他吸取格式塔理论和皮亚杰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认知——发现”的学习模式,并提出“发现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强调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亲自探索事物,主动地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按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按书本规定的方式去学习。他认为,发现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或如何取得他在今后一生中某一具体情况下可能需要的知识。发现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减少他们对于教师或教科书的依赖性。是汽车对冰激淋“过敏”吗?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黑海汽车制造厂总裁,有一天收到一封关于抱怨汽车的顾客来信。这位顾客开车到一家商店买完香子兰冰激淋回家,汽车就起动不了。但若是买其它种类的冰激淋,车子就起动得很好。他试过很多次都是如此。难道是黑海汽车对香子兰冰激淋“过敏”?总裁对这封信感到迷惑不解,于是,派了一个工程师去查看。当晚,这位工程师与那位顾客坐上汽车去冰激淋店买香子兰冰激淋,返回时,车子确实起动不了。接着,工程师又连续去了三个晚上。第一个晚上,车主买了巧克力冰激淋,车起动了。第二个晚上,买的草莓冰激淋,车也能起动;第三个晚上,买的香子兰冰激淋,车又起动不了。工程师绝不相信这部车对香子兰冰激淋“过敏”,于是,他加倍工作以求解决问题,每次他都收集各种数据,像日期、所用的汽油类型、汽车往返的时间,等等。工程师发现了一个线索:车主买香子兰冰激淋所花的时间比买其它冰激淋花的时间短。为什么车停很短时间,就起动不了。工程师进一步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是因为汽锁使汽车起动不了。买其它冰激淋就需要花额外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可以使汽车充分地冷却,所以便于起动。而当车主买香子兰冰激淋时,汽车引擎还很热,所产生的汽锁耗散不掉,因而汽车起动不了。原因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自然不会太难了。善于在瞬间捕捉偶然现象。不拘泥于惯常的形式,善于捕捉偶然,并透过现象看本质,比较容易产生新想法和新发现。美国著名物理学家亨利曾经说过:伟大的发明种子经常在我们身边漂浮,但只有在有心人的心中才生根。1896年的某天,瑞士化学家熊旁不小心将实验室中盛有浓硝酸和浓硫酸的瓶子碰到,混合体酸流满桌面。他赶忙找抹布,无意中错拿了妻子的围裙当抹布,将流淌在桌面上的酸液抹掉之后,才发现自己的鲁莽。熊旁担心妻子回来之后责怪,便将沾满酸液的围裙拿到火炉上烘干。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围裙在炉子刚烤了一会,便发出“扑”的一声,被烧得一干二净,只留下少许灰烬。熊旁经过认真的回忆、思考后,心想:这是否已经不自觉地合成了一种新的炸药?他又一头栽进实验室,重复做了类似的实验。实验结果最终证明棉花与混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新的无烟炸药,他命名为“火棉”,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硝化纤维。解决问题要有一个完善过程。当我们思考某一问题时,有可能一时陷入停滞困境之中,并似乎觉得已经才思涸竭,好的想法无论如何也不肯在脑子里显现,这是因为想法和事实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事实上,对任何问题的思考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达到完善无缺的,要使你的思考趋于完善,必须经历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因此,当你的思考路径闭塞或“断路”时,你不必急于做出决定。不妨先去观察、探索、实践,借此来重新对原有的思路进行调整、修改、补充、完善、理出头绪,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要突破潜意识的限制范围。在古代,为了保守传递信息中的机密,人们曾动过一番脑筋。你也许不会想到,古希腊的奴隶主曾用奴隶的头颅和头发作为信笺来传递消息。先把奴隶的头发剃光,在其头皮上写字,等奴隶的头发长出来以后,再把“信”寄出去,收“信”人只要把奴隶的头发剃光,便可知“信”的内容了。平时人们在考虑和处理问题时,常常会被潜意识里设定的某些条件所限制,但如果将限制条件做一定的转换,便会使思维变得开阔起来,各种想法也将会如泉水般在你的脑子里涌现。

三是试误法——获得成功经验的途径。试误法是通过尝试错误或尝试成功的过程,达到避免错误而获得新的成功的学习方法。模仿往往是试误学习的第一课。试误学习的初始阶段,往往与模仿学习过程是分不开的。反过来说,模仿学习这一形式,有时也离不开尝试错误这一过程,它要求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设法减少和消灭错误。模仿法是一种简单的学习方法,但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我们许多知识的获得,首先大都取决于模仿学习。那么,在学习中应当如何进行模仿呢?一是观察客观事物要准确。这就是说,只有抓住客观事物的显著特征,模仿才能“唯妙唯肖”。二是观察客观事物要完整。遗漏了某些重要外部特征,模仿就成了“四不象”。