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天地 >> 教育杂谈 >> 读书人生实乃幸福快乐人生(刘选启)
    
  双击自动滚屏  
读书人生实乃幸福快乐人生(刘选启)

发表日期:2013年1月14日  出处:整理推荐  作者:刘选启  本页面已被访问 7789 次

Digital photo and graphics © 2006 Luvdalot Graphics & Design

读书人生实乃幸福快乐人生

作者:刘选启

编辑:心缘之恋

荐者附言:我因为查阅一个资料,有幸进入了彭家年同志的博客,一看里面内容丰富,特别是关于读书方面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彩,连着看了好几天才读完一遍。看过之后真的感觉很好,他的刻苦钻研精神,对问题的深邃思考,以及给人们提出的启示,让人佩服之至。正如博客里介绍他“工作上锐意进取,深入调研,敏于思考;教学上刻苦钻研,传道授业,孜孜不倦;科研上探索求新,吐华含实,益人意智。他治学严谨务实,勤于笔耕,卓有成就”那样,完全没有吹嘘和夸大。要说我们还是嫡亲的老乡,我是湖北英山县的,当兵转业后留在了河南,现在也快到退休年龄了,虽然自我感觉在工作、学习上还算努力,也喜欢学习、思考和写作,去年出了一本文集《小草放言》,第二本文集《山泉之音》也即将付梓,但与他相比是相形见绌,差得太远了,应该很好地向他学习。在欣赏、阅读他博客里的文章之余,我利用五天时间,把其中精华的部分进行了挑选、整理和压缩,包括一些错别字和繁简字混用也进行了校正,重新定名为《读书人生实乃幸福快乐人生》,推荐给大家阅读和欣赏,特别是希望年青的同志,能从中领会到读书的意义,学到读书方法,学会在实践中运用,提高自身的素质,夯实成长进步的理论知识根基,就不惘作者和荐者的一番辛劳了。

开头语

读书是个古往今来的大话题,古人读书、今人读书、后人自然也会读下去,读书是人的权利。祖先用食物延续了生命, 用文字传递了文明,我们要感谢发明了文字的先祖,他们创造了诉说历史的工具,我们更应该感谢挥毫于宣的墨客文人,正是他们诉说了历史,使后人可以追寻。

一、读书的意义极其重要

什么是书?读书,顾名思义,就是与书籍打交道。谈“读书”,先得讲讲什么是书。古人云:“积画以成字,积字以成句,积句以成篇,谓之文。”《辞海》说图书是“书籍期刊画册图片等出版物的总称”,还有“书是印上文字的装订成册的纸”、“书的定义是成本的著作”、“书是知识的载体”、“书是传承文明、文化的载体”、“书是意识形态的重要传播渠道”,书籍是字与画组合和再创造。读书必须先学识字。人类之所以从蛮夷走向文明,文字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古老而又美丽,同时又具有生命活力。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中国自唐代韩愈以来,便主张“读书必先识字”。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已知中国最早的人类,是云南元谋猿人,距今170万年。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才5千年,真正意义的文字产生才3300年。文字由少变多,发展到清代的康熙字典,则有4万多字。古人说,“苍颉造字,天雨粟,夜鬼哭”,文字的产生虽非尽如所说,但从中可见古人对文字和文字拥有者的崇拜实是到了恐惧的地步。印书的字体有许多种:篆书稳健厚重,隶书雅趣横生,楷书娟秀飘逸,草书飞舞灵动,宋体挺秀有如柳字体,麻沙体夭矫有如欧字体,书法体娟秀有如褚字体,楷体端方有如颜字体,楷体是最常见的了。文字的字形与当时的工艺水平息息相关,商周时代产生了甲骨文,青铜时代产生了金文,而宋体则是宋代印刷技术发展的产物。工具的发展应该使文字进化,电脑时代的字库不仅是一个技术性产品,更应该是一个人文性、社会性产品。现在的潮流,书籍轻文字重图像,中外如一。外国还有人用漫画写诗,写政治评论。然而,中国的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亦正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写汉字不仅仅用来交流沟通,它更是一种艺术和心灵活动。那么,什么是书呢?古今中外名人名家说过,书是社会,书是阶梯,书是源泉,书是阳光,书是船只,书是益友,书是良药,书是营养品……书籍像精神饥饿时的面包米饭,像心灵寒冷时的贴身暖袄,像灵魂池潭的源头活水;像黑夜里指路的点点星光。书即是人,人亦即是书。书籍本身决不可能变成那些东西,而是需要人们自己去探索,去挖掘。但不管书籍是什么,像什么,它还是一些符号,一些纸,正所谓学而不思则惘。只有通过思考,书中的宝藏才能现出它的原形。所以,上学并非只是读书,学知识也并非只是读书,而是要学会怎样读书。怎样才能透彻理解作者的思想,从中取其精华。只有这样才算有用。对聪明人来说,书籍像什么都是,而对愚者来说,书籍什么都不像。

书是人类知识最为重要的载体。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书籍是全人类有史以来共同创造的财富,是人类智慧、意志、理想的最佳体现,是人类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传递经验的物质载体,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智慧的宝库,是人类知识最为重要的载体和保存方式。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从甲骨金石、竹简羊皮、纸墨笔砚到电脑、互联网,书籍与人类文明的进程相伴走过了数千年。由文字到书籍,由印刷本到电子书,人类从蒙昧走向开化,从传统走向现代,从野蛮走向文明,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人类的祖先就千方百计地将他们所创造、积累的知识,通过各种形式保存下来,传承给后人。人类有文字之前,主要口耳相传、结绳记事。有了文字之后,书就成了延续人类社会知识的重要载体,因而也就产生了五花八门的书,许多思想精华都是通过书籍才得以流传。书籍,记载着整个人类的精神,从它们中间,可以有幸窥探到人类文化的最为宝贵的一面。书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历史越久远,知识越厚重,书籍也就越丰富。目前,我国是保存古籍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其数量至少在10万种以上。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文化宝库。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前进的每一个足迹,中华文明创造的每一项成果,都被保存在这个宝库中。如:诗、书、易、礼、乐、春秋为六经,是孔子讲学的材料,但并非他所作,而是经他传下来的。有中国人的“圣经”之称的《论语》,一问世就倍受推崇。可以说:“书籍是人民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每科学问发展到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湮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及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籍。每一本书,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承载着文明的成果,传递着文化的薪火。书籍记载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它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世代相传。正因为前人所总结的知识,大多都写进了书本里,所以在国人的心目中,“上学”等于“读书”。今天阅读形式多面化,新的东西(媒介)仍在发展,信息多,但书籍仍为核心,仍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和保存方式。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兽性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我们人类就是顺着这一进步的阶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高度。古往今来,不少人种、族群、国家消失了,但记载人类活动的书籍却存留下来,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们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其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人们只要肯读书,就可以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时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的知识、教训吸取过来。这样,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地前进。可以说,它们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赓续不绝的源泉。比如说,在中华文明发轫之初,产生了《尚书》、《周易》、《诗经》等经典名著,不仅记载了早期人类的活动及智慧和才艺,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已告别蛮荒,开启了幽远绵长的文明之旅。《老子》、《论语》、《庄子》是我国古代三位伟大思想家智慧的结晶。它们犹如黑夜中的灯塔,辉映千秋万代。历朝历代的志士仁人正是从这些图书中汲取了丰厚的滋养。顺时而动、创新求变是中华文明精髓。风起于清萍之末而智者事之。在中华文明走向现代的重要关口,出现了一批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们各以自己的著述,探求维新变革之路,提出了许多革故鼎新的真知灼见,从而吹响了向新时代迈进的号角。比如说,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创立政治经济学之前,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才写成了震撼世界的《资本论》,从而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同时,马克思还在深入研究他之前的所有哲学思想,尤其是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大科学家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俄国著名的学者赫尔岑说过:“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形成;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生活的宏大规模的自由,记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伟自传。”还有一位英国著名学者说,如果现在把一切书籍都毁掉,人类就会陷入黑暗的深渊,就要重新经历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艰难历程。所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应该是人们共同认定的真理。

书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凿石。书籍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标志,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等;二是书籍。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特别是中国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令书籍普及,对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形成了书籍。所以,人类保存智慧的手段主要是书籍。书,陪着我们的先祖走过了千年的春秋,它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与财富,还有那外人抢不走、学不去的精神文明。文明产生了,书也就开始记录着社会的文明历史,演绎着人类的故事,留给后人继续沿着前人的文明之路前进,去创造更多的社会文明。任何事物都无法完全替代书的作用以及书的价值,因为书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明,我们需要通过书本探索与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文明社会及其发展离不开书。书虽然是一种没有声音的东西,但是它对人类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书能引领着人类进步,不断引导人类战胜劫难、走向进步的动力。正因如此,贤明的统治者总会鼓励读书,重用读书人,以求盛世。所以,书籍是人类文化知识传承的桥梁,延续文化的中介,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凿石,也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延续功臣。书籍,连接古今,贯通中外,是历史的长老,文明的使者,情的信物,理的法度。它传播了知识,积淀了文化,蕴育着精神,激发了思维,沟通了情感,容纳了峥嵘岁月、社会变迁、人间沧桑和无限情愫;它是传承文明和发展文明的工具,且物美价廉,可重复使用,而永不磨损的工具。

 书是每个人来到世间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书卷铺就智慧路,知识都藏在书本里,等人去探索,等人去研究。大凡读书人,都想读好书,长知识,增才干,添智慧,首先应接触的就是书籍了。世界上的大思想家和大发明家,都从书堆中进去,再从书堆中出来。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大有作为的、叱诧风云的历史人物,大都是博览群藉,读书很多的人。伟人名人的成功,大都与书密不可分。培根说: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可以说,书籍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一张通行证,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名人求教的方法,一块迈进科学殿堂和未知世界的敲门砖。这是因为,书籍是知识和智慧的载体,是世代人生体验的高度浓缩,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是真善美的集大成者和另外一种存在形态,传递的是关于人、自然、社会的最为本质、最为重要的信息,是成就大业的能量库。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而书籍,连接古今,贯通中外,是人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书籍是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一打开它,就能获得无穷的力量;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当我们茫然失措时,照亮我们一生;书籍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当我们心灰意冷时,给我们希望,急我们所急;书是一对美丽的翅膀,一插上它,就能尽情翱翔在知识的天空中;书是隐藏在你心中的明镜,当你左右为难时,帮你照出是非对错。一本书其实就是一段历史的浓缩,一些经验的提升,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它,如果离开了书,个人的世界将变得灰暗,社会将变得滞后。书的崇高,表现在通过它的灌输,能够培养人的优良品格,增长人的知识见地,开阔人的胸襟气度,使人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从而发愤图强,努力改变自己的状态,使自己真正能够拥有美好,拥有乐观,拥有财富,拥有幸福。所以,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就应该不断地勤奋读书,首先拿到人世间行走的通行证、敲门砖。

读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读书是人类独有的文化行为。人之初,性本愚。人刚降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脑海里是一片空白,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来世。在没有文字和书藉时,只是靠向前辈、向他人学习和实践,获得知识;在有了文字书籍之后,于是就识字读书,人类文化的延续主要依靠书籍。书上的知识,是前人与他人研究和智慧的结晶,需尽可能地勤读多读,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来的知识。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总结了做人的经验,那么读书能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我们都离不开书。书卷铺就智慧路,知识都藏在书本里,等你去探索,等你去研究。后一代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这无穷无尽的知识又可以分为直接的知识和间接的知识。通过读书学习,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

读书是充实生活的精神支柱。古人云:“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英国的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就是说,读书使人明智,使人善辩,使人深刻,使人进步。读书越多,想象越丰富,一闭眼,就可以听见金字塔下的骆驼铃声;一抬头,可以看见世界各地火山喷发……其乐无穷,妙不可言。读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影响人心、创造梦想和希望。“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读书可以让人们的大脑更加充实,心胸更加宽广,信念更加坚定,内心更加和谐。而且,读书还会使我们知道学习的路程是艰苦的,美好的希望不是一蹴而就的;读书也使我们更知道,要想达成自己美好的梦想,就要多读书。这是因为,真正的人生需要文化作为底色,文化的传承在于书籍文本和精神禀赋中。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不读书也能生活,但大多数是凭着“感觉走”;而读书能使人心理、精神、人格气质不断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待人处事用理智处置,在思想的超越性和言说的有限性之间感到生命的飘逝性,在怦然心动的阅读中体悟无边的人类忧思和生命意义的升华。因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才能充实。书里乾坤,纸上心迹,记载的都是前人的智慧和学识,后来者借着读其书,便能与其心灵相通,受其教益,为之熏陶,以致远避世俗的侵蚀,渐达高远的境界,不亦快哉?由此可见,读书增加人的思想深度。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是超越的前提,是自我思想诞生的产床。直接单纯的一个思想,从来不会深的。只有对一个思想再加思想,才能使思想深。人只有走过他人所已走过的,才走得远。人亦只有思想过前人所思想的,才能思想得深。因为思想前人的思想,而前人的思想,又是思想更前之人的思想来的。人类的文化史与思想史是无尽的后代人对于以前人之思想再加思想之成果。读书给人最大的勇敢。列宁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喜欢读书的人是快乐的,而且是无畏的。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要衰竭,人缺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读书可聚古今之议论,以生我之议论,聚天下之聪明,以生我之聪明。人有了智慧方可使自己强大,从容面对世界。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像毛泽东当年不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山,面对腥风血雨坚信能再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读书是对一种信念和生活方式的坚守。诸葛亮说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郭沫若说:“能读书,才必博;能养气,量必宏。二者不可偏废。”读书不仅能增加你的知识,广博你的学问,还能提高你的修养,陶冶你的情操。真正的读书人,一卷在手,平添几分儒雅,字里行间,阅尽人间苍桑。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读书,可以让你如春雨一样细腻,读书,可以让你像夏菏一样清醇;读书,还可以让你像秋菊一样坚强;读书,可以让人像冬松一样挺拔。书读的多了,便会有一种脱俗之感,超然物外,在物欲横流的尘嚣之中,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随波逐流,出淤泥而不染,傲然面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读书让人精神饱满而变得充实有涵养;读书使人懂得万事有得必有失,不再优柔寡断贻误战机;读书让人牢记一个人只是沙粒沧海一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读书使人心地思善、务善,以德作为心灵的岗哨,不断清除内心的不良的欲望,使自己不越轨,不信邪,永远保持一颗火热、思进之心;读书使人品行端正,精神富有,从而能自觉地遵纪守法,消灾灭祸。读书的人,较少刻毒与卑劣,因为书中的光明,日积月累浸染着节操。

读书是促进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每个人的成功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但这只等待有准备的人。古往今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成功人士。成功,即获得预期的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梦想有所成就。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为了写出更好的科幻小说,在收集资料时坚持做到“五多”,即多读、多想、多比、多记、多用;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曾把自己成功的经验概括为“五心”,即开始时有决心、碰到困难有信心、研究问题要专心、反复学习要耐心、向人求教要虚心;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自幼读书就很讲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他坚持做到“五到”,即口到、心到、眼到、脑到、手到;我国人民教育家徐特立青年时代刻苦学习数学,走路时也不放松,有人把他的这种精神归纳为“五边”,即边走路、边查表、边计算、边思索、边记忆。纵览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都酷爱读书,用他们的亲身体验告诉人们:求知无厌知无尽,治学有恒学有成;唯有读书,才可成才。凡是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那些在自己工作范围里做出成绩的人,没有不酷爱书的,没有几个是不重视读书的;凡是大有作为的、叱诧风云的历史人物,大都是博览群藉,读书很多的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就志存高远。1910年秋,他在进步书籍的影响下,立志外出求学,在离家时改写了一首旧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在湖南省立一师学习的5年半时间里,经常和朋友们互相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不要追求个人名利,不要打升官发财的主义。在他的领导下,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一是读书是成功的基石。读书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是通向成功的起点。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候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遂成文能定国、武能安邦的一代豪杰。自古以来,志士贤人都十分重视立志向学的价值和意义,将其视为治学、求知、建业、立国的根本。是的,成就总是与勤学立志形影相随的。只有立下宏伟坚定的志向,才会产生勤学苦练的决心;只有坚持不懈的勤学,才能真正实现宏伟坚定的志向;只有勤奋刻苦地读书学习,才有可能攀登上知识的高峰,才能为自己的远大志向抱负提供得以实现的基础;有远大的志向抱负,能为勤学苦读提供强大的动力,离开了苦读,远大的志向抱负便会成为难以实现的泡影,失去了志向抱负,勤学苦读也难以持久。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没有远大抱负,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于不顾,对科学文化知识兴味索然,整天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只知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势必成为不学无术、碌碌无为的庸人。二是读书是人成长、走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成功绝非侥幸,别人施舍的东西永远变不成自己的。一个人,不论出身如何,聪明与否,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而对知识的掌握,只能靠勤奋地学习。如何学习呢?除了直接向有实践经验的人学习以外,还要通过读书而学习。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的。读书是改变世界的动力,令人有想象力、创造力;读书开阔人的视野,让所学的知识更全面,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读书,能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人变得充实,增强人的事业心;通过读书,可以使人跨越时代和地域的局限,获得不能直接亲历的知识,使人拥有一个一个智慧的头脑,学问至明至深,终身受益。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从社会生活来说,大多数人以读书为充电,准备到社会去发光驰骋,去用世,去创业,多读文科书,懂的道理就多,使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理论知识增强,只要有一定的工作机会,就能比别人的能力的提高快;从精神生活来说:多读文科书,这样在生活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多懂得些解决办法,而且心态会平和一点,也许物质不怎样丰富,但心态会很好,依然活得幸福。书籍的可贵不仅在于它的价值,更在于它的教益作用;读书的作用不仅在眼前,更在于长远。三是读书能使人充满获得成功的希望。在刘禹锡笔下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寒光乍退风犹切,春色新行柳未知”,更是“鱼龙变化无多日,只待春来第一声”。在诗人的眼中,生活处处是希望,希望如春雨般滋生万物,给予万物“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让他们在天地间拼搏着。希望如茫茫黑夜里的那盏明灯,指引着“万物以自强不息”。“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面对春残花落,风雨潇潇,古人们只会感叹伤怀,殊不知花残不是结果,而是开始,是一个新的希望在孕育而生,只不过是如流星划过天际般的短暂后,又将是生命的绽放。心中有梦,就有自由;心中有爱,就有幸福。当希望失去,只剩下沉寂与淡漠时,生命只能逝去。人生不能缺少希望,就如同生命不能缺少阳光。阳光总在风雨后,别让哀伤和泪水浸湿今天,带着阳光一样的微笑,扇起满载希望的翅膀,向着梦想与希望执着、坚定地飞翔。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今天,我们有着比前人优越得多的学习条件,我们不必再像前人那样“囊萤照读”,“凿壁借光”;也用不着再以“蒲草为纸”,“画灰练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前人那种勤学立志的优秀品德已经过时可以丢弃了。恰恰相反,由于今天学习条件优越,生活条件优越,如果稍微放松自己,很容易消蚀意志,流于懈怠。因而我们应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前人勤学立志的优良传统,不断激励自己,把握时代的脉搏,面向未来,立振兴祖国之志,立自我成才之志,逐步培养和树立自己的志向和理想。

读书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不是靠巨大的人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是靠阅读的人口。读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活动,只有重视读书了,一个国家才能有比较好的民族素质的提升,有比较好的民族精神境界。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城市的美丽一方面是靠它的外表、建筑、规划,但是一座城市的真正的美丽,还是靠这座城市的人的品位和气质。于是,有人说,一个人不读书,是愚蠢的人;一个民族不读书,是一群愚蠢的猪。读书对祛除社会浮躁之气,提升国民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今社会的发展,知识尤为重要,而书籍就是知识的源泉!倡导读书,也就是倡导文明,是对中外古今仁人志士读书成才、读书受益、读书进步的高度概括。在信息时代,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不读书就无法生存。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一个科学文化不发达的国家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时代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动力。现在是信息畅通的时代,现在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是学者大师辈出的时代。只有人才济济,才能国富民强。只有不断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快速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新观念,必须博览群书,掌握尽可能全面的信息,进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和研究,充分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才能超越前人,更新观念,获得成功。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速度,更要看全体国民的思想刻度。读书是提高一个民族内涵的最重要的途径。如果一个民族喜欢读书,善于读书,就会大大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这个民族才能更好地前进。反之,如果民族读书的人很少,没有养成一种读书或者求知的风气的话,那么这个民族的希望就大打折扣。一个爱好读书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智慧而强大的民族,有创造力的民族,同时,一个不忘传统,阅读古典的民族更是有着丰厚内蕴,进而能开拓新领域的创新的民族。纵观世界,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顽强的民族。无书可读的民族是愚味的,也是危险的;不爱读书的民族是肤浅的,也将被时代的步伐所淘汰。纵观泱泱中华,悠悠三千多年读书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诗;“一日不书,万事荒荒”的古训都在证明“开卷有益”;“十载寒窗”是古代中国人读书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来,国人对国学和秦皇汉武普遍感兴趣。国学不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继承国学精髓,延续中华文脉,精读人文典籍,融通传统文化,是势在必行,大有可为。人们谈经论道,说史品艺之风盛行,表明中华国运日渐昌隆,国学的价值正走向回归。一个文明的民族应该是个全民阅读的民族,一个全民阅读的民族必然要有浓郁的阅读的氛围。社会倡导文明,人类永远追求进步。世界各国的历史表明,在曲折的文明发展历程中,无论灾祸横行的乱世,还是风调雨顺的盛世,书籍永远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和老师!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就是知识、学识和创意的竞争,就是文化与科技的竞争。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倡导读书,科学知识的普及必须倡导读书,文明理念的传播必须倡导读书。唯有读书可以让我们走向更加文明的生活,从容应对一个快速变化时代的挑战,也唯有读书才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焕发创造的活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增进人类的智慧。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人类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阅读世界各国的作品,更让不同民族的人民,在增广见识、增加智慧的同时,增进相互的了解和理解,以个人修养的提升,民族视野的拓展,达成社会的和谐与世界的和平。

