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天地 >> 教育杂谈 >> 塑造孩子的灵魂,谁的责任?(遥远的思念)
    
  双击自动滚屏  
塑造孩子的灵魂,谁的责任?(遥远的思念)

发表日期:2014年2月13日  出处:原创  作者:遥远的思念  本页面已被访问 2661 次


塑造孩子的灵魂,谁的责任?

 文章/编辑:遥远的思念

 

         关键词:灵魂、责任、爱的付出、责任心、爱心

美国的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所需要的是儿童以整个心灵来到学校,并以更圆满发展的心灵和甚至更健全的心理离开学校。”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孩子的发展、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关注有多么的重要。 有人说:如今的孩子,真可谓是掌中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栓在裤腰上又怕跑了,不知怎么是好?还有人问:如今的人伦天理怎么了?一方面,电视节目频频爆: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的儿女不会少,可为什么就是没人来养老?而另一面却是:小孩头痛脑热可不得了,大人六个围着跑。心肝宝贝顺从你,长大弃老不见少。学校老师也苦恼了:如今的学生真难教,既不敢骂来,更不敢打,稍微讲重些就跑的没影了。稍微受点皮肉伤,家长责问你就受不了。媒体轰炸没处跑,恨不得悟空出世带着跑。更有老师深感叹:如今的老师也确难当,这边教育成绩不能拉,那边学生不学你也没辙了,究竟怎样才算好?人们不禁要问:学校教育咋办才好?像这样的社会现象如何是好?是啊!这个问题提得真好?因为它直击当今社会现象诸要害。

我校位于江西赣州的东大门,附近有:龙都商城、汽车站、贸易广场、火车站。且与红旗大道、文明大道、八、一四大道、滨江大道接壤。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所以来来往往的车流量大,人口密集大,人流量多,过往的闲杂人员也多。而学生的家庭背景也很复杂,大多数学生的家长不是做生意、就是当司机,长年累月不在家。这对我校校园周边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同时也对学校管理学生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麻烦和困难。

一、   学生的家庭背景及现状存在着六多三不管现象:

由于做生意的家长忙于自己的生意,整天忙于进货、送货、开单、结账等事务性的事,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根本就不管、或者说也没有时间来管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而当司机的家长,则由于经常出差在外,无暇顾及自己孩子在校、在家的一切状况。因此,就出现了六多::空巢家庭多、离异家庭多、单亲家庭多、隔代家庭多、寄养家庭多、贫困家庭多的六多现象。也正是由于家长无暇顾及自己孩子一切,所以就出现了三多:孩子吃在那儿不管、住在哪儿不管、在校学的咋样也不管的三不管现象。据2012年学校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赣州二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

年级

空巢家庭

离异家庭

单亲家庭

隔代家庭

贫困家庭

合计

初一年级

32

26

3

9

23

83

初二年级

45

37

1

22

12

117

初三年级

15

22

0

9

21

67

   

92

85

4

40

56

267

案例一:

    初一(10)班的小杰,由于其母不愿忍受其父的家庭暴力和困窘的家境,在他六个月大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从此也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由于妈妈的离家,更促使父亲酗酒、骂人甚至打架,后来干脆就外出打工不管家、不回家了。有时一年难得回来待几天,然后又走了。从此,襁褓中的小杰只有靠年老体迈的爷爷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地挣扎活着。好不容易撑到了初一。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爱,小杰在班上表现的表面孤僻、内向、不言语,很难与同学乃至老师沟通。而实际上是反叛、逆向、仇视。他不仅在班上打人、骂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还在班上扬言:“我要叫你们去坐牢,我要杀掉你们去”。每当班上其他同学去上体育课或微机课时,他就决不去,任何人叫他也不去。而当同学们去上课时,他就偷偷地把这个同学的书放进那个同学的书包里,每当看到某个同学因找不到书而焦急万分、愁眉苦脸,甚至急的要哭的时候,他就站在一边偷偷开心地笑了。