三是模仿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模仿学习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抱着积极进取的态度,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直到熟练掌握为止。四是在模仿中实现创造性。这是因为模仿学习的目的在于实现创造性的突破和发现。避免错误和重视成功。从前,当人们祝贺爱迪生制成电灯,羡慕他的好运气时,有个学者曾公正地说,爱迪生只知道一种制成电灯的方法,却知道1800种不能搞成电灯的方法。这表明他的成功是尝试错误的教训,绝非靠碰运气。在生活中,人们对尝试错误学习都会有一定的感受:那就是通过自学或在“大苦大难的学校”里通过“痛苦经验”找到一条“成功道路”。事实上,有许多时候正是通过这个方法,才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许多知识。在学习中,我们不能在错误的方法中寻求到正确的答案,只能在正确的方法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可以说,通过试误法的学习,要减少或避免错误,获得学习成功,单单实践没有指导和反馈,其结果可能是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先“打碎”问题再“揉合”。试误在学习思考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先“打碎”问题再“揉合”。这也就是说,要获得知识必须掌握有效的思考方法。怎样才能有效的思考呢?那就是:让思考结成一张网,先是把问题兜住,接着把问题打碎,然后正着、倒着、反着、绕着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最后再把问题揉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在学习中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通过联想比较,进行概念重组,保持思维灵活性和及时转换思维方向,在迷离混纯的状态中,找出一条主导性的线索,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只有暴露矛盾才能解决问题。张仲景是一千七百年前东汉时代的名医,被后人称为“医圣”。一天,来了两个被大雨浇病了的患者,张仲景问诊后了解到,他们都是头痛、发烧、咳嗽、鼻子不通气。张仲景给他俩摸脉,发现第一个病人的脉跳不快不慢,轻轻一按就摸到脉搏,手腕上还有不少汗水。而第二个病人的脉虽然能摸着,但是跳得比较快,脉管紧张有力。张仲景想,病情病因差不多,按照治疗感冒的经验,只要发发汗就行了。于是给他们每人开了一帖麻黄汤,药量也一样。第二天,张仲景去看这两位病人。先是到第二个病人家,见到病人吃了药出了一身汗,已经好了大半。张仲景叫他再吃一付药,就会全好了。然后,他就折身去第一个病人家,这位病人虽然出了一身大汗,但病却没见好,反而比昨天更厉害了。对此,张仲景十分诧异:同样是被雨浇感冒的,吃的是同样的药,为什么一个好了,另一个反而就坏了呢?问题出在哪儿呢?琢磨来琢磨去,他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他俩一个有汗,一个没汗。没汗的病人,吃了发汗的药就好了。有汗的病人本来已经出汗,再吃发汗的药,汗出得太厉害,身体就更虚了。于是张仲景就把麻黄汤改成桂枝汤。病人吃了,果然好了起来。事实上,张仲景正是通过暴露矛盾来解决问题的。两个病人之间的不同点在于:一个有汗,一个没汗。抓住矛盾,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请教是获得成功经验的快捷方式。请教,即通过向他人请教而达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它简便而实用,是获得成功经验的一种快捷学习方式。法国作家肖伯特曾很形象地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南宫敬叔来到周国京城——具有丰富文化宝藏的洛阳访问了老子(李耳,今河南鹿邑人)。著名的老子任守藏室的官吏,年纪比孔子大得多,知识十分渊博,经验阅历也丰富得多。因此,孔子恭拜老子,虚心向老子询问和请教。老子向孔子讲述了许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在学习中,向一切内行的人请教才会有很大进步。好主意不能空想出来。毛泽东同志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好主意不可能空想出来,解决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实践。据史料记载,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因果实鲜红艳丽,当地人怀疑它有毒,给它起了个“狼桃”的恶名。后来,有一位英国人把它带回欧洲,种植在花园里作花卉欣赏。直至18世纪,一位法国画家为了证实它是否有毒,才豁出性命吃下这种“毒果”,结果,他只觉得满口酸甜并无不适感。于是,一种崭新的果品摆上了人类的餐桌。实践意味着经验的获得。许多解决问题的能手,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能识别迹象,看出相似的步骤并能进行逻辑追综,轻而易举地解决新问题。学习试误原理的事实告诉我们:复杂问题通常都由许多简单部分构成。如果有了类似性质的问题作前导,我们解决问题起来就可以比较迅速,比较有把握,而且每个问题通常都有以前问题中没有出现过的细节。因此,在不断前进中,我们所熟悉的材料范围会不断扩展,慢慢地我们就形成了日益广泛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迁移法——知识增长的运用表现。迁移法是指在学习中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获得和掌握新知识的学习方法。