二、读书的作用持续深远

什么是读书?如果说是文字的出现将人类送入了文明社会,那么,于文字阅读能力的掌握与否,可以作为划分文明人与非文明人的标志。而作为个人,经历总是有限的。诸如活在现在的人,就无法弄清以前的古人是怎样生活的;也无法弄清以后的人会怎么生活;正如干这一行业的,就无法知道其它行业,也即俗谓“隔行如隔山”;而且,即使是干本行,就不一定能知道它的历史、它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所有这些,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自然也就无法谈起会有什么经验了。如果不想坐井观天,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呢?这自然也就只有通过看书,通过看别人的经历、经验的总结和描述!要搞清楚读书的内涵,还要从“学习”的概念说起。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一切获得知识及其活动的过程。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实践中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指的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即指读书。从广义的学习来说,学习是涵盖一切的,生活即学习,工作即学习,性格即学习。学习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学习是人生的智慧之灯。从狭义的学习来说,书本知识的学习是人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一方面,光有书本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不能读死书,死读书;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有限,时间有限,而人类积累的知识太丰富,任何人不可能任何知识都从实践中开始与获得。火是烧人的,难道非得亲自去试一下才知道吗?因此,读书,即书本知识的学习便成为十分重要、十分必要、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与学习方式了。仅有书本知识的人不一定能成功,而成功了的人中则是有书本知识的人,即使有,也是个别现象、偶然现象而已。在今天,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带来机遇与成功。所以,读书的内涵,就是与书本知识的学习目的、状态、时间、心境、方法等相联系的行为过程。简单的说,读书是个理解、汲取并整理书写文章知识的行为过程。

读书是一种享受。古人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愤之读之以当金石琴瑟”。钱钟书也说过:要将学习当成一种事业,当成至高无上的享受。许许多多的名贤圣哲总是废寝忘食,摒弃世俗的喧嚣,物质的诱惑,而甘愿承受清苦的书生生活,攀登于书山,倘徉于书海。因为事实上,这并不是受苦,而是享受巨大的无与伦比的欢乐。在书的耕耘下,我们的心野由荒芜而茂盛,由漠然而多情,由呆板而生动。这不是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吗?这不就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怀么!书中滋味无限,或推敲,或思考,总能使思想升华,如同处于仙境。读书确实是一种高级的享受。没有哪一种享受,能像读书带来的享受那样悠长和持久。书是够用一辈子的干粮,是一把解开疑团的万能锁,是一扇窥视世界的窗口。读书等于把生活中贫困的日子寂寞的时光兑换成巨大的享受时刻。读的书越多,越深入,越感觉到世界的广大、知识的无涯、思考的无穷,而人在其中的命运也越切近,越飘渺。养成读书的习惯实在享之不尽,受用无穷。一是求知的享受。获得知识的过程与获得知识都是一种精神满足,一种精神的愉悦。书,是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记录。书里的世界很精彩,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户,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户。读书,使人通过这一扇扇窗户,看见外面世界的精彩;读书,让人走进一个新的世界,新的生活,在书中可以会见到许许多多比日常生活中更精彩的人物、比日常生活更有趣的故事;读书可以使人接触各种思想,有的可以引起争辩,有的又使人感到妥贴,有的可以兴起思潮,有的又可以平静如镜;读书可以使平淡的生活波涛起伏,也可以使灰暗的人生萤光四溢。有好书作伴,即使在狭小的空间,也能上天入地,振翅远翔,遨游古今;漫长曲折的历史和浩瀚无尽的宇宙,都能溶汇于心,化作滋养灵魂的清泉。求知的最高境界是悟道。悟道,即追求真理,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用革命者的说法是寻找马列主义,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战成领袖或成烈士。朱熹《春日》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表面上是写春日,实际上是写作者悟得儒家之道的快乐与感受。当然,求知者,众;悟道者,寡。而我反觉得求知高于悟道,道之为道,还在于它是说不清楚的东西。读书才能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从单纯的获取知识进入艺术欣赏与审美高度。读书能够使人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能够促使人去思考人生,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二是情感的享受。读书,不仅是人寻求思想的营养,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读书是一种情趣。读书的过程是情感享受的过程。品一味书香,悦一生心情。读书是惬意、舒服、自由的人生享受。特别是身心放松地进入读书的状态,读书带来的是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情感享受。其实,读书的享受至为最简单的一种意境,是一种静态的,个人在独处状态下吸收知识,明白事理,领悟情感的享受。因为从纸上的文字到心灵的图像需要借助读者完全个人化的思考和想象才能抵达,这个过程使你比旁人更加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看天文地理,会明白生命的伟大和个体的渺小;看哲学宗教,能加深对自己信仰体系和善恶观念的理解;看文学历史,能锻炼自己的审美观、洞察力和责任感;即使是看情色作品,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角度来了解性爱的真相;文字的光芒总在愁苦之外,书籍带着墨香的文字有晦涩也有优美。读书,是一种潜存于灵魂之中游离于思想之外使人愈加高尚的事情;读书,常读得泪雨滂沱,实是情感的一种高级享受。在人类的各种各样的享受中,别的享受都有尽头,读书却是长久的人生最大的享受。只要还活着,还能用眼用脑,便能继续读书,继续享受这永不会失去美味的精神佳肴。三是意境再创造的享受。好书、好诗必有好意境。读书是对作者创造的意境的再创造。鲁迅先生年轻时发愤读书,购书数千卷,日夜攻读,学识日长,以至于“心通中外千年史,胸藏古今万卷书”的博学程度。毛泽东一生读书无数,博古通今,他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何等的豪迈。因为他们已经把“神”融入书中,他们真正的得到了真正的再创造的享受。思想的最深入的部分,感情的最动人的部分,顿悟的最奥秘的部分,对人性的探索与对迷惑的追问,往往都在意境的再创造中得以理解,得以升华。

读书是一种快乐。读书向来称为雅事、乐事。明代学者李贽在《读书乐》讲:“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涝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读者与作者共同达到了碰撞、交流、会意、共鸣的境界。人生是道风景,快乐是种心境。学习,是一件乐事,亦苦亦甜,时苦时甜,在其过程中就会拥有收获。缤纷的岁月,快乐的人生,读书是快乐之源;读书使人领悟到快乐的真谛!读书乐,乐读书,乐从何来?首先在于读书启迪智慧,让人耳聪目明。然而智慧是块璞,需要读书来雕琢。用时兴的话来讲就是:读书打造我们处身的社会,打拼职场的精神素养。读书的过程就是用前人的头脑充实自己头脑的过程,便是提升智慧甚至再造生命的过程。正因为读书能尽情延展生命的质与量,济人之短,补人不足,“朝闻道,夕可死”,才成为读书人的最后追求。有求知欲望是身心健康的一种表现;得知未知之事是一种难以言传的乐趣。是啊!要想让自己耳聪目明,读书是最好的方式。其次在于读书能淬锻、净化心灵。一本好书,是作者的心灵剖析史,也是读者的心灵锻造史。说破读书本质,“心灵”而已。读书不但明天下国家兴亡之理,而且可充实自我知能,薰陶自我品行,融铸思想性灵,提升思维层次,恢宏志节器识。读书还可以反身而诚,修养心性,激盪脑力,增广见闻,消磨时间,排除烦恼。置身于书中,如同插上了梦想的翅膀,穿越了时空的遂道,没有了世俗的束缚,没有了爱憎的羁绊,有的只是纯净的灵魂在高空中自由的飞翔。读一本好书,能感到一股清澈的泉水,流过心田,净化心灵,特别是通过长期的读书能够养成一个充实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成为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无论一生中遇到什么样的风浪坎坷,都能够保持一种“世人皆醉惟我独醒”、世人皆浊而我独清“的平常心态。再次在于读书能带来愉悦,心高气爽。读书之乐须尽欢。读书是最高尚的娱乐,是最富想象力的艺术,是与伟大灵魂的直接对话。读书带来的是时空的扩展,是人生的充实和人生的绚丽多彩。读书令人无忧无虑;读书令人回味无穷;读书令人神清气爽。当某句古诗直抒我们的胸臆时,就感到快乐!当某段文字与我们追求的信念相同时,就感到快乐!当某篇文章在我们眼前描绘出一个梦想殿堂时,就感到快乐!读书多了,手也有些痒痒,心有所思,意有所想,提笔赋诗作文,有自己的作品传世,那是后话,另一乐也。人的一生如果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实在是一件快乐无比并且受益无穷的事情。正如孔子所说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读书是一种福气。人识了字,最大的实惠就是读书。清人张潮说:“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法国作家左拉说过,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人类最后的完整的幸福是在脑袋中完成的。最完整最纯粹的幸福,便在书中。首先,读书成为人的生命和灵魂中不可或缺的需要和愿望。爱上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它往往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以及生活道路。每个人都有他的少年时代,或者是快乐的充满朝气的,或者是寂寞的略带苦涩的,少年时代有太多的梦想,也有太多的空白。世界上最丰富的资源是智力资源,而且智力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书籍是人类灵魂的彼岸,读书是摆脱蒙昧的金毯。读书给我们最大的启悟就是谋食的工作与生命兴致的同一,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对用脑力处理事务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解脱。书籍既然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总结了做人的经验,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读书可以使人增长见识,拥有智慧,懂得道理,使人的灵魂得以升华,更可以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人感受与世界同在的幸福。读书不仅是要增加知识,更要逐步地弥补自身缺陷,惟有如此,方可称“渐入佳境”,而“有厚望焉”。书是号角是灯火,能唤醒和照耀人们对锦绣前程和美好的精神品质的渴望与追求。读书使人有信仰有希望;读书使人拥有一个一个智慧的头脑,读好书使人学问至明至深,终身受益。“美丽人生从这里起步,精彩未来在这里打造”。其次,读书是心灵旅行的过程。好书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是让人奋进的催化剂。读书无疑是打破自身小境界的最好处方。读书时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强烈共鸣,有一种温润的感动。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反映的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很真实,很打动人心。比如:在心情愉悦时,朗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会豪情满怀,超越自我;在意志消沉时,在畏难徘徊时,想起屈原放逐仍赋《离骚》,孙子膑足而有《兵书》;想起海明威说的“生活就上毫不妥协”,懦弱的心灵又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在寂寞孤独时,在远离亲朋时,是书使人陷入往日的回忆,故乡的梦境;失意时读书,可以使人重振旗鼓;得意时读书,使人头脑清醒;疑惑时读书,可以得到解答或启示;读书可以使踌躇满志的时候心态变得平和,也可以在沮丧失落的时候化解去心中的愁绪。心态决定命运,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生活就会变得美好起来。读书的幸福就这么简单!再次,读好书交好友,使人品至诚至正,一生坦荡。任何一种真理不是伟大人物的心血来潮和偶然发现,而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斗争的结晶。读书是与真正大人物的思想、见识、情感、语言之间,哪怕只有一次乃至一瞬共鸣,这一辈子就算是有福了。思想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也只有思想着才是幸福的。多与大师交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做个读书人,以书为友,开卷有益,这些哲理不会被岁月的屐痕所泯灭,反而随着人们读书实践的深化和读书经验的积累,迸发出更为耀眼的火花。即使到了今天电子读物琳琅满目的时代,“开卷有益”依然如故,做个“读书人”不失为新时代的基本的角色认同。

读书是一种消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消遣是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必对其亵渎、轻视,应予一定的重视。既然可为了消遣而读书,就不要为读书所累了,随性而为吧。常言道:“读书最好,吃饭最难”。对许多人来说,读书可能就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消谴,是精神饥饿的快餐,是解脱疲劳的烈酒,也是驱逐寂寞的野曲,是于轻松阅读中产生的某种快感。真正的“读书”,不仅在读“书”,更在“读”所达到的“境界”,只要进入了,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应该说任何读书都有功利性,追求轻松、愉悦、消遣也是一种功利。不能否认,不同读者群体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人们精神需求需要消遣性读物是人类所共有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激烈的市场竞争,沉重的生活压力,未来的变化莫测,以及什么升学、求职、待岗、疾病、安居、养老等等现实问题已经让人们心力交瘁。在这种紧张的生活状态下,读几本消遣性读物,不啻也是一种精神的解脱,情绪的放松。把读书真正当成一种业余爱好,通常是手边有什么书就读什么,长此以往,却也开卷有益,慢慢便也读得满腹经纶起来,比不读书者多出几分书卷气和知识分子味道来。书海觅珍百趣生。无论人们怎样评价读闲书的意义和作用,似乎都不可能忽略读闲书所带来的情趣;也无论人们怎样功利于生活,似乎也不可能否认读闲书所衍生的收益。

读书是人成长的一种需要。人的天赋、品格、能力确有差异,可粗分为天才、人才、庸才。但天才很少,多数是人才。不管什么才,都会离不开勤奋读书。读书是人成长的基石,是精彩人生的开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人的心灵是怎么发育的?很多人没有思考过,实际上人的精神的发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阅读书籍。因为人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也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通过基因来拷贝、遗传。阅读不仅是一个民族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个体、每一个人都要重新面对的问题。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的发育。“阅读”已经成为必要的日常生活,成为生命存在的标志。古时有“华屋亦可不造,良田亦可不置,诗书不可不读”的戒条;如今也流传着“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的口头禅。所以,读书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兴趣与爱好,而是一种须臾不可舍弃的强烈渴求与本能需要。书之于人的确是生命的重要支撑。人们用“精神食粮”来比喻书籍重要作用,通俗而形象。“民以食为天”,书籍永远是人类的终极需要之一。读书,拨亮的是人的心灯。善于读书的人,不光停留在一种享受的快乐,他懂得在书中想象,在实际生活中找寻自己的踪迹,于是他需要用语言表达去创作,由读到写,就是一个实质性的伟大超越。《人才学》书中讲,人才成功有五要素:德,指道德品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事业心、理想、情操等。识,指见识。包括认清时代的潮流,把握历史方向,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抓准要研究的课题等。才,指才能。包括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学,指各种学问和知识。体,指健康的体魄。五者之中,体是基础,学是根本,德是统帅,才是战斗力,它们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是,一个人光有健壮的身躯是不能够自如的立足于社会的,必须还要有足够的知识来充实身姿、充实头脑。人离开了书,就像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人若缺乏知识,就犹如鸟无双翅,战士手中没有武器一样,纵然有爱国之心,也难酬报国之志。学习是一种精神,也一种境界。不注重读书,脑袋空空如也,思想就必然会丧失先进性。许多事实证明,学习上的滑坡,往往也是思想道德滑坡的开始。孔子说,“仕而优则学”,意思是做官有了余力就要学习。这句话用在领导干部身上,可以把这个“仕”改为干事的“事”字。就是说,在做事之余要加强学习和修养。然而,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不学习的危害性。有的把学习不好当作是“光荣的缺点”,总感到自己学历不低,水平不错,现有知识和能力已经足够了,用不着再学什么东西;有的从思想深处就没有想学习,以为凭借自己的权力、交往和聪明就可以左右一切;有的心浮气躁,一边喊时间紧、工作忙,一边把宝贵的时间用于迎来送往、交际应酬之中。如此这般,“能干成事吗?能干成大事吗?”学习是重要的,对待学习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不同的人生追求,代表着不同的发展趋势,也必然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重视读书,重视思想改造,是成就事业的关键。一个人只有当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才算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选择读书更是风帆得以起航的动力,物质追求只是一种暂时的满足,而精神上的扬帆才是一个永恒,无价的旅程。物质上的富裕只是过眼云烟。霓虹之下,便是一种空洞,一种无聊,一种虚脱,最终是灭亡。正所谓 “一日三餐为养命,天天读书为养神,有命无神枉一生。”

读书是修身养性之道。作为自然的生命,需得“雕琢”方能成为真正意义的人,而“雕琢之器”就是读书。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读书是锻铸的重要一环。读书是一种文化的修养,气质的纯清。读书,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艺术的沉淀,形象的塑造。古言道:“不读圣人书,难有圣人德”。读书,令人睿智豁达优雅美丽。读书之人在举手投足之间,常常展现出书卷之气,往往有一种奇妙的气质,娴静、睿智之中又带着几分才情;自信、沉着之间又夹杂着些许忧郁;言谈间温文尔雅,像江南贵如油的春雨,胸中却能吞吐风云,如漠北猎猎作响的秋风。读书可以改变平庸摆脱俗气。平庸俗气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俗气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其实,读书的过程就是人格趋于完善、社会渐于和谐的过程。俗话说,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有许多名人名家认为,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广,俗语病可除。古读万卷才能不俗,变换气质才能不俗。读书绝不止于“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它还让你“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画家张大千说:“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人要读书其中一个最大的理由就是要改变平庸摆脱俗气。人上一百,种种色色。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世间,难免有高雅平庸之分,秀气俗气之别。倘若消沉于其中,或一味地随波逐流,放任性格中庸俗恶劣的那一方面因素自由地发展,其结果毫无疑问将会变成一个极其平庸且碌碌无为的人。人要摆脱平庸俗气,就要读书,“古今浇灌”,陶冶情操,排弃粗鄙,大开茅塞,涤洗俗气。脱离“低级趣味”,改变自己的气质,提高精神境界。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读书人,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读书人,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读书人,于是能够改变人生的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能够改变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俗话说:书中乾坤大,下笔天地宽;胸中有诗意,谈笑自嫣雅。读书可以入静使人平心静气。有位诗人写道,有一种美丽是静谧,有一种境界是诗意,有一种享受是阅读。在一个名利喧嚣与没有激情的年代,惟有读书给人的心灵以平静。一个人接触外界必然被纷扰。作为个人来讲,欲望过于旺盛,就容易产生很多不满,而你不可能都达到目的,会劳神伤身。只能尽量多读书,少想其它的,限制自己的欲望。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读书可以和古人对话,和伟人聊天,与有志之士交朋友,使心胸归于淡泊与宁静,在醉心于功名利禄蝇营狗苟的人中卓尔不群。读书是一种启示,是一种积累,坚持读书是一种沉淀思想的最佳方式。读书不仅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更多的是在体会书中的韵味,更多的是在陶冶人的情操、提升悟性。事实表明,坚持读书,赢的不光是知识与才干,应该还有精、气、神。所以,读书是一种深度的安静,人在安静的地方呆长了,心也会得到调养。读书不仅能使人安神心静,还能使人浮想联翩。凝聚心神,潜心于书本,在精神之无涯领域遨游,世俗的烦杂事务可以不闻不问,只有心灵绽放出她的全部幽静、丰厚与魅力。快乐就是有目的地活着,一个没有目标活着的人,他会快乐吗?不会,因为他整天过得空虚,没有真正的朋友,生活中只有“吃、喝、玩、乐”,他吃饱了,喝足了,玩够了,乐过了,他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得到!读书可以解气除烦。说读书解气:其一是读到好书,心中畅快;其二是好的文章,就是一个活的生命体,内中充满着某种气感,这种气感,体现了文章的精神品质。我们要不痛苦的话,一是减少欲望,不要什么都想要,不要吃的穿的戴的玩的什么都和人家攀比;二是消除无知,要学习,要读书。在书海里遨游,可以忘记书外烦心之事,又可从书内获取知识。所以读书是摆脱痛苦的捷径。人们在繁杂纷乱的社会中生活,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和逆境,总会产生一些烦闷和气恼。如今这时代把人物化了,一切都皆化了钱。书籍能带给读者是超越文字的无限广阔的感受空间。其实,生活本身就是或阴暗或绚丽的组合风景,在前行的漫漫路途中,总会有沟壑拦住我们的去路,使心困顿、无法排遣。这时,远离喧嚣,远离浮躁,安于静水,走近书架,挑一本适合自己的好书,不为作学问,只为籍此一种方式来寻求心灵上的自我平衡、自我解脱。书中闪烁着哲学家睿智的语言和绝妙的思想,心头涌动着的是感激与快乐。消除错误的思想和行动,注入快乐,比割除身上的肿瘤和脓疮还重要。要想得到快乐,就必须培养快乐的心理,不为别人的批评而不快乐。人与人相处产生一些小矛盾是难免的,只要大家都宽容一些,多为别人着想,就能化解矛盾。这样,心中就会豁然开朗。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被误解的时候,但别太在意。流言止于智者,当别人的口水喷来时,不用急着去辩解,也不必急着和谁划清界线,以坦然的姿态面对一切。如果你坚信自己“身正”,就别怕“影子歪”,时间自会还你公道和清白。