那些长年累月在外打工的孩子,由于长期不能和家长在一起,不仅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而且还得不到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家长言传身教。有的孩子由于爸妈外出打工,平时家里根本没人,就靠“铁将军”把门。放学了,也全靠孩子一人在家守着空房子,白天孩子去上学,晚上就一个人孤单在家。做饭洗衣全靠自己。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亲人的鼓励和呵护。在校,这样的学生往往显得性格孤僻,做事也缺乏自信。平时很少与人交往、很少与同学沟通,甚至话也很少说。不知他整天心里想些什么、干一些什么?家长、学校对他们的一切情况也全然不知。还有的家长虽不外出,但由于整天忙于手头上的生意,忙于应酬、交际、洽谈业务、进货、出货等事务性的事情,也有的家长甚至沉迷赌博,还有的家长因夫妻二人聚少离多,造成夫妻感情不和,吵闹、甚至离婚,以致造成孩子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导致孩子的心灵受到极大地创伤,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有的家长平时不怎么关心孩子,而一旦孩子在学校遇到了困难、吃亏了或者要给家长添麻烦了,又忙不讲理、不顾及后果来处理问题了。

案例二:

我校初二(6)班的刘思强同学在上体育课时,因与本班王保和同学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抢水喝时,一不小心脸碰在了水池边上。受伤的家长得知情况一到学校后,也不管此时科任老师是否正在讲课,就气冲冲地闯进教室,一把抓住推人的学生,不问青红皂白、恶狠狠地说:“你要敢打他,我就弄死你去”。一边说他就一边用力把这个学生的头用力往墙上按。而此时接到电话立刻到校,并站在旁边的另一位学生家长一看就不干了,哇哇大叫起来:“你怎么可以打人呢?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你这样做就不行,你用这么大的力扭断了他的脖子怎么办?我们的下半辈子怎么办?”原来,他老两口老来得子,对孩子从小就溺爱有加、呵护备至,生怕孩子有半点闪失,自己的下半辈子就会无所依靠了。孰不知:期望值越高,失望值就越大。

二、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由满怀希望到不闻不问

乃至放弃孩子的教育:

纵观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从出生至成人,不外乎以下几个时期:第一:精心孕育期:孩子未出生前,则精心保胎,希望生个栋梁之才、生个神童、生个天才。所以,从孩子一出生到上小学之前,在宝宝精品专卖店买的东西从婴幼儿的保健品:奶粉、面条、专属衣裤,到玩具:小车、电动摩托车、遥控小汽车,乃至遥控飞机,那是应有尽有。在孩子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充满幻想、充满好感之时,家长就不管孩子是否吃得消、是否受得了,是否高兴还是不高兴。却在孩子学走路,脚步都还迈不稳、走不稳的时候,就强行把一个沉重书包架在孩子的脖子上,也不管他(她)是否承重得了,书包里装满了图画书、智力画册、认字卡、拼音卡、故事书等等。第二:精心培育期:孩子开始上小学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比别强,一定不要让他(她)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能输在隔壁邻居某某某的孩子身上、输在单位同事孩子身上、输在亲朋好友孩子身上。于是乎:周一至周五上课时间无法占用,双休日就把孩子的休息时间挤的满满的,不是学画画、书法,就是拉丁舞、钢琴,甚至金典作文、精品英语、高分数学等文化课,占据了孩子的所有空间,可怜的孩子,眼睛都还睁不开,睡都还未睡醒,就被家长拖去受罪了。懵懂的孩子为了讨得爸妈高兴,在家长奖赏、表扬的高明政策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第三:讨厌放弃期:然而,根据一个人身体力行的程度,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是一个大人,这么多的任务也很难应付,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超负荷的强度怎能令孩子受得了啊!由于孩子疲于应对这些任务,渐渐地就不能适应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了。因为超能的孩子毕竟是少数。于是孩子的成绩下降了,孩子的天性也出来了,贪玩了、不肯学了。特别是到了初中阶段,学习科目由原来小学的两门主要学科一下子增加到中学12门学科,科目增加了、任务也增加了,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学习时间,再加之正确的引导,孩子一下子是很难适应的,以致学习成绩就普遍下降了。此时,如果,明智的家长这时能够关注小孩的学习,了解他的在校情况,也许孩子的学习、生活就会逐步回升,从而进一步走入正轨。有的家长这么做了,他就成功了。可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成绩不如从前了,轻则唠叨、啰嗦,不厌其烦训斥、用大道理说教地对待孩子。重则简单粗暴地打骂孩子。发展到最后,就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了。此时,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的孩子,哪经得住这样的惊吓、这样的压力、这样的折磨,于是要么就离家出走、要么就完全放弃学习了。

