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如何将这一概念引向深入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企业各部门、各层次的员工,尤其是较大企业的员工之间,如果不能很好地配合,执行力可能会流于空谈,“大企业病”将成为流行病。
希望集团陈育新总经理从他高级农艺师的学养中,从他20多年的企业经营实践中,逐步将生物学上的“配合力”这一概念引入企业管理之中,并在企业管理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现将他关于配合力的概念陈述如下,供从事企业管理的朋友们讨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的价值高低主要取决于其能力大小。但是,我们周围的不少人将能力狭隘地理解为专业能力。陈育新总经理认为,实际上,一个人的能力既可以表现在专业能力上,也可以表现在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等诸多方面。
在企业领导者眼里,各种能力都很重要,但对员工,尤其是管理干部而言,协作能力与其他方面的能力存在着乘法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把其他方面的能力视作纵向的高度,把协作能力视作横切面的面积,二者的乘积则可以看作其个人价值的大小。
为了更深入、更清晰地说明协作能力的内涵,陈育新总经理从遗传育种学上引入了配合力的概念。这一概念在人才的选择、培养和使用上,有其特殊的意义。配合力在遗传育种学上是指亲本与其他亲本结合时产生优良后代的能力,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人与其他人合作共事时取得优良成绩的能力。
在生物界,两个好的品种杂交产生的后代不一定优于亲本,杂交并非一定能产生优势,因而,配合力的高低就决定了该亲本的育种价值。同样的道理,两个优秀的人合作不一定能使他们的优势相加,他们之间能否优势互补,关键是要看他们之间配合力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