读书是放松身心的休息方式。有人说:“读书不能确定人生的长度,但能增加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决定人生的起点,但能延长人生的终点。”博览群书,不出门就走遍大千世界,不出门就访遍世界名人。当我们心力交瘁、躁动不安抑或沮丧空虚之时,我们走进书斋,打开书本,亲近书香,它可以让人忘记一切忧愁烦恼,让人尽情地在书海中畅游,便会成为你尽情驰骋的博大世界,成为你畅游不尽的宽阔的海洋,人的心灵会得到至真至善至美至纯的陶冶,获得许多知识。书里有丰富的世界,一读书便忘记了一切,自己完全成了书中的主人。书中的缕缕清香会使人融入到另外一个世界,在体味历史的博大中,在感受美文的韵味中,在思悟哲学的精深中,静静地净化灵魂,让生命在安详自由的状态中飞越时空和跨越无际,轻抚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或忧或怒,或喜或悲,都是情不自禁。无数代哲人和智者在书中描绘创造的那些博大的世界,总是万紫千红满地春。读书,就是在经受社会文化的洗礼,好书可修身、可铭志,可以改变人。读了好书,也就从外界上供给了提高和优化自己的可能。读书使人更加热爱生活。人生绚丽,知者不惑。正如高尔基所说:“读书有时会使人突然明白生活的意义,使他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阅读,是一种沟通,历史的残缺与完美,现实的动荡与平静,世界的无奈与精彩,生活的苦涩与醉人,无不在阅读中相互融合又相互分离;阅读,是一种明悟,无论是家存诗书还是窖藏老酒,无论是古韵京腔还是真草隶篆,无论是轩辕古藤还是华夏新枝,无论是百家经典还是大众俗语,没有阅读便没有睿智、没有深邃、没有长袖阔带的文气、没有风流倜傥的洒脱。所以,珍惜阅读,便是珍惜美好。阅读如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阅读如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愁;阅读如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尽;阅读如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是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使自己不至于沉陷于日常凡事琐节所带来的烦恼之中,通过读书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充实高尚的精神活动中享受到一种特别的欢乐。坚持读书可以养心,可以锦绣胸怀,可以使人的精神生活永远充实,可以使人的心情永远拥有一片绿草地,对书籍的品味和领会充实了平凡的生活,眼界在开阔,精神在成长,襟怀和气量在增长,对生活的认识和领悟在加深。当然社会上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把读书看得很淡漠,以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读书,往往把人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纷扰的世界使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构建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人生在世,生活里的痛苦是难免的,可是,只要我们用阳光的眼睛看待世界,这世界就一定充满了灿烂的阳光。生活是公平的,不委屈、不虚伪才能握住自己的幸福,才能将日子过得清澈如泉。

读书是写作的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读书的民族,以“立德、立功与立言”为三不朽,可见著书立说之令人敬重,由居“士、农、工、商”四民之首就可一斑。人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族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以书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下班乘客留一点东西。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人之所以能出类拔萃,就在于有这种接力式的意识过渡和思维的延续。这样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能尽到历史的责任。写作是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才智的最简单方法,是 “以书明志”的最明显的方式。唐太宗称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其实文章也是一面大镜子,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骏。古人云立德立言,人必得有新言汇入历史长河而后才得历史的承认。无论马、恩、列、毛、邓,还是李、杜、韩、柳,功在当世之德,更在传世之文,他们有思想的大发现大发明。书的分量,其实也是人的分量。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迂而可异,读而后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一是读书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读书虽然不仅是为了写作,但想要把文章写好,必须好读书,懂读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写书不是抄书,就得把前人之书揉进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之谓吃进草,挤出牛奶。小智勇小文章、大智勇大文章。当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就叫贡献。因为一部凝聚着作者人生经验、心灵感受或者高超的智力求索的作品,是作者经过一个反复认真的思考、想象和写作的过程,或者经过一个将天才变为文字的神奇转换的过程。也只有经过一个认真的心智活动过程,从语言到情节,从论据到论点,从思想到文采,从思维方式到行文风格,等等,彻底弄个清楚明白,书读得越认真,啃得越透彻,就越能接近作者的整个精神世界,自己的智能才能有所提高,文字功夫才能练达,历史积淀才能厚重,诠释的相关理论才能深刻。二是读书和写书都要有灵气。读书要有灵气,写书也是要有灵气的,但写书的灵气反映在捕捉被描述对象的特征上,体现在综合概括的能力上,展露在文字的准确把握和表达的艺术方式上;而读书的灵气则反映对文字的概念转换上,表现在理解的深入程度和感受的细腻程度上。有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有人见了书本就“头大”,反映出的就是各自的阅读能力有差异。湘西凤凰著名画家和雕塑家黄永玉在《书的回忆》中这样的总结:“读书能使人的思想有节奏感,有灵活性。不那么干巴巴,使尽了力气还拐不过弯来。读一点书,思考一点什么问题时不那么费力,而且还觉得妙趣横生。”三是写作要开扩视野,熟悉生活。写作要开扩视野,熟悉生活。首先要从生活中开扩眼界。由于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不同的身世、心理,不同的精神面貌。再就是要读书,从书本上开扩眼界。我们要学习生活,也要从书本中学习。中外古今,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极其丰富的伟大著作。我们要广泛地浏览,无论是小说、戏剧、诗歌、历史、哲学,都有我们非读不可的书,遇到自己喜欢的,真心喜欢的就要用心去读,多读几遍,读到真懂得作品的精神,作品为什么那么吸引你为止。人能改造自然,能改造世界,叫人们勇敢起来向前奋斗。所以读书使我们写作的天地辽阔、深远。

读书是一辈子的作业。读书,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人的一生有许多美好的记忆,阅读肯定是其中之一。汉代文学家刘向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以此劝勉不同年龄段的人,要不断地读书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营养。古人说:“忙而不读书,则性真不现;闲而不读书,则别念窃生。”生活最怕放肆、恣情任性。读书全在自我勉励,发乎猛省、慎思明辨。庶此,学问与德业才能日益精进。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现今的世界变化太快,一不留神就会被远远地抛在后面。特别是在这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要时刻努力着,要吸取古今中外的一切有用的东西。与书打交道是终身的事。人的一生之中,应该有或者也应该实现这样一些跨越:比如从感性到理性,从微观到宏观;从肤浅到深刻,从狭隘到宽广;从价值到认知,再从认知到智慧……可能还有一些。要实现这些跨越,大概主要由人的自身知识素质、品德修养、实践积累和认知能力等相关因素而决定的。一般而言,人具备上述因素越多越深厚,其实现的“跨越”就越多,因而获取或实现的人生价值也就愈多,反之亦然。这里所说的“跨越”,可能有点哲学意蕴,当属“自由王国”之范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须知,要实现这样的人生跨越,除具备上述之必须,更重要的还在于对这些因素的具体量化和实践。随着年月的变迁,经历和见识也渐丰富,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也多了一些。读书要坚持“三贵”:贵在思辨,充分发挥人脑所具有的“信息屏蔽”功能,以思辨助消化;贵在求实,“知之不知也,是为知”,要“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贵在习惯,持之以恒。不想自己跟不上时代,不想变成老古董,那就必须多亲近书本,时时充实自己,不要让头脑生锈,知精神愈用而愈出,头脑是愈用愈灵活。可见,读书学习,贯穿一个人的终生。

读书是积极而有效的防病健身之方。正是常人刚生下来没有任何疾病,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以后风寒相侵,细菌感染,七情六欲,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来世。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读书有益健康,有没有道理,不敢妄下断语。但是古人认为读书是滋养身心益寿延年的之方。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患。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青壮年时生了一场重病。躺在病床上,他回想起以前读过的所有的书,一遍一遍地在脑海里“放电影”,病竟然就好了。书的疗效竟有如此神奇!并且,它毫无副作用。优秀的书籍是一股匡正的力量,一付精神的散热剂和平衡剂,一种灵魂的营养液。读书是积极而有效的防病健身之方。一是读书可以医治愚昧。读书,长知识,增见识,开胸怀,懂科学,知规律,明事理,能养身。人之才智有滞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这等于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精神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不善于考察事物、推此及彼者,可令读律师案卷。如此智力上的缺失,皆有特药可医。科学家们作了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种内在学习功能,通过读书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能力,打开心灵的视野,能给心灵生活的提升,悦乐和丰足感,重在领略自己未知的先人遗留给我们的智慧之珠。二是读书可以固“精”养“神”。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在落时能保持乐观的主要原因,是书给了他养精蓄锐有力量,所以每次复出后都有新境界,这与一般的官场中人有天差地别,使其在挫折中积聚了更多的力量。读书可以养“气”,大气者需要大胸怀。不懂哲学就不懂大气为何物,不懂死活的意义何在。大气,从哲学中来,到哲学中去。读书使人做到内心坦荡荡,脑际思纷纷,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事业心上。读书可以养“神”,其要害在于吸收好的,抛弃坏的。好像人的消化系统,吸取精华,弃掉糟粕。开卷有益的理解在于,鉴别能力。好书坏书,读了能分清,就是有意的。有时从坏书得到的教训更为深刻。因为它教人认识人性之恶。三是读书可以“疗疾排毒”。气大伤身,极易破坏生理机制,读书排忧解怒,胸中块垒消解,气顺了,病自然不生。读书动情流泪,可以排毒,有益健康,这是科学证明了的。又如:现代人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及恶性肿瘤的越来越多,据医学研究分析表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重压力,利益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化,造成人们心理紧张,精神压抑,对于这些由心理导致的心理疾病,就不能单纯靠“生物医学模式”来治疗,而需要采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才能奏效。“心病还需心药治”,“心理医疗”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读书疗法。读书,既排遣寂寞,又增长见识,解了郁闷,辨了是非,它可起到平衡阴阳,理顺气血,调节情绪的作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读书祛头风”的故事,说的是曹操读了陈琳写的“讨曹檄文”,惊出一身冷汗,竟因此使久久折磨困扰他几至不堪的“头风”病一下子就好了。读书也是人对抗失眠和长时间的绝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药方。病人适当读读书,对于配合和辅助治疗大有好处。四是读书可以“美容”。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的确,没有书籍的滋润,人的精神世界就会枯萎,人生的色彩就会黯淡。比如说,读书可以让人变得高雅而迷人,这是因为读书人从来不说脏话,始终以心灵美、外表美、行为美来要求自己,用礼仪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每一个人。书就是“美容用品”,读书是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读书犹如一种化学反应,“光合作用”后,自然要成长。虽然生命肌体的成长会催发脸上的皱纹,但是随着读书渐入佳境后,自己却变得睿智、豁达,优雅而美丽。如果说,年轻时是人的外表的美丽,那么,年老时是气质上的魅力。何况,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除了外表的美好,心灵也需美好。读书能尽可以与作者、与书中的人物灵魂互动。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特别是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笑一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静夜抚卷的时候(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人的双眼,使之眉飞色舞,开心大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读书,饮食珍贵的文字,犹如是吃了最高档的营养品,日益变得强壮,不再缺钙,不再孤独和软弱;书,是最名牌的美容品。读书,就像女人护理自己的容颜一样,修缮了自己的灵魂,形象更加靓丽动人。红颜弹指老,唯有读书能让女人在刹那芳华之后仍然保有内外兼修,不可方物的美丽。五是读书可以推迟衰老。欧阳修的《东斋记》对读书能治病养生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他说:“每体之不康,则或取六经百氏若古人述作之文章颂之,爱其深博闳达雄富伟丽之说,则必茫乎以思,畅乎以平,释然不知疾之在体。”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并不是消极的,而是让自己的生命多一些生气,多一些活力,多一些延长,多一些作为,多一些价值。书中自有养生术。读书,就是重要的养生之道,知识更新可以防止一定程度的精神老化。“读万卷书”就是与不同成长背景的人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如同活了百种人生。读好诗自觉全身酣畅淋漓,如锻炼后出了一身大汗般痛快;读游记就如亲自到彼,登临名山秀水,心旷神怡;读笑林,妙语解颐,幽默逗乐,机智启人,天天高高兴兴,能不长寿?我们国家也有“脑子越用越灵”的说法。书,是最有效的抗衰老剂。读书是一种特殊的脑力劳动。既可以活动脑筋,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作为其它劳动后的一个休息。毛泽东就把读书作为休息。他说:“看文件累了看报纸,看正书累了看闲书,看大书累了看小人书,看政治书累了看文艺书,这也是一种休息呢!”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晚年坚持读书看报、保持身心健康的好处是“自己不受罪,家人不受累,节省医药费,有益全社会”。

三、读书的方法灵活多样

读书的方法。读书方法大有讲究。“读书要有选择,也要有好的方法。读书要有目标,没有目标,收获就不大,因为时间有限呀!”。借鉴前人的读书方法,必将大得读书之益。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三国董遇读书利用“三余”:“老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即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学习。徐锡麟以“三心”、“两结合”为特点读书法。“三心”即专心、细心和恒心。“两结合”即读书同修身养性相结合、读书同锻炼身体相结合。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仍常到书室外散步、打拳、做体操,以调剂读书生活节奏。毛泽东在校读书坚持“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琐事,不谈男女方面的事。他的“见缝插针”法,说的是充分利用各种时间来读,早上起床读、晚上躺下读、外出视察在车上也要读。张五常主张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即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可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如此等等,这些名人名家和读书人归纳的读书方法,都是经验之谈,都是有效的读书之道。当然,好的读书方法还不只是上述这些。对于读书人来说,读书方法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伴随着读书实践,借鉴古人的读书方法,学习他人的读书方法,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书方法,总结探索自己的读书方法,创法拓展,不拘一法,相互取法,以法增效等。由于读书与个人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今后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由于人们读书的价值,读书的神圣权利和读书的搏斗精神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书方法。特别在今天,在跨学科、大文化的大背景下,读书方法、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协同、统一,会形成一些新的综合读书法,会在读书实践中讲究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有机组合。比较分析的方法。所谓比较分析,指比较分析书的时代背景、主题和题材,说明全书各部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的学习方法。通过系统分析性阅读,能对书的主题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论述。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书籍也是如此。读一本书或一类书,应该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把它放在一门学科系统中,从整体和部分、对象和环境的关系中,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这一统一体中找出一门学科的规律以及与外界事物的联系,并且研究这种普遍联系性和系统性,进行有层次的、条分缕析的整理、提炼,使孤立、零散的材料进入一个统一、有机的大系统。只有这样注意在普遍联系中,用整体的观点、联系制约的观点、结构有序的观点以及输入输出和反馈的控制原理去研究,就能从总体上,而且是在比较深的层次上,把握一门学科的规律性,才能研究好这门科学。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发展。在比较分析性阅读中所做的笔记是概念性的笔记,既包括作者的概念,也包括读者的概念,既要注意这些因素的相互联系和横向对比,也要注意它们的来龙去脉和纵向对比。通过阅读,这些概念和内容被加深和拓展了。夏丐尊读书法。即把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作为出发点,然后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由精读一篇文章带读许多书,有效地扩大自己的涉猎面。这是著名语言学家夏丐尊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大量的相关性书籍完全可以联系起来阅读,以便加深理解和扩大知识面。把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作为出发点,在读一本重要的书籍时,应当由此及彼,带读其它书,向四面八方拓展开去,促使我读更多的书。白驹过隙,岁月流转,谁也无法挽住时间的脚步;铅华洗尽,历史承载,却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沉淀在我们的胸口,心生崇敬,挥之不去。有一种精神,总是令心灵为之震撼;有一种感动,总会让我们热泪满眼。预测读书法。也称超前思考法或悬测读书法。面对自己比较熟悉或正在研究的题目的文章或书籍,可先不忙翻看其内容,而是悉心研究题目,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个题目由自己来写会分作几章几节,组织怎样的结构体系,对其中的重要观点又将从哪方面入手,组织哪些材料来论述,并将自己的设想写下来,然后再拿它与原文对照,看哪些地方不谋而合,哪些地方意见相左,哪些地方自己不得其解。对不谋而合处,稍加浏览便可,对意见相左处,要推究谁正谁误,原因何在。对不得其解处,要舍得下功夫,不但掌握人家的观点,还要掌握人家的思路和方法。这样读书能强化对书中思想内容的印象,了解作者思路,明了自己思考的不足之处和知识的薄弱环节,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此外,还有“全息读书法”,借助于全息摄影术,可以把自己的阅读空间从具体的阅读对象中扩展延伸,进行全息式知识补充、视角调整、方式铺垫;“追踪研究读书法”,对于特定的研究对象,择书而读,读中有研,研中复读,有序进逼,灵性驱动;“框架读书法”,就是将书中的知识归纳成一个个框架,在读书中随时将合适的内容放进去;“质疑读书法”,一边读书一边对书上的内容提出疑问;系列组合读书法;网络滚动读书法;等等。在运用这些方法中,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应用逻辑读书法,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并且要看著者所提出的界说,是否有系统的发挥,所建立的原则是否有事实的根据,所叙述的事实是否有原则作指导,如此就可以判断此书学术价值的高下。第二,应用体验读书法,就是首先放弃主观的成见,不要心粗气浮,欲速助长,要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切己体察,优游玩索,虚心涵泳。须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以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把读同代人的书,当作就是在全国甚至是世界学术之内去交朋友,去寻老师,与作者或国际友人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把读古书当作尚友千古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故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即从这种读书的体验里去理会,去反省,去取精用宏,含英咀华,去体验古人真意,去绍述古人绝学,去发挥自己的心得。第三,应用“全体选部分读书法”,从部分看全体的玄思方法以读书,可以说是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之法。譬如,由读某人此书,进而博涉及此人的其他著作,进而博涉及与此人有关之人的著作,皆可说是应用由部分到全体观的方法。然后再由此人师友等的著作,以参证、以解释此人自己的著作,而得较深一层的了解,即可说是应用由全体观部分的方法。此外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趋势,由某一学派的立场去观认某一家的地位,由某一家的著作以代表某一学派的宗旨,由全书的要旨以解释一章一节,由一章一节以发明全书的精义,均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玄思方法以读书。这样,读书的收获就会大得多。

网络阅读的利与弊。有人说,网络阅读就要代替传统的阅读方式和方法了,你还谈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意义呢?确实,网络的出现与日益普及,大大拓展了阅读空间和丰富了阅读形式,以至使传统的阅读生活受到了冲击与挑战。有相当一部分人自从与宽带网络亲密接触之后,原有的阅读生活随即被刷新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少进书店了,买书数量也随之递减;变化之二是对纸质书本的阅读量减少,而网上阅读的时间则随之增多。在网上还看到,有的人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书价是越来越高,一个月买七八本书要花两三百元,而不限时包月宽带网才一百元(还有继续下降的可能),再花一百元买张网上读书(密码)卡,你就拥有了几个数字图书馆和数十万册图书,可以在任何时间上网择书阅读和下载,真是方便极了。然而,在网上阅读时,身体只能处于一种僵直的状态,既不自在也不舒服。比如:不能躺着看,只能坐着看;不能用手翻书,只能用按键翻页;不能用笔勾画精彩的文字,只能用鼠标来点击选择文字……而且包容了所有媒体特征的网络因其丰富性和虚拟性,往往会使人面对它时显得无所适从,以至跟着感觉走。有时,一不留心会不知不觉悟地迷上了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因此,网上阅读并不充满轻松与快活,反而日渐感到了悲凉与忧伤。不可否认,无处不在的网络正愈来愈大地影响着现代社会,并以不可阻挡之势日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因而,网络对社会大众的不断分解与融合也将是空前的,对于读书群体自然也不例外。一个真正的阅读者,即便网络再时尚再方便,那也只是某个方面的时尚与方便,因而它很难完全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更多的阅读还得在书本上进行,因为书本阅读的许多便利与自由,正是目前的网上阅读所欠缺的。现在的网上阅读还算不上是真正的阅读,只能算是一种网络浏览。阅读是缓慢地品评与回味,它与速度无关。而浏览是走马看花,它与速度关联。其实,现代的读书生活既少不了阅读,也少不了浏览。一个阅读者可能在网络的浏览中日渐散失阅读的兴趣,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没完没了的浏览欲望。何况,网上阅读只是一种读书方法,它不能代替其它读书方法。如此说来,网络时代的阅读,一旦完全告别了纸质书本而完全依靠网络来进行的话,到头来很有可能是真正阅读的完全终结。因而,每一个读书人,只有在网络时代里保持应有的警觉与清醒,才有希望保证网络时代的正常阅读生活。

读书要有计划。人生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刻开始,而没有规划目标就无法实现,人生也就很可能一事无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读书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这对一个人读书很有导向作用。读书是一个过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要有计划,才能有好的读书效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浩瀚书海是无涯的,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计划,不能毫无目的地乱读一气。一般来说,很少有时间一口气吧一本书读完,这样,就需要进行实践规划,否则,本来兴致冲冲买来、借来要读的一本书,结果到头来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过去了,还翻不到一半。读书计划应包括所读之书目、读书的时间分配、地点的确定、进度的安排、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解决的程序,等等。其实,读书的方法很简单!积极地读书,读积极的书;有系统地读书,读有系统的书。所谓积极地读书,是要有主动的读书态度,不能在别人逼的情况下才读书;而读积极的书,则是指书的内容,应该光明、向上,而不能消极、颓唐。至于最后两句话的意思,则是说应当先拟定一个读书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来,书的内容更应当选择有系统、有组织的,才能收到最佳的读书效果。 