二:家长对学校教育孩子的观点看似一致,

实质在某些方面是相违背的:

 一方面:

 家长为了时刻达到与孩子联系的效果,不少家长主动为孩子配手机。因此,手机在成了孩子与家长保持联系的主要工具的同时,也成了孩子上课玩手机、手机发信息、手机上网、手机涉黄以及考试时,手机成了作弊的工具。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同时也为了取得家长的支持,学校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给家长下发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中的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为了您的孩子在校能够专心学习,家长是否愿意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如有特殊要求的家长,是否支持学校严禁学生上课开机的问题时,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填了同意项。可实际上,老师们仍然发现班上的大部分学生仍然有手机,只不过他们藏匿的很隐蔽,老师又不敢搜查。

另一方面:

如今的学生在家长的呵护、溺爱之下,不少学生的体质偏差。每当学校集队集会、开运动会、开校会或开年级会时,太阳光稍微强烈一点,就会出现学生晕倒的现象。 甚至在上体育课时,学生稍做一点剧烈运动,就有学生受不了,发生晕倒、想吐的现象。还有的学生身体异质,患有癫痫病、心脏病或其它疾病。学校同样在问卷调查当中,希望家长如实填写,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学校可在第一时间对孩子进行急救或通知家长,可仍然有部分家长没有如实填写,采取回避的态度。

还有一方面:

据了解,学生周末在家的基本情况是:在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后,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包括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不例外)都是上网玩游戏、聊QQ,更有少部分学生登录黄色网站、甚至有个别学生还发送黄色图片给班上的同学。部分学生课间议论的内容就是游戏玩到多少级了、谁是谁的老婆了。手机涉黄、上网涉黄直接导致早恋,游戏打斗容易滋长校园暴力。所以为了杜绝学生带手机入校、杜绝涉网太深的孩子误入歧途,同时也为了了解身体异质的学生情况和问题生的家庭情况。经过学校领导的讨论决定,每周由一名行政领导和一名班主任,分组分别地对学生进行家访。谁知家访结果令人吃惊不小。因为大部分家长仍然给小孩买手机,有的家庭情况令人堪忧。

案例一:

初二(10)班的陈福林,父母白天均在一家菜市场买菜。直到下午三、四点钟才收工回家给孩子做晚饭。一天辛苦的工作使家长吃完饭没多久,就想睡觉了。而陈福林觉得家中没什么好玩的,起初,就到同学家去上网,后来就把妈妈给的早饭钱拿去网吧上网。再后来被老师发现并告知家长后,陈福林的爸爸采取的不是从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去促使他改进的做法,而是二话不说狠狠地揍了儿子一顿。可当第二天卖完菜收工回家吃过晚饭许久,仍不见儿子的踪影,打电话问遍了老师、同学、邻居后,四处寻遍了他可能去的地方,也看不见儿子的身影时,这才知道儿子离家出走了。这时父亲真的意识到不该打骂孩子,感到后悔莫及了。当三天后,警察从网吧找到孩子并送回家后,父母为怕儿子出走,家境不算好的父母立即买一台电脑,让他天天玩,从此以后也不问他的学习、不问他的作业。儿子要他买手机,起初,父母不同意,当儿子说:“你不买是不是?我马上就离家出走噢?”一听到这几个字,妈妈马上说:“好!买、买,明天就买。”当我们问及他父母为什么改变这么大时,夫妻两个异口同声地说:“没办法啊?万一他真的离家出走,人都没了,我们两个人老了怎么办啊?到时候连一个依靠也没有,那怎么行啊!”我们问:“像这样下去,他将什么也学不到,长大如何谋生、如何立足呢?”妈妈说:“走一步是一步,只要他不离家出走,我们什么都依他。”听到家长的回答,我们真为他们感到悲哀,做为家长,他们不是从讲究教育孩子的方法着手,而是一味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案例二