迁移法的关键性问题就是能否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去学习。迁移,在新的情境中并不陌生。学习的迁移就是旧的学习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即知识、技能、态度、习惯等过渡和运用到一种新的情境中去。学习的迁移一般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如学习A对学习B的影响就叫做顺向迁移。而学习B对学习A的影响就可叫做逆向迁移。无论是顺向迁移或逆向迁移都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如果这种过渡有利于未来的学习或促进作用的,称之为正迁移,若相反,起阻碍作用的,则称之为负迁移。正迁移——旧的学习促进新的学习,使新的学习变得容易、经济、记忆的效果好,这是正迁移的作用。正迁移又分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垂直迁移是指纵向升高,由简到繁,逐级促进,可把它比喻为爬阶梯。由于复杂的问题包括了简单问题的全部因素,所以,相反地由上而下,由复杂到简单的迁移,也是垂直迁移。水平迁移是指学习某些知识而迁移到其它科目完全同样水平的学习,也就是说,难易程度相同的两个作业的相互影响,这就是水平迁移。水平迁移常发生于同一难度的同一种目的的各项作业,或同一难度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作业之中。负迁移——先前的学习阻碍干扰后来的学习,使后来的学习费时费力,这是负迁移的作用。负迁移的产生是在两种雷同的情况下,由于人们的认知泛化而产生的。围棋与战争“异曲同工”吗?当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中,而两种情境的具体细节非常相象的时候,即学习的新教材同旧教材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因素,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愈多,迁移的效果越大;共同因素越少,迁移的效果就越小,若没有共同因素,则难以发生迁移。由于把一般性的规则、原则、观点运用到特殊的事例中去,其结果,就有大量的学习迁移。比方说,有关战争、战斗等军事理论的一般性原则、原理、观点,并不能教会我们学习围棋,并事先具体告诉棋手在对弈时每一步棋应该怎么走。但是,其理论的学习大量包含了行棋的学习因素,能够帮助棋手理解棋理的原则和方法,并在对奕中能加以灵活运用。反之也然——围棋与战争的理论“异曲同工”。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灵、巧、活”。世界千变万化,疑问层出不穷。解决问题是我们知识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诀窍是思考的“灵、巧、活”。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套用现成的公式和方法,而应当是因地制宜,因事而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地运用不同的思考方式来看待不同的问题,从而使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一家大饭店后面有一块空地,老板想把它变成绿茵,但苦于无劳动力又要花钱。某人替老板想了一个办法,结果不花劳动力又不花钱,却把那块空地全种上了树。是什么办法呢?原来,饭店出了个告示:各位顾客和新婚夫妇,请在这里种一棵树留作纪念吧,若干年后再回到这里看看,你一定会非常高兴树长大了。又告知说:现有树苗不多,工具随用,每棵树苗价钱多少,等等。结果树很快就种上了,空地变成一片绿色。思维移项、转换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方法。换一种思维方式,往往能使人豁然开朗,步入新境。这种“思维移项”能使人从“山穷水尽”中得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将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将毫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一个技巧。钮扣、领带、手表,这三件物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一般人也许不会想到,但是,日本的系川英夫却注意到了。夏天人们因为出汗而感到手表不方便,所有的人听到不断的抱怨声都不以为然,系川英夫却没有忽略这一现象。他思考着有没有可以替代的东西?——如果把钮扣、领带、手表这三件物品联系起来呢?——一个新构想由此产生了。今天,系川英夫是钮扣手表和领带别针手表的专利人。“取长补短”的方法大有用途。取长补短的思考方法,在解决和处理疑难问题中却有着广阔的天地,大有用途。解放前,华北地区有一个很特别的中医学院,院长就是我国中医界已故的名医施今墨。学院里除了设有中医基础课和临床课以外,还专设了生理、病理、解剖、细菌学,外文和西医内外科等课程。学生除了中学中医辩证施治以外,也学西医诊断方法,要求会用听诊器、血压表和体温计等。一天,一位入学不到一个月的学生找到施今墨院长,对他说:“外边有人说我们是不中不西,学出来,成不了大器……”。施今墨听之后,他走到桌边,拿起一个试管,把淡黄色的液体装进去,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清澈透明的液体变得浑浊起来。施今墨温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看,这就是我带你们看过的那位高度浮肿的肾炎病人的尿。过去,中医治疗这种病,只要使水肿消退,就算治愈了。你看这位病人水肿虽然消退了,但是尿里还有蛋白质,应该继续治疗,才能彻底痊愈。我们懂得西医,不是更有助于提高疗效吗?”这就是施今墨在医疗中所采用的取长补短法。施今墨正是抓住了西医的长外,把西医中更为准确、科学的病理和病名移植过来,充实中医,武装中医,发展中医,从而不断地探索和开拓中医发展的新道路。