读书要分类。由于书籍的类型不同,每个读书之人的内在动机、需要和心性不尽相同,没有一种对所有人都普遍有效的读书方法。读书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困惑求知型。主要特征是:以惑求学,以学解惑,获得知识,启迪心智,上下求索,拓展人生。二是揽镜自照型。主要特征是:重视反省,以镜正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是高山俯瞰型。主要特征是:立意高远,高屋建瓴,总体把握,提升境界。四是海边拾贝型。主要特征是:兴之所致,俯拾而得,把玩欣赏,怡情修性。五是蜜蜂采花型。主要特征是:广泛采撷,吸取精华,运思良久,独有心得。六是盲人摸象型。主要特征是:摸着一面,不及其余,片面深刻,惑于偏论。在这些阅读类型上,值得警惕的是盲人摸象型。这是读书时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常常表现为:对作者的思想没有完整理解,只着意于只言片语,或者盲目相信作者的观点,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贵在质疑的眼光。结果,读书就可能误导了自己。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作工作而只当作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未尝不可采用。所以,读书人应该读四类书:一是读那些实用的,能够立竿见影,解决实际问题的书籍。采取信息式的阅读方法,为了帮助查证、参考。例如字典、辞典、百科全书、地图一类的工具书;各类教科书以及相关的辅导书,参考书;各种技术操作性指导书等。工具需求类的书籍,功能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总要随时代的变迁而调整这些书,我们无需花大功夫去读,购置需要的放在身边,需要时,即查即用,见缝插针地读。二是读那些教人生存的获得型的书籍。如《资治通鉴》、《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之类的政治专业书籍,采用“困惑求知型”的阅读方法。这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都是一定得读的,它们应尽可能多读一点。这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加深学养、提高理解、判断能力是很有好处的。由于阅读这种书有着较为明确的目的,在阅读过程中不以对于书本所传达出的表层或浅层意蕴作简单的认知和掌握为满足。还有些书籍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必读之书。如历史类书籍。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种时代、环境里萌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潮,新文化,从中发现我们探索、学习的新目标、新起点、新任务,否则,即使你是位专家,是位颇有影响的学者,但你决不是个读书人。三是读那些精神的,能够拓展视野、丰富涵养、启迪心智、教人智慧的书籍。采取三种读书方法:“高山俯瞰型”的读书方法。比如哲学、文史及励志书。由于这种读书的超现实功利性使得读书主体而言成为一种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高级精神活动。阅读这些著作要慢读,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品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 “揽镜自照型”的读书方法。比如读人物传记、回忆录之类的书籍,我采用这种读书方法,重视反省,以镜正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边读边思考,甚至拿自己的生活来印证,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蜜蜂采花型”的读书方法。如文学艺术、科普知识之类的书。因为它们是人的精神需要的食粮,能够陶冶情感、启迪心智,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自己情感的需要,感受新的审美情趣,追求美好与高尚。因为这种获得型书籍的阅读其实是消遣性书籍的阅读的延伸,即在对于书本的阅读过程中,原本持有的消遣性目的逐步为从书本中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和审美感受的期望所取代。四是读那些消遣型的书籍。采取随意的“海边拾贝型”的阅读方法。如罗曼史小说、许多漫画、写真集、侦探武打小说等,都属于休闲类需求。消遣型阅读如同其他消闲方式一样,是人类为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消除工作疲劳而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消遣型阅读对于阅读主体的知识素养、审美能力不作过高要求,只要具备现实的、经验性常识的人皆可以从事此项阅读。麻醉性的阅读在将进入成年的时候达到顶峰。如果看的恰好是本好书,他们会有所得,而如果看到的恰好是本坏书,也就会在无形中受到污染。当今,那种麻醉性阅读就是造成大量的文学作品质量低劣的一个重要原因。

读书要泛观博取。一个人想在某一领域里有所成就,就得博览群书学有专攻,对历代各家各派书籍进行分析研究和继承借鉴,而对历代书籍的博古通今、分析研究、继承借鉴,就是读书的鉴赏力。一个人亲近一本书,需要一种机缘。但是这种机缘是等不来的,需要在博览群书中增大这种可能性。古人云:“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读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读破万卷书是夸张,但读书多对人肯定有好处的。有位名人所说;“读书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读书要泛观博取。首先就要“泛读”。所谓泛读,就是要多读书,尽量扩大知识范围。读书万万不能狭窄。读名著,读科普,读历史,读各类书籍,潜心研究,日积月累,才有成就,通过各种途径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凡是在某一科学问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有许多它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鲁迅强调博览群书。他读书是极力精深的,同时他又非常强调博览,主张不要对自己的阅读范围作过狭的限制。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书不在厚薄,给人启迪就算好书。俗话说开卷有益,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往往被一本小册子书所吸引,它没有什么长篇大论,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人坐在山路凉亭的茶桌旁,喝着大碗茶,听路人把稀奇古怪的故事娓娓道来,听后沉思,却感到了内容就是我们实际生活中曾经和正在发生着的事情,给读者的是一种沉沉的有时也能让人陶醉的情感。书海无涯人生有限。读书要泛观博取,但也有个速读和略读的问题。速读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快速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在西方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起,开始加以研究。实验证明,人们阅读一个字,并不需要对每一笔划、每个字母都看清楚,而是只凭整体形象就能辨认。对于词和句子也是一样,只要其中几个主要的字映于大脑,大脑就能凭经验将它们联成意思。略读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如关系较远的书,可以大致浏览即可,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以此了解全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读书要读精。读书有泛读,也就有精读之分。泛读固然可以拓宽眼界,保证对所精读的书籍的外部环境的熟知。但真正掌握本事,全在于精读。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读书要讲究严谨的学风,至关重要。如果把浩瀚的书籍看作是地表的江河,那么,由它汇集流向的就是知识的海洋。这海水蒸发升华,形成五彩缤纷的云朵,横空飞翔,而后凝结成水滴,化作绵绵细雨,在滋润大地之后,又汇成新的书流。周而复始,这就是人类知识的更新和循环。作为个人而言,所能拥有的无非是这一循环之中的一个瞬间。这就是说,无论我们多么的努力,也都只能吸取这其中的一部分养分。“读精”是“读破一本”的概括语。选定一本书后就要让自己沉浸其中,取其精华,所谓“书桌上只放一本书”就是这个道理。读精必然会带来读书方法上的“精读”。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精读”的十字真言。还有一句老话说“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读书就是要讲究精读,讲究由表及里和去芜存精地读,读细、读透、读懂了,才可能有去伪存真和由此及彼的理解,才可能有某种领悟或启迪。读一本好书,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精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这实则是大大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惟有这样“精读”,从篇章结构到段落区分及词语使用都要深切领会,从语言到情节,从论据到论点,从思想到文采,从思维方式到行文风格……,才能深得书中之精髓,才能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创造力,变别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才读得实在,读得香甜,读得有长进,有收获。当然,精读,既要有宁静的心境,也要有一定时间的保证,因为心念浮躁、浮杂,心猿意马,就会神荡不收,难以沉潜入书,自然难有所得。“精读”必然会带来读书方法上的深读和“反复”读的方法。深读,就是在掌握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作深入的了解;在理解重点内容之后,把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形成整体的认识,并把该记的都记住,该体会的都体会出来,还可以进行联想、质疑,写出心得体会。“反复”读是读书的渐进方式。“反复”大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次读书中的间隙性“反复”;一种是阶段性的“反复”。前一种“反复”可以归于精读中,而后一种“反复”更具魅力,更具实用性。因为,它即给人的大脑有“休生养息”的时间,又给人以思索的机会和空间,若几经重复其效果极易倍增,理解的层次亦常会有新的提高,说不准还会有顿悟的火花闪出。反复中,每一次重复是对人的大脑皮层的一次刻划,且是对上一次收效的巩固和深化。读书学习,贵在循序渐进。循序,也就是要依序“反复”,有了“反复”才有渐进,有了渐进方能有最后成功。精读是决定读书质量的一个关键。有人说,如今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真假信息如洪水般泛滥,哪里有时间去精挑细选一本真正适合自己的好书,哪里有时间去反复读一本书?于是,有的人读书很多,理解不深,概括不了,表达混乱。为此,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精读一本书的十点要求推介如下:把经典论述的句子找出来;对书中的名词、概念加以界定(特别是一些关键的词);对该书形成的背景(或理论产生的背景)应有所了解;归纳出基本观点和特征;同类的事物要比较;找出理论的体系结构和逻辑关系;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操作、原则、步骤);理解典型案例;分析其指导意义、可应用的领域、途径;找出其局限性和不足。

读书要正确处理博与精的关系。读书首先要处理好读书的数量与质量问题。读书要有个数量要求,因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涉猎广泛的知识。同时,现在处于信息时代,图书出版的门类、内容越来越多,出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多读是十分重要的。常人说博览群书方能成才,指的也是这个意思。当然,读书不能一味追求数量,囫囵吞枣、浮光掠过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读书要讲究质量,特别对那些质量高、知识含量大、值得品味的书要精读,加强理解和领会。人们要想多读点书,多从书中受到益处,对读书问题上的辩证关系不可不察不思。因此,在博与精上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博”与“专”的关系 读书要“博”“专”兼顾。知识的博、精和点、面应很好地结合起来。“无涉猎则不能通,无专精则不能成。”这就是说,首先要博览群书,古今贯通,然后在泛读的基础上选准方向,突出重点,专攻精读。人本身便是从地球上的动物群分化出来的。人类的科学分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二者本是一体,可分又互相转化、互相渗透和扩展。既然是这样,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时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从上学读书、学知识的过程上看,先博后专。然而要想成为某门学问的专家,读书不仅要博还要专,就要下苦功学习专业学科知识、管理科学知识等,读原著、读名著、读巨著;在读书的态度上,要做到既要重视“博”又不能忽略“专”;在读书的方式上看,要先专后博。首先,要读本专业内部的经典著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进而要读本专业方面的新近之作,了解本专业发展的现状,跟上形势发展,做到思想与时代同步。现代化社会,知识大爆炸,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分工也愈来愈细,这对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业有专攻”,只有在一个领域,一个专业内,成为内行里手,成为专家至少是准专家,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专业书不但要读,还要读博、读深、读新。其次,要读与专业有关的相邻学科的知识。有一种书,不是专业书,但讲的是与专业有关的相邻学科的知识,这种书就需要浏览。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还有一种书,不是基础科学,但同我们的关系也很密切。如语言文学、历史学,对学习专业有辅助作用,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这些书不读,就会局限我们的思考力。再次,要读专业之外的书。有一种书,看似与专业完全无关,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周围都会有一些奇妙的事情发生,比如电脑书、环保书、办公自动化图书等。现代的读书人还像古人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恐怕是不行的。博学而后才能提高专业的领悟力,增强自己发现问题的本领。另一方面要做到“博”中有“专”,能放能收。读书做学问,过于专门,便会孤陋寡闻;过于博杂,则样样通而样样松。在读书的“博”与“专”问题上,只有专而能博,才能通达,博而能专,才能深刻。不管学什么专业,都应该把握住这个辨证关系。二是正确处理“杂”与“精”的关系。读书应杂而后精,不杂无以为精。且不说学科混沌的古代,单看分科越来越多的今天,世上哪一位专家,无论是自然科学的,还是社会科学的,都是杂家与专家的统一体。有科学家早就在呼吁大学文理分科不能太绝然,否则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发展。因而,不妨提倡读书的面要广一点,种类要多一点。博大才能精深。当代著名作家秦牧在谈到读书时主张采取牛和鲸的吃法,即“牛嚼”与“鲸吞”。什么叫“牛嚼”呢?他说:“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有的书,刚开始先大体吞下去,然后分段细细研读体味。这样,再难消化的东西也容易消化了。”这就是“牛嚼”式的精读。那什么叫“鲸吞”呢?鲸类中的庞然大物——须鲸,游动时俨然能一座飘浮的小岛。但它却是以海里的小鱼小虾为主食的。这些小玩艺儿怎么填满它的巨胃呢?原来,须鲸游起来一直张着大口,小鱼小虾随着海水流入它的口中,它把嘴巴一合,海水就从齿缝中哗哗漏掉,而大量的小鱼小虾被筛留下来。如此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吨整吨的小鱼小虾就进入鲸的胃袋了。人们泛读也应该学习鲸的吃法,一个想要学点知识的人,如果只有精读,没有泛读;如果每天不能“吞食”它几万字的话,知识是很难丰富起来的。单靠精致的点心和维生素丸来养生,是肯定健壮不起来的。“牛嚼”与“鲸吞”,二者不可偏废。既要“鲸吞”,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又要对其中少量经典著作反复钻研,细细品味。三是正确处理 “博”与“约”的关系。读书宜广不宜狭,宜博不宜约。读书要由博返约,在博的基础上达到精。研究一门学问,或者说读哪一个专业,做哪一种业务工作,不能说限定在哪一门学问里的书才读,别的书就不念。因为只读某一门学问的书,知识面就太窄了,碰到别的问题你就不懂了。没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专业的“金字塔”是筑不起来的。“博”就好比塔基,“精”就好比塔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不仅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须如此,而且有必要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有时间读读其它专业的书籍,常常会使自己对本专业的有关问题反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受到启发。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近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问者多固步自封,这对于分工研究或许是必要,而对于淹通深造却是牺牲。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则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疑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立。如今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问的大气、深厚是需要以广博的涉猎做基础的。作为一个读书人,知识领域面尽量宽一些为好,只要正确处理与自己本专业的关系,知识面越宽越有利自己的专业研究,做到触类旁通。读书只是个基础,搞学问则需要把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去研究问题,从已知中发现未知,并加以解决。人们常常议论道,现在许多杂志上的文章都有不少雷同的感觉,甚至重复性很大,突破大的不多,小修小补的不少,给人一种“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印象。四是正确处理“读经典”与“随前沿”的关系。经典让人厚重,前沿让人激越。以厚重的心情对待经典的阅读,虽不至焚琴煮鹤,然而,闲适之际,展卷细读,意犹未尽之余,击节而唱,口齿留香却是有的。就像作者佚名的文中所说的,在经典之中,可以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恬淡;可以梦忆红楼“万艳同悲”的苍凉;可以来到希腊城邦和亚里士多德探讨《诗学》;可以有“自在飞花轻似梦”的善感;可以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可以有“一丈丝纶一寸钩”的闲适、访田园五柳豁达千古尘嚣、到盛世诗唐品啜韵美律香;也可以点燃《第一炉香》和钱钟书先生进行《神·鬼·人》的对话。心灵因为细腻而伟大,因为有了经典的沉韵。以激越的拥有紧随前沿的心态读书亦是必不可少的。跟着前沿的节奏,尽管并不经典,尽管并不深厚,尽管你觉得有的书在浪费你的时间,但是也必须阅读。游走的状态,游走的存在,在矛盾的双方中,点燃两极,和谐两极,是需要做到的。因为我们不能局限于一个类别的阅读,一个单一领域的研究,需要广泛地涉猎各个领域,我们需要在忙碌中充实,在闲适中诗意,在艰难中执著,在安逸中探求。

读书要有选择与规避。当今有很多人立意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创万年业。甚至有的人还写出“立志读尽人间书,发奋识遍天下字”的对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古之学人曾有“汗牛充栋”、“知无涯而生有涯”的感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书籍知识却是无限的,即使毕一生之力勤学不懈,也很难学完全部的知识。古人尚且有这样的感叹,而当今之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书多得用迅速浏览的速度都看不过来。一个人一生不可能读尽天下之书。今天的书店才真叫“琳琅满目”!书太多太多了,多得几近泛滥且鱼龙混杂。纵不说粗制滥造,至少是种类繁多,接触的方面甚广。已然是茫茫书海,令人不知何去何从。书有良莠之别,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启迪思想和陶冶情操的,阅读了有不良思想情感的文章决不仅仅是翻阅的劳累之苦,甚至可能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消极性的影响。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纵人恶欲,使人混沌。如果不慎读上了一本坏书,就又好似进入一条被污染过的河流,污水流过的地方,花无法生,草不能长,没有鱼跃,少了虾跳,腐枝败叶随处可见,酸臭之气到处可闻,无一丝微生机,只有一片死寂。读这样的书,只能毒腐灵魂,摧残身心,丧失自我,萎靡精神。既然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好书才读,不好的书和没用处的书就不读。所以,在读什么样的书的问题上还是要有规避,否则不但无益而且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有可能把人引入歧途。然而,选择和规避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这信息时代里,信息量增长的速度,远不如信息垃圾增长的速度。马尔萨斯说,人类社会的生活资料是按照算术数列增长的,而人口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同样,信息和信息垃圾的比例也必定是这样。在当代社会庞杂的信息载体中,不要说网络上,就是图书里,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都是件不容易的事。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选择出有价值、有分量的书,规避坏书、无价值的书呢?读书人应是个文化人,有了文化人的慧眼择书而读,就会事半功倍。名人名言娓娓道来,书籍浩如烟海,生命十分有限,只有择书,才能充分享用上乘之作。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在二三流的书里耗费时日,最终只能驻足于三四流的水准。择书是门艺术,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值得读的书。与其10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一部书精读数遍。因此,读书人要有精品意识,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一是确立选择和规避的标准。分辨书的好坏,不要先入为主。别人说‘好不好’是个人观念,总要自己亲身自看一看,来判断它的好坏,内容是否对读者有用。选择和规避首先要确定一本好书的标准。好书和有用书的标准是什么呢?这要根据每个人所学的专业、从事的工作来定。一般地说,对专业有关的、对工作有关的,能学以致用,产生经济或思想建设效益的就是好书和有用之书,对这些书,必须认真读、每天读、反复读,这就叫去粗取精。选书的标准:一是拥有最广泛的读者,二是超时代的,三最引人入胜的,四是最有教益和影响的,五是为广大读者接受而不深奥难懂卖弄学问,六是探讨人生不断出现而尚未解决问题的书。好书是不会因思潮的变迁或舆论的转移等因素而被时代抛弃的。人类的根本问题在任何时代里都是相同的,追求幸福、公正、真理,崇尚美德,改变落后,是人类经久不衰的目标。而好书是从来不会游离于此目标的。读书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只有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书要遵循“三个依据”:依据自己的需要、读书的目的;依据特定的历史时期的需要;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坚持“三个原则”:选择基础书;选择一流的书;选择经典名著。采取“三个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参考推荐书目、书评等专家意见;通过浏览前言、后记、关键章节来选书。二是在选书上做到“三戒”:一戒黄色二流的书。虽然说读书没有禁区,但是阅读有路径。无数事实证明,若在青少年时期阅读不健康的书籍,极易使一个人的人生之路走向岔道而出轨。有的人就是因为看了那些书,觉得兴奋、好奇,随意模仿,扭曲了自己的心灵,从而走上犯罪道路。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书不切实际,胡编乱造,对学生造成严重误导,很不适合儿童看的书籍。读书、买书要多加挑剔和警惕,慎重选择。蜜蜂酿蜜当取,苍蝇逐臭当弃。二戒作态的书。一般来说,那些低级趣味黄色下流危害人的书,一般能够直接被人所觉察,而那种歪曲事实真相、错误的、虚假的反映社会和人生的东西才是最大的危害。坏书、坏文章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作态。比如若干某明星或是名主持人的自传、某外国电影的原著小说中译本、关于网络英雄的几种传奇和七拼八凑的理论预言等等就不值得一读;那些说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貌似“绝对真理”,实际空洞无物的书,那些无真知灼见无真情实感人云亦云的书不值一读;那些把别人的作品汇集成一部大著作的作品不值一读;最可恶的那些貌似新颖实则低劣的赝品不值一读。作态的文章古往今来层出不穷,总是有人爱写,当然也总是有人爱读,因为演戏与看戏可能也该算得人性的一份需要罢。我们不习惯,不看好了;不能勉强别人,却也不必勉强自己。三戒时效性的书。当前的阅读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对于通俗文化的过于关注,歌星影星的所作所行往往成为人们的追逐热点和模仿对象。当下最热门的书不一定是有价值的书,即使是有价值的也不一定是适合你自己阅读的。如:媒体上鼓吹宣传的书、礼品书、辅导类的书、卡通书一定要慎读或不读,对人没有好处。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通俗文化,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但要符合规律,加强引导,更多地接触一些更为优秀的东西,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都能给以烛照的那种。三是在读书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注进去又漏出来,一点儿痕迹也没留下;第二类好比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带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掉了,只剩下豆渣;第四类像宝石矿上的苦工,把矿渣甩在一旁,只拣那些纯净的宝石。第四类人的读书方法比较好。因为,第一类人读了等于没读,第二类人读书读变了质,第三类人弃了精华,取了糟粕,只有第四类人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书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写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其中必定有些东西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了,或者原本就有讹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差异,导致书中存在一些“糟粕”。大凡读书能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人,一般都能学有所获,进而做到为我所用,以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益的东西。开国领袖毛泽东读《史记》时就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是书中那些精华给了他启示和教益,使他在领导中国人民求解放、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读书,惟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一个是读书要有所鉴别。书有良莠之分,道有正谬之别。发光最亮的未必是真金,喊得最响的未必是真货,流传最广的未必是真理,炒作最热的未必是真经。要选择对我们有意义,有帮助的书来读。要多读好书。每个人学识有所不同,一位才高八斗的人,看书无数,当然知晓什么书是好书。在当今世界,一些黄色书刊正在模糊人们的视野,污染人们的心灵。对此,读书时应该提高警惕,注意选择,注重效益,有取有舍,因人而异,要像宝石矿上的苦工一样,读书时扔掉“矿渣”,留下“宝石”,为我所用!二个是读书要做到不唯书。有的人将书籍看作是真理与规律的化身,凡书上所讲都是金科玉律,都是良师益友,于是尽信书,皆唯书。这是不对的。宇宙万物都在运动发展变化,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一家之言,一域之见,难有片面性局限性,时间既公正又残酷。哲学里讲只有相对真理而无绝对真理。世界上没有“句句是真理”的书,并不是上了书的,就是对的、就是真理所在处。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前人近人所著,不能尽善尽美,可寻有益之出,取其精华,去其糟泊。读书不可拘泥,不可尽信书中所言,在读书学习时,定向的选择,深入的研究,把从属于这一类系的知识搞懂、吃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巩固、提高,开创出新的东西来,使其更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推动前进的步伐。

