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决定了对于公司增资、注销、修改章程等重大事项,所以股权比例要合理分配。通常要把握几个原则:
1) 创始人股东中有一个股东的股权比例要高于其他人股权比例;
2) 创始人股东全部股权之和建议超过66.7%;
第二个方面:分工与考核。
股东可能因为很多种原因退出公司或者无法对公司做出预期的共享,因此,股权比例固定不变,或者股东永远不退出公司,这都会给其他股东造成影响,而且会导致公司融资不顺畅。
所以,考核要与股权比例的变动挂钩。
第三个方面:出资方式。
出资可以用房租、现金、软件、商标来出资。更多时候,创始人可能是没有现金出资的,而是天使在现金出资。基于不同的出资方式,关注的法律也会不同。
主要是考虑:
1)如何使得审计报告可以通过;
2)出资的资产不能侵犯老东家的权利。
第四个方面:表决方式。
股东之间的表决,通常采用股权比例决定表决比例的方式,建议始终采用这样的表决方式。其中,二分之一、三分之二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比例节点。
第五个方面:一致行动。
建议创始人股东之间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而且,通过期权、干股方式获得股权的其他股东也都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这样,公司效率比较高,要么早点死,要么就好好活。
第六个方面:退出。
股东一旦无法按照创业阶段的方式对公司进行投入、贡献的,就要求股东强制性降低股权比例,或者将全部股权卖给其他股东。这样有利于公司股权的统一性,也便于公司管理。股权比例降低或者全部转让,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有偿的话,建议在股权协议中明确有偿的标准,这个不能等到散伙的时候再谈。
1.合伙人合伙创业第一天,就会面临股权架构设计问题(合伙人股权设计);
2.公司早期要引入天使资金,会面临股权架构设计问题(天使融资);
3.公司有三五十号人,要激励中层管理与重要技术人员和公司长期走下去,会面临股权架构设计问题(员工股权激励);
4.公司需要招兵买马、跑马圈地,加速发展,引入A轮、B轮、C轮投资人,……IPO时,会面临股权架构设计问题(创业股权融资);
5.公司足够NB,做到BAT的体量,需要把大公司做小,把老企业做新,也会面临股权架构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