五、学习的改造问题

强化思考是素质学习的核心。知识学习要“短、平、快”,观察思考要“灵、巧、活 ”。素质学习有两大任务:一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什么是思考方式?它是主体用来反映客体的相对定型化的样式、框架和模式。通俗地说,思考方式就是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思路。成功的思考方式,就是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存储中快速有效地检索有用的信息,通过重组而形成新的方案从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思考方式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科学在幻想中前进,科学也在实际中应用。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要不断地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强化思考是素质学习的核心。尽可能多思考一些。做事前,尽可能多思考一些,这很有好处。一次,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总经理威廉.杰佛斯搭乘公司的铁路专车公出。车行至某站,车上司机到他的专用厢来找他,有事询问。当时杰佛斯正忙于拟一份电报稿。所以随便答应,没有正面看那司机。司机傲然地说:“你这态度很不够意思,不要把自己弄得太忙,留些时间,万事都思考周全才是。”说完就掉头走了。总经理觉得司机的话一针见血,所以听了不但不以为忤,反而肃然起敬。他浓缩司机话中的精义,制成精致的卡片压在玻璃板下,作为座右铭:“人生何必太匆匆,留些时间思考。”用具体行动来激发思考。写作文是让许多人颇感头痛的问题之一。常有一些人在构思作文时,才写几个字或一、两行开头,便因为思维阻塞、理不出头绪而陷入困惑,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弄得信心也丧失了。那么,怎样正确处理这一棘手的问题呢?很简单,即在思维陷入茫然无绪时,用具体行动来激发思考,它能帮助你打通思维阻塞。具体地说,就是你不要坐在那里发愁,可先将构思文章的想法搁下来,然后围绕着文章题目把你所能想到的内容都写下来,你可以毫不顾忌其表现形式的好坏,要知道,你写下的材料是能够帮助你理清头绪的。在思考中,不妨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换一个方式来进行,即先行动起来。要学会鼓励自己“不管对不对先写下来,只要试着写就有办法。”直觉是发现的“探测器”和“接收机”。许多新发现的诞生,都来自于“第六感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直觉或预感,它是人们潜意识中创造性想象力的一部分。它能把某种意念和思想闪入大脑之中。凭着某种感觉,使某个重要的思路渐渐地显现出来。直觉是思考过程中灵敏发现问题的“探测器”和“接收机”。许多人虽然在直觉上察觉到了异常,但却因为无法在理论上进行解释而听之任之。由此看来,当觉得“有些奇怪”时,最好能在为什么会这样奇怪的问题上下点功夫,要知道直觉上的疑惑常常是发现的契机。我们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有奇怪的感觉,即使是说不出哪里不对,也要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样才不会让问题轻易地溜掉。学习中也常常有这种情况:在研究创意时,开始往往是从直觉出发,提出一个方案,继而各种方案纷纷出笼,但最后往往还是采用了原来的方案;考试时面对数个答案难辨是非,最后被迫选择其一。而令人惊异的是,先认定的答案为正确的居多,而这个答案往往又是和直觉分不开的。把“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结合起来。发散思维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使思维的触角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扩散,通过知识和经验的迁移来突破常规,探索求知,解决问题。有人曾经为一枚曲别针找出了成千上万种的用途,其做法是把曲别针的长度、形状、色泽、质材等排在一个横坐标上,把其它一切可能的事物排在纵坐标上,依次组合,结果数不胜数,这就是著名的“魔球理论”,是发散思维的典型例子。总之,发散思维就是利用多种途径,寻求多种答案的思考方法。发散思维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流畅性:即心智活动阻滞少,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众多反应的能力。二是灵活性:即思想开阔,善于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三是独创性:即具有不同寻常的新奇反应的能力。集中思维是指思维的触角从众多不同的信息源中引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结果的思维方式。集中思维的流向恰与发散思维相反。集中思维的特点有:一是定向性:即思维定向于一定的目标。二是综合性:即思维依赖各种信息,围绕已有方案的目标进行综合。三是实在性:即从不同的信息源出发,经过汇集与归纳得出结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不妨拿起锋利的“奥卡姆剃刀”。