读书别追时髦。鲁迅先生曾采取“开书目”的方法劝导青年系统地读点经典名著,不要抓到什么读什么,什么热读什么。追着时髦去读书,非但获取不了什么知识,往往因被一些所谓“热点”牵着鼻子走,使自己最终学无所成,误了大好时光。艺坛的追星热误了不少青少年,书坛的“追星族”也同样要不得。这几年,中央下决心惩治腐败问题,已经公之于众的胡长清、成克杰等便是党内个别腐败人物的典型案例。然而通过文学作品揭露腐败问题,以推动反腐败的深入开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一窝蜂地都去写这类题材,有的作品甚至淋漓尽致地以展示丑恶为能事,对于读者来说,其副作用就不言自明了。江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江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选择,读书不能勉强自己。如果我们的内心有读书的强烈要求,那么,我们就应当学会读书。读书要“虚心”,切忌好高骛远。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其结果是非驴非马,制造笑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读书是为人的根本,也是发展自己、改变自己的力量源泉。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现在生活好过了,不用再为生活拼死拼活了,享乐主义也就滋生了。整天玩网丧志的、沉迷于花天酒地的、到处找乐子的随处可见。这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古人有言,居安思危。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认识。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强中自有强中手,如果太迷恋自己的能力,这不但愚蠢,而且很危险。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在知识里面它不存在珠穆朗玛峰。学习是不能偷工减料的,一靠记忆,二靠思考,有了积累才能创新,而积累说白了就是抓紧以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多记点东西,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充实,功力才能更加深厚,一切不良的诱惑才会被拒之门外,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读书别追时髦,就要摒弃功利浮躁之风。读书已成为一种传统观念深入人心,稍加仔细想,我们会发现每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告诫:不要忘了勤奋、踏实、刻苦读书。然而,如今在心为钱累、人为物乏,思为权倾的日子里,汹涌的物欲洪涛冲淡了一些人读书的欲望,浮躁而焦虑的心态导致一些人养成追慕虚华,冷落书香,甚或漠视糟践读书的习性。现在有些人读书带有明显的偏颇。有的读者只读那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书。杨玉清先生在1940年曾严厉地批评那些假读书的人:以读书为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混官做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品的人,更不是读书人……马克思之所以无比伟大,主要是因为思想的人和实践的人在他身上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破俗套,除虚名,去功利,戒浮躁,不装腔作势,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治学,是伟大时代对学者的呼唤,也是人民群众对学者的期望。读书不是一种注解,而是一种创作是最艰苦的劳动,要摒弃功利浮躁之风。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读书也一样。具有浮躁、阴郁、冷酷的性格的人不能读好书,对人生持消极态度的人和功利之心太强的人不能读好书。因为这些特征注定人在读书的时候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其读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想读书且懒惰而又浮躁是读不好书的。天下成大器者,无一不是踏实刻苦努力的结果。学习不仅要勤奋、刻苦,还应讲究方法。现在有些人缺乏勤奋刻苦读书的精神,读书必装腔作势,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线太弱,这都是读书未入门路,未觉与味所致。有人作不出文章,怪房间冷,怪蚊子多,怪稿纸发光,怪马路上电车声音太嘈杂,其实这都是因为文思不来,写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读书,总有种种理由。大学问家林语堂有一首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还有一句诗,“春困秋乏夏打盹,守着火炉待来年。”都是讽刺那些找各种理由不读书、不学习的人。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尽管读书的日子很苦,但没有书的日子更苦。不过你要知道,读书是苦乐交融的。苦中有乐,乐中带苦。无论人生是辉煌还是暗淡,无论道路是坎坷还是平坦,只要一如既往地“嗜书如命”,义无反顾地与书一生相守;只要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

读书要学会思索。古人曾说,不会读书,书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要把书读活,关键在于思考。光读书不思考,会变成书呆子,结果就成为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会变成空想妄想,结果也是架空了知识,得不到真的认识。所以治学问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所以,读书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古今中外,几乎所有学有建树的人都十分注重读书与思考的内在关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概括地道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读书要为用而读,就必须勤于思考。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立的思考的精神。”鲁迅也曾指出,“冷看”,有助于思考和理解;“热读”,有助于想象和丰富感情。确实有些无实际价值的书大量涌进入们的阅读范围,如果不提防,就会空耗精力。没有思考的生命,没有人生可言。读书是学人的本职。读书人要做到用眼睛读、用口读、用脑读、用心读,“四读”合一,把读书当作思考问题的过程,边读边思考;把读书作为研究的过程,边读边研究;把读书作为解决问题的准备,不能肤浅地停留在为读书而读书,要结合实际将知识用活,才能焕发书籍内涵的光彩。读与思好比吃饭,不仅需要牙齿咀嚼,还需要肠胃消化。不思考的读书,永远也无所得。只有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并认真思考,才能深入进去,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能力。不会思考、不善应用的人,“知识”掌握得再多,也是死板和僵化的。“抱着西瓜只说圆,捧着桂花只赞香”,不过是一个书呆子而已。思考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的过程。一书一世界。打开一本书,就进入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也许会有高楼林立,站在高楼下会觉得自身很渺小。但是如果只是用崇拜的眼光去仰视那一切,放弃了自我思考的机会,那却是万万不行的。“我思故我在”,“学而不思则惘”。什么时候都不能不思考,自己的脑子也决不应该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要在充分的思考之后作出拿来的选择。即使是权威,也要有敢于怀疑的勇气。这样的读书过程才是一个思想、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这样你才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巨人看得更远。所以,只要在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之下,遵循人类的思维的一般规律,在文章字里行间所叙述的事实基础之上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就一定能追寻到他们思维的踪迹,进而抓住并掌握他们的思想观点和思维方式。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人的大脑就像人的胃,起着摄取消化吸收知识的作用。尽管人们吃的食物相同,然而由于各自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同,获取营养成分的多少也不尽相同。日积月累,“高矮胖瘦”自然形成。要使读书达到最大功效,除精选书籍之外,大脑积极的思维活动同样起着关键作用。读书与思索如同吃食与消化一样。读书者需要动脑,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作垃圾处理。正确的读书方法,既要记诵,也要思考。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重要的是,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至于在读书过程中如何思考? 1985年10月4日《北京日报》上登的一份文摘卡: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波诺在《思考研究教程》一书中,提出了最佳思考七步法:不怀先入之见法,在观察事物时不能预先带有成见。细大不捐法,对事物各有关方面不论巨细,都加以考虑。慎始善终法,要求人们能预想自己行为的后果。用不分法,凡做事必经目的明确,避免盲目性。重点优先法,遇事要找出重点并予以优先考虑。采广选法,要学会“狂想”,考虑到各种可能性。最后在辨别、判断中去伪存真。设身处地法,遇到不同意见,要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有助于打破僵局,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读书要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形容虚心好学、眼睛向下、真心诚意向学问比自己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人的一生中,定会有不少迷惑不解的问题,需要搞清弄明,需要解决,对此,大凡有两种办法,一是向人请教,二是向书中觅答案。其实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能“不求甚解”,而是要刨根究底,不耻下问。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不耻下问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所穷。”而“则更是发掘书中的‘精义’”的重要手段。提倡“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这样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读书最可怕的是自满。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读书必须理解,遇到疑难问题,要虚心请教,或查找有关资料。务必求得完全了解,千万不可囫囵吞枣,敷衍了事,马虎过去。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没有上过学,没有任何文凭,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会拒绝。书是我们的益友,诚如冰心老人所言:“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做人处事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但是,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人,并不太多。究其原委,恐怕在于光读不想,只读不问。猎奇求趣、浮光掠影的读书方法,势必陷入孔子指出的“学而不思则罔”的迷宫,谈不上有所得、称不上“会读书”。读书需要不耻下问,这“需”亦是“虚”,是虚心的一种成分、一种“基因”,惟虚故能受,满则无所容,因为,也正因为有这种“需要”在,读书才有了原动力,读书才有了一个直接的切入口。按“需要”找书读,读之味浓,一读遂入;一旦得之所需,心悦之情不可言语。如有多次,读书之热望便可能骤然提起。如若一时于书中找不着答案,而只要这种“需要”的欲望和要求尚在,继续找书读的意愿往往不会就此泯灭,进而“寻寻觅觅”仍常会在书中进行,又一朝得之所需,疑窦豁开,那种如同盛夏吃下冰淇淋的爽心感、甜蜜感,是他人无法感受的。读书,如何“不耻下问”呢?章太炎先生再三强调,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曲园先生,吾师也,然非作八股,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合起来,就三句话:学问以自修为主;不明白处则问之;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相勾连。

读书要用心专一。有了书就要用心去读,逐字逐句去理解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真情实感。纵览古今,横观中外,哪一个伟人不是博览群书,靠着刻苦钻研书中的知识,用心体味其中的道理,才取得如此成就的。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可见他读书时也一定是用心去体味的,如果他不用心,又怎么会满足他的“饥饿”呢?而有些人读书,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用来消遣时光,不用心,不认真地去阅读,理解一字一词的含义,常常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虽然手中的书反反复复地读上好多遍,但书中的没有悟出,到头来一无所获,成绩依然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还浪费了大好时光。当别人在攀向知识的最高峰时,他们还在山脚下游荡,越来越渺小。读书不仅要用心,还要专一。朱熹提出“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主张读书“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小儿读书记得,大人多记不得。这是因为小儿专心,一日授一百字,则只是一百字,二百字则只是二百字;大人一日或看百板,不恁精专。可见,读书“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则此心先已散漫了,如何看得出道理来”?列宁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异常惊人。有一次,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见列宁捧着—本很厚的外文书在快速翻阅,便问他要把一首诗背下来需要读多少遍,列宁回答说:只要读两遍就可以了。列宁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记忆力,是与他读书过程中的专心致志分不开的。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到,眼、口就必然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

读书要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本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读书也是个渐进的过程,须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能一口就想吞下书中的全部知识。不求甚解,不注重消化吸收,不稳固构筑根基,难免会流于浮躁,为日后留下概念不清、逻辑错乱的弊病。书籍既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读书就要去艰苦跋涉,不能急于求成,一步登楼。特别是对于任务重工作忙的成年人来说,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就更为重要了。一是读书要常温习。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心理科学实验表明:学习、理解、掌握知识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读书不仅要学,还要时时温习,不断复习强化,才能利于后边的学习。因为旧知与新知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的。正如《为政》记下的孔子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只有先温故,先继往,才能知新,才能开来。要知,要开,就不能照搬故、搬往,就要发展,就要创造。“温故而知新”,读书要动脑筋。可以采取全面系统的复习使过去读过的书在脑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可以采取重点复习以巩固薄弱环节;可以对比前后找出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带着疑惑与书对照,找出症结所在。这样做,才能使知识真正消化,由“得其门而入”变为“破其门而出”。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就是循序渐进读书法。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二是读书不要盲目乱读。读书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型劳动,需要调动你已有的全部知识,调动你的人生经历全情投入,因此读书要循序渐进。限于年纪、知识、阅历,在某一个阶段,有些书是读不懂,也不宜于急着去读。例如:年青时读阿Q,嘲笑别人是阿Q;中年时读阿Q,这才发现自己是阿Q;过了五十岁读阿Q,这才悲哀地感到,没有一点阿Q精神,中国人怎么活下去啊……不同的年纪,不同的经历读书会有不同的理解,要选择最适合自己某一个阶段最恰当的书来阅读,效果最好。读书也不能盲目乱读,否则时间、精力花费太多太长,而所获则不够理想。三是读书要学会下学上达。所谓“下学上达”是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说从故的这个特殊性中,发挥人的思维能力,下学上达,抽象出更一般性的东西,这是一个新;再发挥思维能力,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这又是一个;再来个上学下达,认识了更多的特殊性的东西,这又是一个新。《老子》一书里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说的是读书、学习,就要能下学上达、循序渐进。所读的、所听的、所接触的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形而下的,这是下学;作为人,作为高级人才,还得上达,上达于抽象的、一般的、形而上的。书大都是因时而著,包括经典著作,都是在当时形成的,不可能超越当时的历史条件。因此,只看形而下的,不问形而上的,那大量的内容,甚至大部分内容都得“推翻”、“打倒”、“废弃”。四是读书要切忌速成。如今,书刊成海,网络横行。这种繁荣兴盛的知识爆炸时代,确为我们求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增加了捷径。然而,读书是心灵的运动。品尝读书之乐,切忌速成。只读不想,或者读死书,死读书,就真成了“书橱”,还可能造成鲁迅先生笑谈的那种“不说话时害己,一开口就害人”的巨大杀伤力,后患无穷。鉴于学问之道,千门万户,累层曲折,因此,“敬劝读书人本为己之旨,具求益之忱。”“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这就告诉人们读书切忌“欲速”,欲速自然“不达”。勤奋与休息并不矛盾。只有容光焕发、锲而不舍,方能修得读书的正果。

读书要有度。为人做事都要有“度”。中庸”就是讲“度”。论语中也讲了“允执其中”。恰当地把握事情之“中”,“中”就是“度”,这就是关键所在。什么事都是讲究“适度”,“适可而止。”列宁讲过,真理多一步就是谬误。老子最讲究“度”,“物极必反”,要知足,知止,不盈,去甚,去奢,去泰。事情总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问题就在于把握度,不要转化成坏的一方面。读书也一样要讲“度”。那么,如何把握读书的“度”呢? 一是要掌握自己最佳的读书阅历的平衡点。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但是要找自己最佳的。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读书有“度”,每个人要找自己最佳的平衡点。现在,有一些人读了点书自认为鬼精得狠,非常聪明,也很干练,也很狡猾,很有能耐,甚至比读书读得多的人还能耐,读书读太多反倒显得傻。有的人偏于务实,就这几本书陪他一辈子,就觉着自己的学问就相当够了,自认为只要把有限的书能够理解出花来,能用出花来就可以了,不再读书,凭小聪明处世办事。如果书读得太多了绝对傻,但是不读书,你的本事再大,再干练,确实还是低水平。读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读坏书、读死书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但读好书的坏处却是不显且不易见的。任何理论和观点都有它的历史的、客观的局限性,而人们又习惯了在这种局限中考虑、分析和解决问题,忽略了跳出这些局限之外所具有的创造力。学识对人也是一种限制,正如许多传统观念对于人的束缚一样,这种限制是不自觉的。知识既可以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同时又限定了认识世界的范围和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知识限制了人的精神自由。既要读书,又不要忽略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思考是重要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今天的读书人对古人的箴言大可不必奉若神明。我们要借鉴的仅仅是那种可贵的精神,而不是形式。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偶尔读一点休闲书刊,只要愉快又何尝不可呢?以消遣休息为目的的阅读更适合知识结构已稳定、定型的人,使自己的文化目光更加深刻。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所以读书要勤苦但又不必过分,过了,又会神疲而不入。两者是辩证的,自在掌握适应的“度”便可。二是读书要量力而有节奏。人的胃口的吞吐量是有限的,读书也如此。贪多求快,不讲章法,便会出现反作用,过犹不及。因为读得快,来不及思考、咀嚼,结果后来能用得上很少。它们没有成为自己的血肉,成为知识上宝贵的东西。倘若且读且思,以后它们的帮助可能就会大些。现代科学的发展,却加以证实,如果科学地运用和发展自己的头脑,古人的这些话,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当然,头脑的运用和智能的开发要科学,也是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是死读书,读死书,那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这对年轻人来说,是值得特别当心的。智能的储备,要日积月累。俗话说:“不要一口吃个胖子”,就说得很在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迎接不暇。有些人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应该引起警惕。三是要注意劳逸结合。“文武之道,有张有弛。”该辛苦读书的时候就拼命地读,该休息的时候要好好休息,不要既没学好,又没休息好,把身体累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读书要重在求意。人们常说读书要明理,也就是说读书要重在求意。一个人想在某一领域里有所成就,就得博览群书学有专攻,对历代各家各派书籍进行分析研究和继承借鉴,而对历代书籍的博古通今、分析研究、继承借鉴,就是读书的鉴赏力。读书“贵在明理,重在求意”,不一定要满腹经纶,也不一定要学富五车,但一定要殚精竭虑去钻研,求有所顿悟,有明显的收获,力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体系。读书可忘其句段而不可不明其意。明其意而为已所用,此为会读书。会读书者,于一词一句处联通万物而详察其理,不会读书者,虽熟记背诵亦不知所云。故千百人同读一书,而所得各有不同。不善读书者,虽历游书海而无所获,善读书者,贵与书神交,读有所会,必有所得。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方能明理。读书要立足于一个字:懂。第一步搞懂了,才可能有第二步的前进。读书最可怕的结果是不懂装懂,似懂非懂。武松可以打醉拳,可以似醉非醉;读书不可以打醉拳,绝不允许似懂非懂。读书重在求意,切忌读得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一定要细细品味每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是每个字,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读经在专,读史在入,读诗在韵,读诸子春秋在悟。如何读书重在求意?一是读书要把握整体。根据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读书方法,一要宏观把握,二要微观把握。这就是说,既把握整体理论框架,形成比较全方面的认识;又要精研细究,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要阐幽发微。读一本书要整体地读,就是要从整本书的精神、思路去读、去了解、去体会各章各节的意思,就是用一本书的总的思想去解释每段话,才可能少点脱离原义的解释,千万不要断章取义。“学而时习之”,学,是指向实践学习,学习做人、做学问;时,是指经常,也是指及时;习,不是指温习,而是指实践、实习。所以,这句话是讲,要向实践学习,学习做人、做学问,而且经常及时地加以实践,这件事非常高兴。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向实践实习,当然包括向群众学习,向朋友学习,更包括向自远方而来的朋友学习。向远方而来的朋友学习,当然更加高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正因为向实践学习,向朋友学习,学习做人、做学问,并经常及时加以实践,别人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才算是君子啊!二是读书要看书的封面。常言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穿新鞋走老路、旧瓶装新酒的话题永远也不会过时。封面是书的眼睛;题目是文章的凝炼。装帧设计与书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那可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要设计好一本书的封面,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专业知识、聪明才智、灵敏悟性、博采众长等是必不可少的,光会画画绝对不够。书的封面只是书的一种形式。但是这个“形式”可不是“形式主义”的形式,而是一本好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的内容决定书的设计。形式与内容能不能浑然一体,那就是设计者的才能了。要从有限的纸幅内,搞出符合一本好书特点、气韵、情调、风采的设计来,肯定要下一番苦功夫。如果一本书的封面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他可能不买“内容”的帐。美丽而有内容的书,在过去是难得的佳物。过去,美丽的书籍,是由兰质蕙心的人出版,而现在,书籍的美丽,是商人为了掏空你口袋的惯用技俩。于是书店里美丽的书和街上的美女一样,越来越多。看美女固然是件赏心悦目的事,但要拥有美女却是件难事。美丽的女人难接近,美丽的书也要你付出代价。于是,书本越来越昂贵了,而美丽的宠物常常使人不知所措。高明的封面的设计是书的内容延伸,让人一眼就爱上了他。在书的海洋里,图书的封面设计是一本好书的点睛之笔。好的封面为书籍增加分量,与书相得益彰,就像一个美丽女子穿上合身得体的外套,益发高贵典雅。封面设计的魅力在于:摆在书架上落落大方,捧在手里清风拂面,阅读时心情舒展,花点钱买心甘情愿。有句话叫“题好文一半”,是说一篇文章有个好题目,就等于增添了文章一半的韵味。而对于一本书来说,封面的新鲜、书名的生动与否,将对书籍销售的增、滞有一定的关系。三是读书要看书的目录。清朝学者王鸣盛称“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要事先接触整体概念,初读时虽不能完全了解,却有助于加速以后具体内容的学习;此后每次翻书先看目录,就可以知道过去所学的功课,在整体上居于什么位置,其前后关系如何,读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做到胸有成竹。通过看目录了解了所读之书的大概内容,知道与学习兴趣爱好和今后发展的关系是否密切,才有可能对不同的书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关系较远的书,可以大致浏览即可,以此了解全书的大概内容。四是读书要读书的序例。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认为:“序例里有很多好东西,常常讲到写书的纲领、目的。……替别人作序的,还讲到书的优点,是作者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确实是这样,这些很多好东西,却常常忽略。书的序例,即“序文”和“凡例”。“序例”,是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整本书主要内容的简介和优点之评价,也是最切合实际的导读。认真读一本书的“序例”,可以大致知道书的内容。有些书的“序”是作者自己写的,主要谈写书的宗旨和经过,有些书的“序”是作者请别人写的,主要是介绍或评比本书的内容和特色。有的书的前言,实际上也是序的性质,有些书的后记,实际上与跋的性质类似。序、跋是读书指径人门的向导,写书评,不可不读。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对于把握一本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的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五是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书的中心思想,也是全书的精髓和脉络。读书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的要籍,一部一部地从头到尾读,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高深研究的准备。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用意在搜集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等材料去读,以供自己权衡取舍,推求结论。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六是读书要抓住重点。读书,除了“懒”,便是“乱”。“乱”就是没有条理,没有重点。有的人读书往往东抓一本,西抓一本,不知从何读起。这样读法,事倍功半。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因此,对自己要学习、研究的基础书、重点书和难度大需精读的书,可用“八面受敌”法。如果一次次地泛泛地读,走马观花地涉猎,往往深入不进去,只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而一书作数次读,每次有个重点,少而精,钻进去,每一次都会有新收获,有新突破,久而久之就能“八面受敌”,具备了充分的条件和能力,解决与本书有关的各类问题。鲁迅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跳读”必须有两个基础:一是对相关问题已具备相当认识,才能有拨云见月之功,轻易找出重点;二是带有目的去读,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寻索重点。三是同步通读,同个主题串起来读。这个方法确实可以加强读书的深度与兴趣。所以,从知识体系来讲,把握重点是把握全局的关键,从记忆过程讲,重点记忆有利于把握整体格局。孔子智慧是一个抽象,即东方文化核心的抽象,正确处理人与人、与集体、与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一般地讲,世界的一切,就是“关系”,就是“处理关系”。我们所努力的,就是尽可能正确地去认识关系,把握关系,处理关系;人类社会也逃不出这个“关系”。“关系”和谐,方能存在与发展;“关系”不和谐,必导致灾害,甚至必遭到毁灭。对于这些重点要划上符号标出来,这叫划读。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初读标记,即在读第一遍时,因对书还很陌生,重点在于把握整体精神,理解整体脉络。以读为主,同时用自己特定的符号,划出要点、难点、疑点。第二步是重读整理,依据第一遍读时所作的符号学习要点,攻读难点,思考疑点。七是要带着问题读书。非常广泛的阅读会让人感到抓不住要害,这时不妨带着一两个问题去有选择地读书。带着问题读书会激发培养兴趣,便于重点掌握和突破。引入“问题”意识是读书的前提的。如果读书的注意力预先并没有指向这本书的问题的方向,阅读就难以引发“视界融合”。每个人的历史性和这历史的多元性所意味着的各种可能方向,所以通过读书而引入问题意识是可行而又可能的。读书与问题有密切的关联,读书甚至首先是引发问题的过程,读书甚至不必在乎读的是什么书,只要阅读过程足以引发有意义的问题。那怕读书与理解之间只有偶然的联系,能更进一步引申类似的理由,如同梦境可以引导出“苯环”的结构那样也是有意义的。