初二(4)班的李龙强,母亲在广东东莞打工,父亲残废在家与儿子一起生活,每月靠妈妈从广东寄回500元钱维持生计。李龙强看到班上个个同学都有手机,而自己没有。所以回家也要求爸爸给他买一个手机。起初,爸爸不肯,他就对他爸爸说:“你如果不买,我就去抢。”果然,在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时,李龙强伙同班上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在繁华的大街上,公然抢劫一名妇女的手机,当场被抓获。经过派出所办案民警的说服教育后,由学校派人和家长一道把孩子领回家后,为了怕儿子再次离家出走,爸爸悄悄地不被学校知道,他不仅给儿子买了手机,而且每月还固定给儿子充50元的花费。后被同学放映到学校政教处,当政教处人员再次到他家家访并询问改情况时说:为什么学校在召开家长会,家长在做问卷调查,大家都同意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在发生孩子抢劫之后,不是从说服教育、讲道理入手,从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平时加强对孩子的沟通、交流入手,反而却一味地顺从时,其父也说:“没办法,孩子说班上几乎每个同学都有手机,而且车站附近的那个网吧好多学生都在里面上网,有的都在里面过夜。我人这么老了,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的话,谁给我养老、谁给我送终啊!算了吧,让他,只要他没事就好,学不学都无所谓。”原来,家长不是为孩子着想,而是为他们自己着想。说白来,这其实就是家长自私的一种表现。家长以为,只要满足了孩子的要求,一切都会安然无事,孰不知,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生活条件,更需要精神上的条件。做为家长、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道德品德着手,不仅要教他们知识,更要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传承中华美德着手。

孩子心灵的塑造靠谁呢?我想: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为孩子着想,多与孩子交流、多与孩子沟通,多牺牲一点自己的休息时间,问问他的学习需求、生活需求、思想需求,多挤出一点时间陪陪孩子,真正爱孩子,并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真正与学校齐心协力,共同配合来教育学生。如果我们的文化稽查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查处力度,真正做到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的网吧、游戏厅(因为不少网吧的装修伪装成不允许学生进入,其实通过其他通道是允许的)。如果我们的公安执法部门能够加强网络监控力度、添加网络防火墙设备。如果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不是以看这个学校每年能考取多少个重点高中的学生,来衡量这个学校是否办得好坏的话。如果我们的新闻媒体,能够对百年大计的学校教育,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再多一点包容的话,而不是稍有一点不是就把学校、把老师推到风口浪尖上口诛笔伐的话,而是让教育行政部门去行驶行政权力处理问题的话,学校对老师的教育、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就会更相得益彰了。

如果我们的后代,家长未来的寄托,祖国未来的花朵,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精心锤炼,必将能百炼成钢、铸造成人、铸造成才的。所以,一个孩子心灵的塑造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责任,是你、是我、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编后语:该篇论文2013年12月在“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二0一三年学会年会”上,荣获“壹等奖”

    

 
 

  欣赏{思念文集 }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白丁
发表人邮件:1208082792@qq.com发表时间:2014-2-21 11:38:00
触目惊心的数字,鲜明深刻的举例,合符逻辑的推理,有力有理的论证。教育孩子,是一个立体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有机配合。
发表人:月圆中秋
发表人邮件:470011648@qq.com发表时间:2014-1-17 22:15:00
姐姐的论文写得真好,教育孩子 是整个社会,更是每个家庭的责任,看着这些数字和案例,真得为这些孩子担心。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