六百多年前,一个神学领域的“异端分子”威廉写下了一句后来享有盛名的八字格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其含义是,只承认一个个确实存在的东西,凡干扰这一具体存在的空洞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应一律取消。这种思考方法被称为“奥卡姆剃刀”。其卓越的见解告诉我们:复杂问题的解决寓于简单的方法之中,在处理和解决复杂事物时,关键是把问题简化,撇开复杂事物中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磨砺着“奥卡姆剃刀”,使之日见锋利,并成为科学思维的出发点之一。凡使用过这把“剃刀”的科学家无不成果辉煌。牛顿也是用“奥卡姆剃刀”的思考方法总结和继承了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定律,得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传说牛顿因为在苹果树下睡觉,被树上落下来的一个苹果砸醒了,而从中受到启示,他抛弃了他原先思索过的全部过程,只留下“一个苹果落到地上”这样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并以此作为科学研究的初始点,进而发现物体之间引力的实质。总结杰出人物的思考方法。一些杰出人物诸如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达尔文、毕加索、米开朗琪罗、伽利略、弗洛伊德和莫扎特等这些杰出人物,在科学界、艺术界等不同的领域中都具有相当卓越的思考方式。平常人的思考方式通常以过去遇到并解决的问题为基础,而一旦遇到新的问题时,常常会这样想:“我以往是怎样解决类似问题的?”然后就会选择出以经验为基础的最有希望的方法,并且沿着这个明确界定的方向去解决问题。相比之下,杰出人物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常常能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有些方法是非传统的,多具创造性的、新颖特殊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一是善于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二是善于用直观的方式思考,杰出人物注重自己思想的形象化,使他们得以通过不同途径灵活地展现知识。三是善于运用创造性思考。杰出人物大都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四是善于新颖独特的组合,五是善于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关联的能力,是杰出人物身上突出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思想风格。六是善于从对立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杰出人才之所以能够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是因为他们可以容纳相对立的观点或两种互不相容的观点。七是主动地寻求发现,当你发现某样有趣的事物时,放弃所有其它的事情,专心研究这个事物。太多的人没能理解机会的敲门而与成功擦肩而过,因为他们不得不去完成事先做好的计划。从讨论或争论中获得启迪。古语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需要独立思考,但这并不是说拒绝思想交流,一个人在那里冥思苦想。与同学以及一切有知识、有实践经验的人讨论或争论,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一个人自己学习时,对疑难的问题思路往往难以打开。有时百般探索,苦思冥想,仍会不得其解。如果几个人一起,各抒已见,相互争论,就往往容易使你获得启发和帮助,求得满意的解答。集体讨论或争论能激发出新的思考。“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讨论”,这是许多科学家的深切感受。

   要避免走入学习思考的误区。我们在学习中对待一些问题的思考方式,也常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所以,要避免走入学习思考的误区。勿总在“框内”思考。“框内思考”是指以固定的观点或想法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思考中往往有了一个观点或想法之后,就很不容易摆脱它们的影响。一般来说,“框内”来思考是必要的,问题往往容易得到解决,效率也高。但是,“框内”思考成了习惯时,往往会以绝对化的眼光看待其限制条件。因而一旦碰到较为困难的问题,便难以找到解决的方法,走入死胡同的机会较多。只有克服“框内思考”的习惯,即采取弹性的态度,进行思维转换,或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如此,才有可能获得新颖的、别具一格的创意,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眉目。不是“只有一个答案”。一位老师让这个学生就如何利用一个气压表来测定一座大楼的高度?要求他在六分钟内回答出这道题目。这位学生在最后一分钟里匆匆地写下了如下答案:“把气压表拿到大楼的顶楼,让气压表沿屋顶边落下,用一块跑表测出其下落所用的时间,然手用公式 S = 1 / 2at2 ,从而计算出大数的高度。”老师给这个学生打了一个接近于满分的分数。不过,老师对这个学生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对这试题你究竟是否还知道其它的解题方法?”这个学生说:“是的,借助于气压表还有许多种方法可以得到这栋大楼的高度。比如说,可以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测量这个气压表的高度、气压阴影的长度、以及这栋大楼的阴影的长度,然后用一个简单的比例就可以得出大楼的高度。”