四、读书的目的全在应用

读书的境界。古罗马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摘引了这样一句名言:“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读书的精神,往往决定了一个阅读者对于书籍的选择态度,对于读书方式的追求,对于读书目的不懈地探寻,以及读书之于生命和人生的精神作用的终生体验,等等。读书虽无止境,但有境界分层次。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可是境界有层次高低之分。由于读书人的年龄和阅历不同,读书的目的不同,境界也不同;由于读书人的个性、悟性差异,所达到的境界迥异。有人把读书分为五级:第一级:尽信书。刚开始的读书人,觉得书里讲的都是对的。道理很简单,白纸黑字,那还有假?不过这时的人,读书是为了功利,为了前途读书,书读过用后就忘。这是读书的最低境界。第二级:乱读书。这时的读书人,因为喜好而读书,一看见书,就有读的欲望,不管书的内容适合不适合自己,是书就读,囫囵吞枣。读的书积在肚子里,消化不了。却以读书多而沾沾自喜。第三级:怀疑书。这时的读书人读的书精而专,有了自己的看法。开始了横向比较,发现了书中的诋误。开始觉得写书人也不对,开始对书中的错误挑刺,每发现一处前人没有发现的错误,就高兴得睡不着觉。第四级:理解书。这时的读书人,因为精研,理解了写书人的心,不再吹毛求疵,将心比心,与作者有心心相印的默契。知道了立言的难处。第五级:不看书。这时的读书人,对一切融会贯通,放眼书林,不过是那些话在换说法,看一切书,犹如晴空皓月。这种分法有道理,但界限不明显,层次不准确。按照读书人的年龄阶段把读书分为三个不同层次,表示三种阅读水平:第一层次:耽于书中,沉湎于书中内容,被书中内容情节所吸引,为书中人物的前途命运而悲喜忧伤。这一层次是阅读的最低层次,是初级阅读水平。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一层次就是阅读的“看热闹”的层次水平,属于大众阅读,也是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读者的情感思想受书中人物、情节的牵引,为书中内容所左右,人在书中,情感、思想也在书中,跳不出文章的圈圈儿,一般人读书多在此层次。第二层次:能够跳出“看热闹”的圈圈,注意了看“门道”,能够透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悲欢离合,去思考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意义,透过人物的命运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从作者的思想意图上去看文章的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的发展如何,设计、构思、表达是否合理、合适,由对文章的直接感受,上升到了理性思考。读书中有了自己对文章的认识理解,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这是阅读的第二境界,是阅读的中级水平。第三层次:达到自由的层次。如果读书超脱了文章,超脱了作者,能从更广阔的空间去阅读,达到了阅读上的自由,不受文章的限制,不受作者左右,实现了阅读认识的自我,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阅读的立足点高,眼界宽广,认识更客观公平。因为读者是在广阔的空间背景上的阅读,文章和作者都有众多的比较对象,达到了认识的自由境界,所以读者的认识见解也就更为客观公正。无论是文章还是作者,书读到此境,当然应为最高境界。

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用三句宋词来概括和表述读书治学的三种境界:起先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然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实际上是说治学所需的精神和胸怀。第一是说要甘于寂寞,不怕孤独,同时要目光远大,敢为人先,对自己严要求、高起点。第二是说要意志坚定,百折不挠,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毫不动摇。第三是说要谦虚地对待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不可自恃高明,要活到老,学到老,探索到老。还有湖北省松滋市教研室的王世发先生“效颦”王国维先生的办法,借用几句现成的古诗来表述,提出读书的三种境界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第一境界也。大雪纷飞的冬天,一位老渔翁不怕寒冷,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独自划着小船在江上垂钓。读书与此情境颇为相似。读书,要静下心来,耐住寂寞,不怕孤独,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第二境界也。诗人陶潜在喧嚣的尘世,却生活得如此安静,主要是他能保持一颗远离世俗的心,自己虽然在东篱下采菊,但内心早已和南山融为一体了,因此一切都感觉那么美好。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欣然忘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第三境界也。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博大而崇高,你登泰山极顶,你就会感到其他山之小。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你读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会豁达、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界。王国维概括的“古今之成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其实,又何止是学问、事业,整个的人生仿佛也是如此的三段论:一要生存,要有衣食住行,即自然的生存;二要发展,要有事业,要有独立个性的行为,即社会的生存;三要超越,要找到自己的本性,然后依着这本性而生活,即灵的生存。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东晋诗人陶渊明说得好:“好读书不求甚解”,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样的读书境界可以说是人生的乐事了,把书作为一种玩物来欣赏把玩,如临碧池,如沐春风,乐到极处,忘乎所以。董桥先生对读书的领悟更高一筹,他把读书比做听雨,真可以说是一种优雅的极致了:“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在董桥先生看来,读书就如同听街前的点滴细雨,是一种韵味,是一种悠闲,是一种情致,更是一种乐趣。

 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世上不存在无目的的读书,但存有各种不同的读书目的。有人读书是为了点缀,装饰门面;有人读书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有人读书是为了丰富学识,提高修养,从而能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显然,前两种目的都是不足为训的;后一种读书的目的越明确,则效率越高。大凡读书人,在阅读过程中,或说在终其一生的阅读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都有自己的读书目的。概括起来为两种不同的读书目的——“为人”与“为己”。通过读书,只有真正完善了自身,做到了“为己”,提高了素质,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只有把“为己”有机地融合在“为人”的追求和过程中,才能将其意义的价值真正发挥到极致。读书的总的目的,永久的主题是“读书·做人”。因为宇宙中好不容易能出现生命的信号,出现了人,我们应该怎样能对得起我们好不容易获得的生命?怎样对待人的性质呢?诚然读书的目的是拓宽人的视野,增长知识,锻炼才能,提高修养和欣赏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做人和提高道德品质。所以,读书终究是为了学会做人。“做人要从读书开始”。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伟人的读书生涯也是一个过程,有其起点、途中和终点。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书读得好,人才做得好;不读书,虽然会做人,但是不够完美。我们中国传统生活向来注重诗书传家,讲究知书达理。所谓“人不学不知义”,不读书就不能明白道理,不明白道理就不能做一个好人。社会要有秩序,公众相处要能和谐,人人应做书香人士,家家要做书香人家,成就一个书香社会、书香世界,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必定有所为。读书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是影响一个人素质中基本、最核心的部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读书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读书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因而它对于自我的成长至关重要。书是清高之品,书中的人物更是其中的精华,只可用心细细品读而不可泛读。人是社会的产物,只要你留心观察,便能发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写实的书,主人公便是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你我他。由远及近的读,他(她)是忧郁多情的林黛玉,是追求与奋斗着的于连,是忏悔与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读他们的故事足以使你在纷杂的生活中有了一种悟道的宁静。朋友是不同风格的休闲杂志,慢慢地享受,你会发现所有滋味都齐全了;父母是本教科书,永远是行动的参照与准则,人生的第一课从这里起步,由此出发,走向前方;爱人是本挚情散文集,越读越充满真情实感;老人是本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似一瓶陈年老酿的酒,味道辛辣而甘甜,清醇宜人,有时只有几页,有时洋洋洒洒,足以使脆弱的心灵得到慈爱的轻抚。打开一本书就如打开一个大千世界。而不读书就无法知道许多新鲜有趣的事物,无法了解这大千世界的无穷奥秘。读书,不但能充实课余生活,提高文化修养,更能获取许多未知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读蕴藏着先进思想、优秀品质、浩然正气的先进人物传记,能激励充实自己的人生;特别是读伟人的传记就能明白:没有生下来就伟大的人,每个人的人生都可塑造。不管出身多平凡,不管命运多磨难,只要知道珍惜,努力读书,并愿意为他人付出自己的全部爱心,就一定能奏出成功的生命交响曲,成为对历史进步有用的人。读书的同时还应该读人。法国诗人高法莱把人生当作书本来看,说“一个人好像一本书,人诞生,即为书的封面;其洗礼即为题赠,其啼哭即为序言;其童年即为卷首之论见;其生活即为内容;其罪恶即为印误;其忏悔即为书背之勘误表;有大本的书,有小册的书,有用牛皮纸印的,有用薄纸的,其内容有值得一读的,有不值卒读者。可是最后的一页上,总有一个‘全书完’的字样。”书即是人,人亦即是书。其中,最主要的、关键的地方还是人完整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真可谓“千人千面”,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读人犹如读一本百科全书。一个人就是一面镜子。读人,就是照镜子。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的为人。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因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当然,读书与读人也不能完全等同:读书,要花钱买书,要交学费上学;读人,是免费的,只要是个“有心人”就可以了。读书,讲究读懂、读通、会应用,即应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读人,则讲究读清、读透、会取舍,即从某人身上取得什么或舍去什么。读书,是理论上的学习;读人,则是生活中的学习。两者相结合,才是全面的学习。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读人方能理解深。

我们要从读书学做人的过程中悟出四点:第一、读做一个人。当一个人被批评为“不像人”的时候,可以说是名誉扫地了。读书能升华人格、坚定道德,所以一个人要懂得读书。倘若一个人不懂得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不懂得礼仪廉耻,人道都不全,更何況是要成圣成贤呢?因此,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像个人。第二、读明一点理。读书做人,总在“明理”二字。读书为了求知;求知为了明理;明理为了辨别是非;辨别是非为了清白地活着。这是能否客观地、正确地看待人生的前提。明理就是明天理。一个人会说话、会做事,但不一定能明理。理是规矩、原则,不是有钱,就可以恣意妄为,不是有势力,就可以任性而为的;理是平等的、共尊的,社会況且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世间上最公平的裁決。明理比能力重要,比一切事都还重要。读书明理,与时俱进,读书的同时,也是在读自己,读这个时代,读这个社会,读所能感知到的一切。所以,读书要以明理为本,则天下是非判然。第三、读悟一点缘。古人云:“缘聚则成,缘灭则散”。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因缘组织、聚集而成,即使再好的种子种在田里面,也要有风、雨的滋润,土壤、肥料的涵养,才能开花結果。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所以佛教常鼓励人要广结善缘,一个微笑、一句赞美、一点开怀、一些祝福,都可以建立彼此的缘分,维护已经建立的关系。所谓,做人应当珍惜现前有的因缘。第四、读懂一颗心。人心是无常的、会变动的,唯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所以,不能只想明白別人在想什么,也要能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才能把握好做人处世、应对进退的分寸,不致于因为误会而坏了好事,错怪了好人。人的快乐与否,常在心的一念之间,因此要成就一个自处又能处众的人生,要了解自己的这一颗心。在读书学做人的主题下,徐宗文先生谈到学习的三重目的令人赞赏——为知,为己,为人。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见识和智慧。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为人,就是热爱生活、勤奋工作,运用书中所学造福社会,造福人类。一是读书为知。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智慧头脑。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书最基本的目的。人类有了书籍这一营养品,才得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才得以立足社会,施展抱负。读书为知,还在于它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阅历。书里的世界五彩缤纷,观念也各不相同,读书是对人生经验的壮大,它能使我们见识从未历经的生活。人类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21世纪,世界更加复杂多变,竞争也前所未有地激烈,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会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不只是校园里学子们的专利,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在社会中立足,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不断迎接挑战的必由之路,而读书无疑是学习最重要的方式。读书人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事来对待。博学从而多才,这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书人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二是读书为已。为了修身、正己,升华人格和情操,使人修养身心,明理睿智。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译理可以养心。“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有益于身心,这是古今读书人共同追求的目标。现实生活纷繁复杂,尤其是在物欲膨胀的今天,久处其中的人们,难免会因琐屑小事而迷了心志、乱了头脑。此时就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先贤、智者们的智慧结晶,在阅读中理清纷繁的思绪,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生活在现在这个快速、多变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随时需要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做出抉择。读完这本书,知道变革正在我们身边迅速发生,应该做的不是惧怕和等待,而是采取行动,以积极的态度接受它,以充分的准备迎接它,利用它,让每一次变革成为我们成功的起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对为己读书的最好诠释。人在俗尘,便难以免俗。读书,便成为追求人生目标的一个过程。其实,我们很难想象不爱自己的人,如何去爱别人,一个无能的人,又怎样去效力于社会。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升了自己的资本,将来找好工作,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显而易见,为人生目标而读书,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社会,为别人,其乐亦无穷。三是读书为人。感谢生命,关爱他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追求上说,还应该“为人”“为黎民百姓”而读书。“为人”是读书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最高境界。读书,做人,奉献,用生命实践着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信念。为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乐。古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范仲淹,今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周恩来年轻时代撰写过一首读书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中读书。”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一直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他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更是令人钦佩。读书的妙处,不在于所得,而在于所用。书本上的文字更接近于纯粹的理想和真正的智慧,能比平常生活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教益,每读一次都能有所知、有所获,并能以此造福他人,造福社会。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工作、家庭,能够信任关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同事,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事业和生活,勇敢地负起每一项责任,认真地履行每一个承诺。我想,这正是我们应该毕生追求和付诸实践的。古人云:“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这两句话是读书人生最好的概括、最生动的印证。

读书要有良好状态。读书是一种人生状态。所谓读书的状态是说,书是搁在厕所里还是堆在书桌上,书是放在膝盖还是拿在手中,是正襟危坐还是随便翻翻,阅读的姿态不同,效果也不一样。读书的过程是一个“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所以要有良好的状态。所有谈论读书生活的,都拣好玩的说,弄得不知底细的,以为读书很轻松,一点都不费力气。如要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挂在口头的轻松与压在纸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观之,才是真正的读书生活。古今人读书有四种状态一是漫无目的,随意浏览。在中国近代作家中,林语堂先生写过许多关于读书体验方面的文章。他主张读书,需要有一种优雅、轻松、自由的阅读境界。在这种读书境界中,至少包含了这样几个因素,一个是读书的艺术性,另一个是读书的自由性。具体讲就是,读书是一种率性而读的乐趣,一个人在读书时,心灵应该是自由的,生命应该处于和谐的状态,这种读书时的心境使阅读本身成为了生命的享受和乐趣——这是一种纯然的、无功利性的、诗化的阅读生活。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可见,前人的读书,大体是漫无目的的,至少是功利性不很强,不是读了几本书就要求得到什么收益和好处,更不是读着一本书的同时就想着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主要是出于一种爱好,是生活或生命的需要,是一种乐事。二是增广见闻,丰富生活,增加学识,涵养性情。白居易的“口舌成疮、手肘成胝”,陆游晚年目力不济还要“日课蝇头二万言”,那仍是愉快的读书。此类读书,虽有目的,仅限博览,却无实用功利之意;读书要有平和的心理状态:清茶一杯,握书一卷,细细品味,犹如炎热之纳凉,饥饿之美餐,冻馁之暖阳,雨雪之蓑衣……谏果回甘,其味无穷,送愁疗疾,功能卓著。在取得成绩时不骄不躁、乐不轻狂,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总结经验,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自激自励,自勉自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气馁、不灰心,只要看准的事,就迎难而上,勇于挑战,敢于竞争;在碰到突发事件时做到“遇横逆之来而不怒,遭变故之起而不惊,当非常之谤而不辩。”三是目标明确,重在实用。古代士子读五经四书,为谋取黄金屋、颜如玉,豪宅肥田,锦衣美食,便是最好诠释。今日学生读数理化和外语,为求学、出国、就业,等等即是。四是严谨治学,际无究人。撷精取华,穷研意会,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衍析学问。成为通家、博家、专家、学问家,走出书本又进入书本,成一家之言。对一个爱书的人来说,有半床书伴眠是最快乐的事了。有人曾说过,书是案头之山水。书更是案头之鲜花,夜夜有书相伴,只怕是梦也是香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就在这“年年岁岁半床书”之中,睡了累了以书枕着,枕着智慧入睡,多惬意,好自在啊。

说到读书的状态,有人讲有“五怕”:一是怕大而无当、套话连篇。如有的政治理论读物,是大话泛滥、套话不断,什么“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了;什么“形势喜人又逼人,工作好做又难做”了;什么“有好说好,有坏说坏,不能因为有好否定坏,也不能因为有坏否定好”了等等,不一而足。听起来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大话,尽人皆知的道理,可以应用于任何场合、任何对象,而且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句无来历,似乎还很有学问,很有根底,其实只要不是太笨,人人可为之。这种正确的废话、无用的真理,除了可以使个别官员、无能“学者”以不变应万变之外,实在不解决任何具体问题,说出来“无异于谋财害命”,听起来是忍受折磨。二是怕浅入深出、故弄玄虚。如:在有的书中,装腔作势,拉大旗作虎皮,形式大于内容,不管研究的什么问题、针对的什么对象,都要“解构”、“消解”一番。生搬硬造的名词概念、食洋不化的理论体系,充斥字里行间。有的把外国某个小圈子未必正确的新理论,或某沙龙的偶然争论,作为贩卖的资本,“无聊”的谈资。有的理论研讨会,看起来气氛总是“热烈”。因为讲的和听的,谁也不愿承认自己是不学无术的傻瓜。于是,大家集体上演一出新时代的“皇帝的新衣”,共同成为有学有术的傻瓜。只可惜,热闹倒是热闹,但就是对繁荣学术毫无益处。三是怕言语乏味、面目可憎。这类著作,如果不是出于极特殊的需要,大概很难终卷,往往读不到一半儿就不免哈欠连天。这类著作与不学无术、浅入深出的信息垃圾不同,它们常常是言之有物的,就是表达不讲究,既没有理性逻辑之美,也没有文采斐然的词章之美,读来味同嚼蜡,索然无味,真是很可惜。四是怕读书作秀。读书的主意,大抵有两桩,一则务实,一则务虚。务实者,是三更灯火五更鸡,直奔功名学问而去,不说也罢;务虚呢,看看行头,摆摆样子,甚嚣尘上,环堵风行。商人要急着做生意,读一读书,以唤儒商;官人要忙着差事,将书读一读,讨一声文爵;倘要作俗事的搪塞,那也好办,将手中的拍一拍,不行不行,正读得上劲呢,某篇论文还等着下笔呢!读书秀应该是天下最好的“秀”了。做官“秀”欺百姓,爱情“秀”伤情人,君子“秀”骗朋友,生意“秀”诈顾客。只有读书“秀”于人无妨,于己无害,算是这个世界上一项最美丽又无伤大雅的晃子。五是怕趣味低级、把肉麻当有趣。这类毛病多存在于某些“名星传记”之中。其特征是有意“忽略”传主事业轨迹,而专注于其事业以外的所谓“生活细节”,比如不同年代的“三围系数”呀,某男某女的情感纠葛呀,使用某种化妆品的细腻感受呀。某大腕明星有“祼露癖”大谈自己的婚外遇不知羞。传记总该给人一点儿比女性“三围”更重要的知识才对。

读书要投入情感。有人问我,怎么读了那么多书,脑中全无印象?那是因为有些人读书时情感投入得不够。投入了情感,有一些好的句子和观念就往眼里钻,然后直接流入心底,挡都挡不住的。读书认真,投入情感,必然会有好记性。正所谓“君既爱之须纵情”。读书一定要聚精会神,读到心动之处,会一品再品,若痴若狂;读到好句子,便吟咏再三,欲罢不能。可谓物我两忘。作者呕心沥血书就的文字,与读者倾心交谈。那些拨动人心弦的,往往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或理性色彩。优秀作品是感人的,情感的力量穿越了时空,那些人类渴望拥有的真善美的感情,以具体的形象打动我们。书,多么细腻地理解着我们的奇特而难以解释的内心;它多么精确地传神,把你我时而欢喜时而痛苦的动荡感情宣泄出来,它在我笑时,洒一抹阳光,她在我哭时,敞开胸怀,让我尽情挥洒眼泪。就像匠人切磨钻石,每一部书都是一具切割轮,磨除晦暗表层,让智慧穿进内心,折射出美丽光芒。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意思是说读书特别是在朗诵时必须先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打动听众。没有人生经验,没有感情的读书,往往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肯定是读不好书的。梁启超说:“用情感动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只要我们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才能读好书。因为朗朗读书声,特别是朗诵,是以声传情的艺术。所以,读书要做到:创设情境,诱发丰富、逼真的想象。要读出感情,就要入其境,才能体其味、表其情。通俗地说,就是联系现实生活,再现真实可感的生活场面,激活生活体验,拉近自己与文中人物的距离,引起与书中人物的情感共鸣。理解内容,准确掌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读书声,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动不了情,读得枯燥无味。其原因是没有真正走进作品,没有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而把握作品的内容,首先要清除障碍,打好基本功,其次要理解作品的思想美,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多读多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用心去练习,久而久之,培养了情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就会终身受益。

读书要有好习惯。“空喊读书的人”有三种人:第一种人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不下去,又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第二种人有一些误解,以为拿起书来从头到尾读下去,就会变成读书人,所以往往坚持不下去,于是也变成了空喊。第三种人因为太懒了,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得到什么秘诀,不必费很大力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识,所以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这三种“空喊读书的人”,说到底,都想找“秘诀”读书,但都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成为“空喊读书的人”。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读书秘诀。养成读书的习惯,这不是秘诀也胜似秘诀。欲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困难。如果自觉三日不读书真是面目可憎,言语乏味,像每天早起若不刷牙洗脸很是难受,每天睡前如不沐浴净身也会辗转难眠,不抽根香烟就毫无精神,换了张床,整夜难安……习惯成自然,那么要他不读书也就很困难了。古人云:人生识字糊涂始。读书何尝不是这样。因为对天地万物想略知一二,又找不到一位全知全能的老师,只好去向书本请教,慢慢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读书是一种习惯,而习惯形成一种生存方式,而生存方式最终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读书的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最难能可贵的习惯,莫过于读书的习惯了;最坏的习惯,莫过于不负责任,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总是想办法给自己开脱,原谅自己,宽恕自己!奇怪的是,好的习惯很难养成,如读书的习惯,十年八年也不一定能形成;而坏的习惯,则往往在不经意间就有了,如酗酒抽烟打麻将。好的习惯往往在不留意时就丢掉了,而坏习惯则下决心也难以根除。所以,一个人从小就要注意培育自己读书的好习惯,从小就要警惕形成坏习惯。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生命中所有的灾难。读书的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巨大的力量。因此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把书读好,要理解书的内涵与价值,认识到书是人类经验的宝库,是传递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载体;要理解读书的意义与作用,认识到读书可使人变得充实,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判断、思维、鉴别、语言、写作等能力,增长人的才干,从而改变命运和人生;要强化读书的动机,认识到要成为有用的人,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完善自我,就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养成阅读的习惯实在受用无穷,很少运动能让你在过了盛年之后仍能从其中获得满足;很少有游戏能不需同伴而独个人玩。读书就没有诸如此类的不便,几乎没有一种工作能像阅读这样——只除了针线活儿,但缝纫编织只用手指,无法约束不安定的精神——随时随地可以开始读,一旦有要紧事不得不做时,又能随时放下,以后再接着读下去。所以,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在内容上大体包括:学会有计划地读书,要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时间,计划不要定得太高,要把读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有步骤地读,先浏览,再精读,最后进行回忆,只有不时回忆,读书才可能有收获。带着问题读书,将阅读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带着怀疑的眼光去读,才能欣赏到书中的精华。反复读,“书读千遍,其意自见”。专心致志,最忌“假阅读”。注意读书过程的迁移和扩展,不应仅仅局限于一本书。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改掉不良的读书习惯。培养读书的心境与品位,不断用知识修建自己通向成功的坦途。

读书要珍惜时间。如今,有许多人一说学习,总说忙,哪有时间坐下读书。忙,确是实情。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节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则不然,有很多时间被我们白白浪费掉了。常常看到有些领导忙在各种会议里,忙在各种工作现场上,也忙在各种应酬接待上。而普通人也多了些市场、商品观念,忙在股市上,忙在商战上,更有甚者一些青年人忙在网络世界里。忙,就产生两种结果。一是没有时间坐下读书,二是没有精力读书。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成大事者,无一不惜时如金。《淮南子》云:“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意即并不看重很大的一块宝玉,而却非常重视每一寸光阴。毛泽东读书有“四多”的习惯,即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如果不爱书,如果不是挤时间读书,又何以谈得上“四多”呢?鲁迅更是惜时如金,他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胡适说过,要考察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女人;第三,看他们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对于常想读书却总也抽不出时间的爱书人来说,新春佳节是读书的大好时机。“一年之际在于春”。如果能够利用正月时节这段时间,潜心读几本好书,一来对买而未读的图书有了一个交待,二来还补了无暇读书这一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读书选择什么最佳时间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有空闲都可以读书。读书人不必要特别去讲究读书的时间,关键是读书要有一种执著和意志力,时间到处存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条件允许,便可以拿起一本书,尽情地读。人若有志,何患无时?人生就是奋斗,要像盲人女作家海伦那样“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生命的最后一天。”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时间相对是紧张了一些。但是每天挤出一些时间读书总还是可以的。要求手不释卷可能不太现实,一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总还是有的。读书时间,关键靠“挤”。只要肯挤时间来读书,就不愁没有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凡真正爱书的人总会挤出时间,拾书而读之。“好读书”,就是要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闲暇时间读书。“人之差异在业余”。把业余时间读书当作爱好和追求的人,常能拾遗补阙,增长本领,把事情干得更出色。工余的闲暇时间,读些轻松愉快的书籍,既是“为愉快而读书”,又是珍惜时间。现代人还有一个大通病是买了书不看书。那么,时间到哪里去了?如今时兴一个词叫“休闲”,很多人把时间花在应酬,花在饭局、牌局上,灯红酒绿下的醉生梦死,麻将桌上的“惊心动魄”!唱歌跳舞有时间,泡在网吧聊天游戏有时间,唯独读书没有时间,这应该是事实吧?人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丰富多样了,“休闲”一下完全应该,但将那可贵的时间拨一点给读书绝非多余。尽管据说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发达的通讯网络,通过宽带网和有线电视能收看到成千上百的频道的节目。各个节目精彩纷呈。特别是遇到那些吸人眼球的热播电视连续剧,就会情不自禁,那就不是短时间能打发得了的,还读什么书呢?剩下的时间就只能够打呼噜了。信息时代要坚持读书。现在只剩下一个实际问题了:什么时候看书?答案简单得难以置之不理信:关掉电视机的时候,整个晚上都是看书的时间。少看一会儿电视,少玩一会儿游戏,时间随时随地可以省下来读点书,更何况我们并非一天忙的连15分钟的空闲都没有。要想读书,就不怕没时间,说没时间读书的人,只是找借口罢了。在这里,为了劝说那些不珍惜时间的年轻人,改写两首无名氏的诗:一首是“古人惜光阴,贵于惜黄金。光阴金难买,黄金失可寻。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吾辈方少年,更应惜秒阴。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年华若虚度,老来恨不浅。时光容易逝,岁月莫消遣。碌碌而无为,生命不值钱。”一首是“把珍惜时间、刻苦读书编入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编入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愁,编入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尽。珍惜时间读书,便是珍惜人生的一分一妙,珍惜大地间的一草一木。如花的春季,阅读辉煌的黎明,入睡的心境,阅读静幽的夕阳,入学的灵魂,阅读奇妙的童话,如梦的岁月,阅读壮丽的人生。”总之,书的魅力,言有尽而意无穷,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读书日。一个人如果有机会有时间读书,千万不要错过,应该抓紧一些,岁月倥偬,稍纵即逝,我们得融情于书,以书感怀,醉在其中,其乐无穷。让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活得充实些。

读书要勤奋刻苦。读书要勤奋刻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书、读书优良传统,至今社会生活中还流传着不少苦读的训例:如孔子喜《易》而“韦编三绝“,《孟母三迁》择邻、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光、孙康映雪、朱买臣负薪、李密挂角等等读书典故,被传为千古美谈。许多名人也都有一段“发愤读书”的历史,如那些闻名于世的大作家、大文豪、大诗人,都是靠刻苦读书而成才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一般说来,能成大器的人,多为苦读而成。所以,无论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以读书为苦。十年寒窗,诸人家虽贫,有志自勤苦,终一酬壮志,功名传千古。无一不在述说着读书要勤奋刻苦。由此,读书苦,也就又有了苦读书,读苦书。过去读书苦,不仅仅是书读得苦,而且在生活上、物质上尤其苦,在某种时候可以说是清贫、赤贫。读书没有什么神奇的妙法,只有勤奋,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古人说,读书应从笨,行路该从苦。十年寒窗,闻鸡而起,以朗朗读书声伴若干蹉跎岁月,其中艰辛自不必多言。但卧薪尝胆的苦读者靠一股志气读书,往往有志者事竞成,因此在芸芸苦读者中,倒也不乏功成名就之辈,终于在某一天读出好大一个正果来。勤奋是学习的最好的学习的方法,也是唯一最有效的好方法。我们要想学习得更好、想要更好的成才,就必须得勤奋,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一是读书是一件花力气的事。我们过去说每个人先天禀赋不同,今天也承认人与人智商各异。但凡是在学术方面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并不只限于少数天才人物。但客观地说,人们对书的需要并非出于本能,可能至今也没有发现一个出生下来就嗜书成狂的“异禀之人”。人的资质有差别,但不问耕耘就有收获的事是没有的,不努力就成天才的人是没有的。有些学者看上去并无过人颖慧,而不惜下笨功夫,所谓“人一能之,己百之”,不但能“补拙”,而且还能“益智”而“生巧”,终于以其毕生不懈的努力,结出了人所不及的丰硕的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说,经济上或许还可以“不劳而获”,靠资本、靠管理去“剥削”别人,而学习上则绝对没有这种事。书,对于懒惰的人是一堆废纸,对于虚浮的人是一堆摆设,对于勤奋的人是一座宝藏。勤奋可以弥补天资的不足,而天资却永远也弥补不了惰性的缺陷,哪里有勤奋耕耘的足迹,那里就有理想的归宿。只要一个人肯勤奋努力,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再加上勤奋努力与好学深思,自然会成为名家巨擘。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勉;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读书要花力气,才能读出境界,读出成绩;在浩瀚的学海中,也只有勇于逆水行舟的强者,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二是读书是一种辛苦的劳动。读书是很辛苦的,不下苦功夫,就读不懂书的内涵。读书是读书人的本分和天职,要付出辛苦的代价,才能将读书化为自己的知识、血液和生命。尤其是重要的理论著作,必得一字一句地琢磨,一章一节地思索。人们常用“攻读”说读书,就是比喻读书如打仗,非一兵一卒地战、一城一地地夺不能拿下。特别是在这个到处充满刺激、充满诱惑的躁动时代,想让自己静下心去领略几十年甚至是几百上千年前的先哲们艰涩的语言和非凡的思想,其意志的坚定可想而知。现实中,人们读书的目的具有多样性。有的人是为了稻梁谋;有的人是为了获取社会的承认;而真正进入境界的读书人是那些将读书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离开书就无所适从的人。但是无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书的过程总是苦的。三是读书并非一味的苦事。孔子介绍了一个读书榜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从颜回的读书看,真读书是快乐的,也是形式最简单的劳动。从读书的过程来看,真正的读书是苦中有甜,由苦而甜的。诚然,懵懂年少时的求学,往往是在老师的督促、家长的鞭策下完成的,那时的书更像一副镣铐,给人更多的是束缚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个人的成长,看的书也多了,潜移默化中,会悟出许多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真谛。那些只有书本才能领略到的风景让人时时感到意外的欣喜和莫名的感动,刹那间会感受到:书本像儿时的玩伴烂漫无邪,像忠实的恋人至死不渝,像慈爱的父母相伴终生。书已经成为不能分离的伴侣了,这也是人们所说的真正地进入境界的读书。此时,读书是甜而不是苦,会感觉到徜徉在“为伊消得人憔悴”后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之中。读一本好书,便有“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的感慨。尽管读书的过程也许是寂寞的,也许是凄苦的,也许是艰辛的,但只要坚持,就会找寻到书中真正的乐趣,就会发现属于自己的那道奇异的彩虹。读书应有相应的努力、挑战和忍耐,方知个中乐趣。一旦知道了那份喜悦的人会更坚强。

读书要持之以恒。论语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读书人来说恒心和毅力是要持之以恒。人若要不断长进,就要不断地读书学习,探求新知识,吸取书中的营养。正如清人萧抢所说的那样:“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意思是说,人心和禾苗一样,得到养分才能生长;禾苗用泉水灌溉,心智用道理陶冶。一天不读书,心中便没有好想法;一个月不读书,连耳朵眼睛也失去了原来的清爽。毛泽东非常欣赏这样一幅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据统计,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五年之后可以变成国家级专家,七年之后可以变成世界级专家。每天阅读一小时,意味着你用两周的时间阅读完25本书,10年阅读250本书。所以,“读书贵在有”。读书要天天读,正如吃饭一样,要吸收各方面的营养,才能强壮起来。千万不要偏食,专吃一种食物,是成长不好的。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击。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坚持不断地读书学习,我们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才能达到新的境界。一是要端正态度。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相反,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就会远离知识,在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当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时候,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读书是一种好事,但也是一种苦差事,这是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的,也有共识都想尽可能的去把这件事做好。求学问就像是倒吃甘蔗,越到后面便觉得越甘甜,说实在的读书这条路就是要有毅力有恒心才能有所成就,不管如何要立定志向做就要有恒心贯彻到底,即使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也要尽心尽力养成读书习惯,起码要对得起自己,这才是重要的。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就是说,书读得越多,越会觉得自己浅见寡闻,从而越能激发自己对读书、思考的热情。学习没有止境,读书也可以说是终生之事。列宁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有句名言:“学习,学习,再学习!”。因此,做一个人,无论是在校,离校,做学生,做教员,做商人,做政客,只有常读书,其思想、言行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到老年,才会老当益壮,心灵不曾化石,变为古董,需要读书,读书,再读书。二是要自加压力。读书是个体劳动,读书的关键是知识的转化,即把他人的、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个转化只能靠学习者本人去完成。好书是沉淀岁月冲刷的沙金,很重,不耀眼,却有保存的价值。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头脑中装载的所有知识对于塑造今天和明天都是有用的。书的魅力和功能由观念的存在转化为真切生动的现实形态,人的情感、识见等也随之得到了深化和拓展。三是要培养毅力,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人是一天天长大的,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当然,培养读书毅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得与自己的情性作斗争。这也不是说为了读书,什么娱乐活动都必须放弃,而是说应该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其实,读书本身也充满乐趣,尤其是当你通过学习有所收获时,它带给你的快乐会远远超过一般的打牌、下棋或谈天说地。秦牧就曾说过:“有一种人,一本好书在手,或者进入图书馆的书海里,就觉得乐在其中。”生活是七色光,生活中的乐趣丰富多彩。打扑克,下棋,我们没必要拒之门外,但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到书海中去畅游,生活会更充实、更富有情趣。

读书要学以致用。读书的宗旨,核心的是学以致用。孔子认为,“学”是为了“行”,而且“行”是首要的。孔子曾经强调指出:要“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学与行的结合,即把学到的知识适用到实践中去。用论语中的话讲:“君子学以致其道。”即“学以致用”。读书致用的目的:一是增知明理。如孔子问其弟子子夏读书的感受。子夏说,书对世事的论述,昭昭明白,如日月之光亮;繁茂丰富,如数不尽的星星。二是治国修身。东汉的冯衍曾说:若不读书,做君主的“不明于道,上无所承,下无以化民”;为臣的则“不时于道,进无以事君,退无以修身。”三是娱乐性情。陶潜诗云“既耕亦已种,且还读我书,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古往今来,读书能结合实际而获得真正知识的不乏其人。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曾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深切地感受到单纯读书的局限性,而强调读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固然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它毕竟是间接的,没有经过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东西。因此单纯从纸上获得知识就难免流于肤浅。读书只有联系实际,自己亲自体会验证一下,认识才能由浅入深,把书本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一是读书不能成为“两脚书橱”。古人将读死书的人称之为“两脚书橱”,还称之为“蠹书虫”。因读书方法不对或不适当,刻苦读书变成“两脚书橱”的人,大有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不顾中国革命实际,顽固地坚持城市中心论,生硬地照搬照套苏联的模式,结果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两脚书橱”的人也比比皆是。有的人非常喜欢读书,读了很多书,甚至到了博览群书,皓首穷经的地步,却变得很迂腐,到头来一事无成;有的人虽则爱书成癖痴心不改,涉猎之宽广与理解之深刻皆令人佩服,但又偏偏忽略了运用,以至空有知识而缺乏能力,实际操作起来却又一筹莫展,此乃“遗憾型”读者。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工作有朝气,有魄力,让人欣喜。但是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上的理论素质,才能增强工作的底气和后劲。对于年轻干部这一点尤为重要。许多地方,工作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差错,有些干部经受不住物质上的诱惑而中箭落马,检讨中常常有“忽视学习”一句,真是一个重要的教训,可惜晚了一些。还有一些人也爱读书,甚至手不释卷,虽然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效的结合,只是整日捧着书本,充当了现代版的“两脚书橱”。古以来,人们都梦想拥有那种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而人类进入计算机时代这一梦想可谓实现。马克思说过:“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思想。这不全在于读了多少书,学了多少知识,而是能否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是否又创造了新的知识。读书是为了求知识,而知识必须作用于实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显现力量所在。有人说:“知识不是力量,知识只有转化为思想、能力,才能成为力量。”这是有道理的。书,前人彼时地感受的结晶,不尽与此时此地的读书人相同。可以参记,不能照抄照搬。然而创新,并不是某人之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办到的。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有创新的素质、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都可创新;只要认准一个目标以后,只要有勇气、有胆略、敢于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变成行动,坚定“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就能变潜在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激情为有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就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辉煌。二是读书不能“纸上谈兵”。纵观上下四周时空,不难发现,有不少“空喊读书的人”,整天在那里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有的人非常喜欢读书,甚至做到了博览群书。但是,在处理具体事情时,却不能很好地应用书本知识,成了人人嘲弄的“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引申开去就是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而注重经验的积累和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像赵括那样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战国时代的赵括“纸上谈兵”一样,都只有理论上的知识,却又自以为真知,到了真正要用时,一点力量也使不出来,在处理具体事情,只知照本宣科,只知人云亦云,只知夸夸其谈,却不能很好地应用书本知识,到了实际中却什么都不懂的人,成了人人嘲弄的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所以,读书不结合实际,不求实效,轻则害己,重则危害他人和社会事业。三是读书要讲求实效。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自古龙门凭鱼跃,跃过去则成龙,跃不过去则平平。何谓龙门?黄河之水天上来,遇山阻而常泛滥,大禹治水凿龙门,水流湍急浪遏旋。据说,每年三月,黄河之鲤都要溯水而上。李白有诗云:“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想来,那黄河中的鲤鱼,要过此地龙门还确实不易。激流旋涡,单靠游是过不去的,还得会持续地跳跳跃跃。这跳跃里,也就包含着本事和毅力。说到底,本事都是读书读来的,毅力也是靠读书加性格并磨砺出来的。能跳过龙门的鱼,不气断力竭,堪为佼佼者。能不能变成龙,对每个人来说,机遇平等,就看读书读出了什么境界,或曰读书读出了什么效果。首先,从读书的效果看,书是提高人们综合素质的工具,但读书不只是为了求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启智能;读书不应只在求得学问,更要身体力行,也就是佛教所谓的“解行并重”。什么知识才有力量?有效知识才有力量。所谓有效知识,就是在现实中起支配地位的知识。凡是脱离实际,死抠书本的人,在理解方面往往不能深入,学到的知识也常常不能融会贯通。真正有用的知识是实务。因此不管修学任何事物,应以融通为要务,以方法、技巧为辅助,以勤熟为功效,以用心、下手为实际,解行并重,才不会流于空谈。其次,从对书本知识的检验和评价方面看,就一般的书本知识来说,都是作者在彼时彼地经验的总结。大家知道,书本记载了前人的经验,汇聚了社会百科知识,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客观实际情况往往是千差万别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书本知识也往往是不完全的。我们从一本书中获得的知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自己那里的实际,还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如果认为一切上了书的东西都是对的,而不去结合实际进行评价检验就可能接受错误的东西。所以,读书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书“读活”,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才不枉了读书一场。再次,从读书的目的看,读书是为了有所为,如果仅仅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毫无疑问,这偏移了读书的宗旨。伟人毛泽东有句名言:“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他一贯主张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必须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提出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去射中国革命之“的”,而不要把箭拿在手里,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放出去。他一生坚持读马列的书,用马列主义原则去指导中国革命,使我们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伟人毛泽东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读书如果不是为了应用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而要应用就必须联系实际。这是因为,书是写书的专家学者记载下来的社会、人生、自然界的情况,或者思想家、艺术家的观念和情感。书的作者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书本,其目的不是为了藏之名山,而是为了传之后人,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他人的实践。所以写书不能只是读书人的纸上谈兵,而要体现时代性、思想性、现实性、应用性,使写作具有实际意义,体现现实价值。对读者来说,它是间接的,是书的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应的记录。这些记录,都不是自己所亲历感受而得的,它是第二手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有第一手知识。既要读人家所写的书,也要自己去体验生活。有了自己的体验,再去读书,那收获就大不一样了。这时,能吸收,也能分辨,能批评,还能增加自信心。这里强调读书人的实践,并不等于说读书得来的第二手知识不重要,因为第二手知识也是真理的组成部分。那种从不把读书当成人生的全部内容,但坐在书桌前的时候,却又能忘却别的事情全情投入,既读得艰苦,又读得有乐趣,执著里包蕴着智慧的弹性,耕耘中系念着收获的喜悦;既有坚强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又有严密的思维、科学的想象,奉“书为人役”为圭臬,只取书的精华为我所用,把书本知识当成自己出发的起点,而生龙活虎的创造才是真正追求的目标。人们常说 “读书不难,其用难”。如何“学以致用”呢?有人简单地说,就是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随机应变,还要知道临场发挥。其实书怎么用,到底还是只能自己去感悟。所谓的“用”,决不能从“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观点来理解,应从广泛意义上来理解。“用”就是要联系“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和实际能力的转换。不能为读书而读书。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增长才干,提高技能,转化为实际能力,获得尽可能多的成果。