“很好,”老师认可地说,“还有其它方法吗?”“当然。”这位学生说,“还有一种你也许会喜欢的最基本的方法:当你上楼时,就用气压表测出这层楼的墙有几个气压表高度,据此,你可推知这栋大数有多少个气压表高度,从而得知大楼的高度。”“当然啦,如果用一种更复杂方法的话,你可以把这个气压表系在一根细绳的一端,让这像钟摆一样摆动,然后用它测出其在街道水平面上的‘g’值(重力加速度)和其在大楼顶楼的‘g’值。根据这两个重力加速度不同的值,用公式就可计算出大楼的高度。”最后他总结说:“也许其中最好的一种,就是拿着气压表到地下室敲大楼主管人的门。在他开门时,你可以这样对他说:‘主管先生,我这儿有一个上好的气压表,如果你告诉我这栋大楼的高度,这个气压表就是你的啦。’”不要钻“牛角尖”。一个老师向一群学生出这么一道考题: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去买钉子,先把左手作持钉状,捏着两只手指放在柜台,然后右手做锤打状。售货员先递过一把锤子,聋哑顾客摇了摇头,指了指作持钉状的两只手指。这回售货员终于拿对了。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顾客……老师这样问道:“你们能否想象一下,盲人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一把剪子?”。一个学生答道:“噢,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子剪布的模样就可以的。”全班表示同意。老师却说:“其实盲人可以开口说一声就行了。”一个人进入思维死角,智力就会在常识之下。不能“只进不退”。“只进不退”的思考方式,往往使人们陷入“欲速则不达”的泥潭之中。而“以退为进”的方式,则易于妥善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效果。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小时候是个文静怕羞的孩子,人们都把他看成傻瓜,常常捉弄他。他们经常把一枚5分硬币和一枚1角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个5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有一天,一位好心的人问他:“难道你不知道1角要比5分值钱吗?”“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1角的硬币,恐怕他们就没有兴趣再扔钱给我了。”“以退为进”的思考方式,看似十分简单,实则需要相当的智慧。不应盲目轻信权威。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曾经说过:“轻信权威等于扼杀智慧”。而盲目轻信权威,正是许多人思考上常犯的错误之一。要想发明创造,必然要跨越传统知识的束缚,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怀疑才有可能发现全新的东西。爱因斯坦对牛顿的经典物理学表示怀疑进而创立了“相对论”;哥白尼怀疑“地心说”进而创立了“日心说”。因为如此,人类才得以进步,知识才得以发展,新思想才得以传播。在知识领域中,人们总是服从评判者、仲裁者的裁判,他们的权威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致形成一种错误的观点:“专家的意见总是对的。”但是专家权威也有弱点和局限,由于知识理论已形成定型体系,固有的知识体系反而成为束缚他们思维的框框,往往不容易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可完全笃信过去的经验。“笃信经验”,是我们思考问题时必须克服的一个缺点。过去的成功经验,固然极为可贵,但这些经验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的。如果完全笃信过去的经验,则必然品尝其苦果。传统知识的一些定论,往往容易束缚住人们的思想,使之裹足不前,不敢越雷池一步。实际上,一旦解放思想,人们就能够获得新发现、新成果。人们在对问题进行某种判断时,显然更倚重于自己本身所获得的经验,因为人们相信亲身的经历经其它各种新情报更具有可靠性。清代时沧州某寺山门毁坏,门前石兽沉入河中。十余年后,僧人募款重修寺庙,在石兽落水的地方遍捞不获,又集众人驾船用铁耙向下游耙了十几里,仍然未见,确知石兽未被人捞起,问它何处去了。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了一个学者和一名河兵的不同解法。学者说,石兽重逾千斤,不可能被河水卷至下游,只因河底沙泥松散,石兽又硬又沉,不免陷入河底,越沉越深,随便一耙是打不到的,往下游觅去,更是捕风捉影。但老河兵却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因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石兽就溯流而上了。老河兵的正确判断,看似荒谬,却纠正了两个错误判断,帮助找到了石兽。不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在学习中,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往往被假象所迷惑。先说一个历史上的教训:春秋战国,齐军孙膑曾用“退兵减灶”之计造成假象,使魏军主帅庞涓被迷惑以至马陵兵败命丧。我们要培养对事物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分清哪些是似是而非,哪些又是似非而是。古代《吕氏春秋》的“疑似篇”就特别强调“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  刘选启

刘选启文集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