读书要与治学结合起来。读书是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学的前提条件。我国有个非常好的教育传统,就是把学习、思考、实践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循序渐进,指读书要按照书本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熟读精思,指读书要遵循记忆与思维相结合的原则;虚心涵泳,指读书要仔细认真,反复研磨,反复体会;切己体察,指读书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重视书外的功夫;着紧用力,指读书要抖擞精神,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居敬持志,指读书要有专静纯一的心境和坚定久远的志向。看懂或者读懂一本书并不重要,关键是否在读的过程中产生问题的联想。能够复述其内容不是读书的目的,通过读这本书而能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联想,这才是读书的真本领。要想做到这点,批判地对待学问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也不是为了学问而搞学问,而是为了创新而搞学问。要想有所创新,就不能老是重复过去的东西,就需要树立自己的见解。要想树立自己的见解,就必须批判地去看待以往的学问。没有批判的精神和眼光,就难以发现问题,也就无所谓学术了。面对现今一场席卷全球的学习革命,我们要发扬优良传统,不能步入“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老路,而要在乐于读书、勤于读书的基础上善于读书与治学结合起来,处理好“善入”与“善出”的关系。读书的目的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读书明理当是共同的追求。所谓“善入”,是对“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以及国家法令、礼制、兵、政、狱、文化等方面要熟悉,“善出”是对所掌握的各方面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清真伪,并明白清晰地表达出来,成为既透彻又而有新意的“至情高论”。实际上,“善入”与“善出”既是对治学者的基本要求,又何尝不能成为读者读书的一般原则?现在全球都在谈知识经济。知识经济被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中的“知识”绝不是指传统的人文知识,而是指高新科技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于是有些搞人文科学的人也大谈“人文精神失落”。凡知识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关于价值的知识,如哲学,宗教、文学、历史等等大多是关于好坏、对错、美丑的知识,在和平建设时代,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弱势知识,少有实用价值。另一类是关于功用的知识,即科学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是今天的有效知识。其实,失落的是一种无效知识。那些满肚子弱势知识的人总觉得怀才不遇,进而抱怨社会不公,浑不知自己早被知识弱化,可能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已经有很多是落后的、腐朽的知识。当然不少人掌握了当代科技,却学非所用,强势知识变成了弱势知识。这就要适时调整读书计划,以取得良好读书效果的可行途径。

一是把读书同改造世界观结合起来。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读书要联系思想实际,在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下功夫,掌握了观察事物的科学方法,增强了分辨理论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提高了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坚定自己的信仰、志向,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用理论、用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坚持不懈地努力。陆九渊讲过,“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这就是说,不学做人,不得谓之学问,教学就是让学生懂得学为人的道理。今天,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具有现代的特征。我们培养的对象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能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能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怕困难、不畏挫折,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二是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历史上的无数名人都非常重视书本知识和实际能力的焊接。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诗人和书法家,将古今中外的文化融会贯通,运用到革命实践中,缔造了新中国。他们都把书本知识和实际能力实现了真正的焊接,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在人类历史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是提高自己的途径。古人云:“知识在书本之内,而运用知识的智慧都在书本之外”,也是提倡书本与实践结合。天资之改善须靠读书,而学识之完美须靠实践;因天生资质犹如自然花木,需要用学识对其加以修剪,而书中所示则往往漫无边际,必须用经验和阅历界定其经纬。讲究实际者鄙薄读书,头脑简单者仰慕读书,惟英明睿智者运用读书,这并非由于书不示人其用法,而是因为其用法乃一种在书之外并高于书本的智慧,只有靠观察方可得之;只有通过不断的身体力行,真知才属于我们。清人张潮提出的“泛读书论”,把读书的精神认识,扩大至一种更宏远、博大的范围。也即所读之书,不仅包括书本,更包括“无字之书”—“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这种“无字之书”,照今天我们通俗的说法,就是阅读社会、人生、自然的这部大书—“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博学的必要途径。读好社会实践这无字之书,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带着实际问题去学,结合实际情况学习,才能把书读宽,使自己慢慢地变得博学。如果我们仅仅按照书本上的东西,不考虑现实情况,可能读书的人会走更多的弯路,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同万物皆是佛、万物皆有道一样,万物皆可读,万物皆是书,柴米油盐是书,芒种霜降是书,风花雪月是书,荣辱兴衰是书,我们生存的社会生活时代更是一本厚重的大百科全书,都等待我们去破译,等待我们去阅读。所以,读书既要能钻进书本,汲取先哲们的思想精髓,又要能走出来,理论联系实际,开拓新的境界。当代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知识丰富,但所有这些如果失去了实践的支撑,只能是海市蜃楼、镜花水月。读书人要充分激发自身蕴藏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锐气,立足岗位、大胆创新,在各条战线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善于学习,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为创新集聚能量、打下坚实基础;要善于思考,把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紧紧围绕当代发展的需要,研究新问题、取得新突破;要善于创造,敢于尝试、愿意挑战、不怕失败,以更大的冲劲、闯劲和韧劲,争做创新的排头兵。还要通过实践砥砺品格,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经受了考验和锻炼,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和成熟起来。要通过实践了解民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经受摔打,磨练意志。要通过实践增长才干,虚心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读书经”不是埋头书斋,而是春天踏青看花,秋天的萧瑟时节则饮一杯庄子的“秋水”,让人有宽松的心灵状态,获得感受世界的权利。无尽绵延的文思,大约就是随着对世界敏锐的察觉力,而源源不断化成文人笔下绵密精细的文字。今天,读书联系什么样的实际呢?我想到明代有这样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读书和当时的家事、国事、天下事联系起来,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风。所以,今天读书也应该把读书与人类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四个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我们的读书生活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三是读书要同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由于领域不同,专业不同,条件不同,因此联系“实际”形式也会不同。不管那样的实际,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理论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马克思指出,理论发展的主要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邓小平同志讲,什么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就是从问题堆里找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东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群众掌握理论,真正使理论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所以,要有目的地读书,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工作中的业务新知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把学习理论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行能言,国之宝也。”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时间宝贵,注重效益。因此,对现代人来说,学以致用就要处理好信息投入和效益产出之间的关系。一要学会鉴别哪些是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哪些是无价值的信息垃圾。注重获取信息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要有为而学,不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珍分惜秒,提高时间使用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和掌握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尽快地将信息资“本”,转化为信息“生产力”。二要充分发挥所掌握的信息的使用价值,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和利用信息资源获取产出成果。读书是获取信息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启发思维,增加智力的有效措施,这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们在读书的同时,也要像社会经济活动一样,要计算成本和效益,不愿意做赔本的买卖。信息投入是分母,效益产出是分子,只有效益产出的分子越大,信息的价值才越大。获取信息的目的不是为了 “猎奇”和“储存”,而是为了利用和“产出”。因此处理好信息投入和效益产出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四是把读书与创新结合起来。要把读书与治学结合起来,还必须学会如何把读书与创新结合起来。读书只是个基础,搞学问则需要把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去研究问题,从已知中发现未知,并加以解决。这里,能否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是关键,因为问题的深浅与价值直接决定着研究课题的意义。根据自己的理解,看懂或者读懂一本书并不重要,关键是否在读的过程中产生问题的联想。要想树立自己的见解,就必须批判地去看待以往的学问。没有批判的精神和眼光,就难以发现问题,这样也就无所谓学术了。不过,正如前面所说,能否发现新的问题固然重要,但问题的深浅与价值的大小则与研究选题的意义大小直接关联。所以,不是每个问题都有深入研究必要,还必须作必要的选择。

读书要与写作相结合。读书与写书是紧密相联,读书是基础,写书是终结。写书往往能提高读书的品位。写书,不仅是职业作者的需要,更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项途径。社会能多一些人参与写书,则是大好事;读书后把自己所知所得写出来,见之于文字,也是一种乐趣。这里所说的写书是广义的:写文章,作报告,发言稿,讲稿,编教材,专著,甚至是想一个妥当的主意去办好某件事的应用文……都属于写书的范畴。如果这个看法能够成立,那么我们就应该大力提升对写书的重视。今人读书,一般是读前人所著之书,如果书意正确,它也不过是对过去社会生活的总结。而写书是今人的事,是把目前社会生活中的规律阐发出来。因此,写书确实是重于读书的。赞成人们以躬腰前行的态度去写书,而不太赞同以仰视与膜拜的态度去读古人,也包括洋古人之书。书本身是要伴随时代的前进而大浪淘沙的。有书读,有书写,是人生一大幸事。世上有许多人不识一个字,一生没有读过一本书;也有的人,虽然识字,但几乎不读书,这些人究竟是怎么生活的呢?我们从开始上学读书识字起,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生活离不开书。读书和写书,成了生活中的常规,是生命的一部分。每天必读,每天必写。开始,读到什么写什么;后来便改成了要写什么,就去读什么、学什么。过去是先学后写,以后是一边写作,一边读书,把读书与写书结合起来。这个边学边写,读写结合的方法,是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人们常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艰难、困苦,“常常成为砥砺人才锋芒的硎石”。

一是读书要注意加强理论素养,注重思考,与自身修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阅读成为写作的需求和相依。搞人文学科和科研工作要具备两个很重要的条件:一要提升自身修养。看书是一种陶冶情操和提高素质的方式,写作就是自我一种内心的释放。看书多了,可以使写书视野开阔,思路开拓,修养自身,陶冶情操。古人认为:文以载道,文道一统。文要醒人方为贵,论当济世始称真。做人总得有点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股气,人活一股气。什么都离不开气,尚气在节。有了气才能上档次,比如志气、勇气、锐气,骨气、侠气、豪气,和气、正气、大气,都与气连在一起。有这种气,才能站住脚,挺起腰;才能做人做到家,做人做到底。人要活得仗义。书中总是离不开人和事,即使是教科书、理论著作,也与人物有关,书至少是人写的,何况文如其人。我们从书中能看到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大小人物,拿起书,自己就表现出了喜怒哀乐之情;放下书,贤者美德就体现在言行举止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看书是看人,做事情做学问是做人。说自己真实的心里话,感觉自己内心时时涌动的激情,那是真正的自己,很是件快乐的事情。多读好书,能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健康快速地发展、成长。有书相伴,我们定会踏上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智慧之路!还要重视基本的文化素养,知识面要宽。现在有些人急于求成,但却连基本的东西都不懂,基本的素质都不具备。二要锻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有了很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就会善于向深处想问题,文章的理论色彩要浓,讲来要有新意有启发。理论思维能力表现为一种理论感,当读别人的著作时,能一下抓住最有用的东西。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作的汪洋来自知识的渊博,文章的清丽源于阅读的活水。写好文章,看书和练笔同等重要,都是一种积累。二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书也要合时而写。读书不是闭门造车,徒费时光。写书不是沽名钓誉,为文造情。了解外界信息,更新陈旧观念,见人所未见,思人所未思,登高才能望远,深思才能熟虑。勤奋写作,殚精竭虑,报效国家和民众。与时代同步,与现实相联。只有远见卓识,眼光超前,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成果,才能体现价值。三是多读书从远处汲取“书有未曾经我读”的知识。人类的未知世界远远超出已知世界。作为个体的人来说,更加是这样。何况未知世界自身也在发展着。清代的刘熙载说他治学“好言其概”,固然是他的治学特点,而理解“概”,确有重要的意义。“概”,应是指向事物的根本,本质属性。写“概”字书,一则说明对一门学科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还有分专题论述的必要,也就是还有写下去的必要。二则是从事教育职业的需要。教育是做“传道授业”的工作,而“传道授业”,讲只能讲个大概,俗话说:“先生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写“概”字书,讲“概”字课,就能让学子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各自去深入学习研究了。归根结底,教材无非是人类认识世界历程的流水帐,忠实地记录着人类认识史上的成功与迷误,深刻与浅薄,真知与谬见;它是中性的传播工具,充当人类精神交住的媒介;它没有选择,忠实地折射出人类精神世界的万千景象,其中有艳丽的精神花朵,也有丑陋的文化垃圾;有醍醐甘露,也有砒霜毒汁。因此读者,不可不谨慎察之。四是树立和发扬严谨治学的学风,防止和克服功利浮躁之风。写书人对所写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懂。如果需要把所写的问题都彻底弄明白才能写书,那恐怕就没有人能写出一本书来。世界上有60多亿人,每个人都不一样,最高明的语言大师可能够描绘出每个人的特征?所以,词不达意,言不尽意,这是所有作者无法克服的障碍。越是深刻的思考,障碍就严重。读者只能把文字视为作者的权宜之计,方便说法。因为思想一旦形诸文字,就已经走形了。文字不但使思想走形,也使思想定型。书本是僵死的知识,是凝固的智慧。人类的思想一旦物化为整齐的铅字,就失去了其生动的神韵,活泼的内涵。它就不再富有弹性和活力。所以佛家有“有字佛是假,无字佛是真”的训诫,还把破“文字障”作为修炼的功课。不过,我们大多数人毕竟“慧根”浅薄,“直指人心”的传授方法基本不灵,只好借助于笨拙的文字。写书人要树立和发扬严谨治学,锐意进取求实写真,探索求新的作风,防止和反对功利浮躁之风。思想要解放,学风要严谨,要有理论的勇气,但又要谦虚谨慎。前人的结论可利用,但必须经过大量认真的分析和研究,要有根据。学术界竞争是很激烈的,但若有一种科学严谨的学风,就在学术界占了一个制高点。不要羡慕某些人为眩人耳目制造出来的轰动效应,这都是炒作出来的,未必有用。写书作文是一种辛苦事,又是一件出名获利的风光事,容易产生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甚至学术腐败。一本书有如作者精神世界的显影,既记录着作者的人生阅历、思想境界、学识积累、思维定势,又会留下人格缺陷、思想意识缺陷、知识结构缺陷,甚至当下的身心病态的痕迹,并传染给读者,流行于社会。写书人不是天使,也有七情六欲,特别是当写书成为一种嗜好之后,容易产生治学不严谨,发生急功近利的浮躁作风。何况有的作品并不总是在精神状态好的情况下才动笔。近年来,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就是一些人治学目的不端正,不是以严谨求实的态度钻研学术、探求真理,而是混职称、慕虚名。有的东拉西扯,敷衍成篇,以发表为目标,以凑数为宗旨;有的追风赶浪;缺乏创见;作品一大摞,分量却很轻;有的干脆就是剪贴、摘抄,一杯清茶一摞书报,剪刀、浆糊不可少;更有甚者公开造假、剥窃他人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存在的功利、浮躁之风。一位哲学家曾说过,知识之败,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慕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举世趋此,而其族有不奴者乎?品味此语,那些热衷于混迹文场、慕虚名的人,不知作何感想。与剪刀加浆糊的所谓“克隆方法”相反的,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艰苦探索、研究和实验。这虽不潇洒,费气力,出成果也慢,但可以帮助学者取得真正意义的发明和发现。在现今社会中,作为精神食粮的文化作品正在迅速的被物化着;儿时被灌输的“文学天地是神圣的殿堂”、“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教诲正在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出;“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厚积薄发”等创作格式似乎已失去了支撑的作用;“沉思、专注、宁静、深邃”的氛围亦变得日益躁动起来;文人墨客相邀采风,走马观花看两眼现场,然后即酒足饭饱、游山逛水,完毕即搞笔会、出专辑,洋洋洒洒数十言已不是什么稀罕事,没写几帖,“才子”、“才女”的虚名便会不绝于耳;画家、摄影师也不再隐匿于山水之间、安坐于画室之中,开业、庆典,有请必到,哪儿热闹哪儿现身,宣纸一铺,大笔一挥,镜头一举,咔嚓一声,转瞬之间,大作告成;音乐家、演奏家也不再凝神静气、专心致志,而是神采飞扬、手舞足蹈,令人眼花缭乱。其实,这种虚张声势,大多不必要,倒不如去读书。读书中的这种场面,是没有的,也大可不必去经受。如何做到文字平淡有味呢?第一,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无病呻吟,不要附庸风雅,不要敷衍文债,不要没话找话。尊重文字,不用文字骗人骗己,乃是学好文字功夫的第一步。第二,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持原味。但怎样才能保持原味,却是说不清的,要说也只能从反面来说,就是千万不要用不必要的作料损坏了原味。作文也是如此。第三,文字贵在凝练,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尽量少说和不说废话,而且在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无的字。文字的平淡得力于自然质朴,有味则得力于凝聚和简练。因为是原味,所以淡,因为水分少,密度大,所以又是很浓的原味。事实上,所谓文字功夫,基本上就是一种删除废话废字的功夫。灵感是石头中的美,不知要凿去多少废料,才能最终把它捕捉住。一般来说,论文写作要做到九点:选题一定要好。论文一定要写自己能把握的问题,要考虑到能写出新意。写论文常有一个误区,就是总想写自己过去熟悉的问题,这是不对的。过去熟悉的问题不一定适合现在,过去有新意的东西现在不一定是好题。好的题目要能做出新意来,能往下做,能挖出东西来。写文章要小题大作,从具体地方做起,然后加以深化。要重视提炼论点,力求有理论深度。当基本资料掌握了以后,就要开始提炼论点,不要等到全部资料都看完再提炼,否则脑子里只是充满了资料,就不知如何提炼论点了。拿写书来说,越是到后期,书的质量的提高越主要。要注重分析。有些人写文章只有论断,没有分析。要重视第一手资料。最能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是第一手资料,而不是第二手资料。第二手资料的角度是有限的,难以突破。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想就一定要重视第一手资料。要善于运用材料。写文章不能只是罗列材料,和主题无关的材料一定要把它删掉。研究时,资料越多越好;一旦提炼出论点以后,就不要堆积太多材料。要注意积累资料,注意学术动态,注意学术界现在在研究什么,有哪些观点等等,这是搞学术的基本素质。文章结构要紧凑,文字要扣题。要善于突出自己的新见解。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话”指有新意有价值的话。要有良好的文风。真正好的文章,是能让人明白的文章。写文章要有味道。这是较难得的,是学问深度、思想深度的体现。明白、通畅是写文章的最低标准,也是最高标准,而且要使文章写得有味道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把做人和做学问结合起来。古人总讲:道德文章高。这二者是统一的,诗品、书品与人品也是统一的。所以,文风要干净利落,要准确精炼,不能写得太罗嗦;文章要明白、通畅,要反对那种晦涩、艰涩的文风。五是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坚持写作。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如何写作,这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具体问题。有历练的准备阶段。“聪明在于勤奋,作文在于积累”。写作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经过长期的练笔才能具有。不管写什么文章,莫说妙笔生花、字句珠玑,要流畅、准确都不容易;不管是什么人,哪怕学历再高、读书再多,不作练笔的准备,都不可能将文章写得好。点面结合,什么文章都写。一般来说,学什么专业写什么专业方面的文章较好,但消息,通讯、经验总结、调查报告思想杂谈、教育杂感、教学随笔之类的文章都可以写一些。做这些文字工作,把握好对它们的写作,从而及时磨砺我们的思想和文笔,蓄养了才气和培养了洞察力,为写好大块论文和写书奠定了基础。所以,从事写作要做到点面结合。“点”就是本专业的文章,“面”就是“点”外的其它文章。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什么文章都可以去写一写。见缝插针,集腋成裘。业务工作虽然忙,并不等于没有时间写作。除了寒暑假外,还有节假日,以及课余时间,如果能将这些时间的一部分利用起来进行思考和写作,那效果是不得了的,就是把工作日内的空余时间利用好,见缝插针地写点东西,积累起来就很可观的。做有心人,把旅游、考察、学习和写作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参加理论讨论会的次数多了,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外出旅游的多了起来。不要单独地为了休闲去旅游,而应该在休闲中尽可能把考察、学习和写作结合进去。既放松于山水,又寄情于山水;既考察于风情,又描述于风情;既感受于彼处之异,又取彼之长为我所学和所用。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   刘选启







刘选启文集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