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OLCA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有1000多家,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4万亿人民币)。
而据美国主要市场(纽约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以及两个场外交易市场PINK SHEET 与OTC BB市场)的不完全统计,具有中国背景的在美上市公司已达约500家。
但真正比较有市场成交量的“活着的上市公司”仅有约150家。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在香港上市的大型中国国企,在美只是以存托凭证(ADR)方式上市,此外,在美国具有中国概念的中型上市公司也只有百度(BIDU)、新浪(SINA)、网易(NTES)、搜狐(SOHU)、盛大(SNDA)、无锡尚德(SPT)、新东方(EDU)、分众媒体(FMCN)等比较著名。
大部分中国在美上市企业,是以万得汽车(WATG)、哈尔滨电机(HRBN)、中国阀门(CVVT)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小市值型公司。以万得汽车为例,总市值3.68亿美元,目前每股股价10.85美元,PE倍数13.18倍,机构投资者持股45%。
这些中小型企业本身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但在中国也不大为人所知,不常受到媒体关注。除少数企业比较受市场认可外,更多的是一些良莠不齐、业绩尚属需要进一步被证实的微型企业,业内俗称“半死不活”的上市公司。
很多企业瞄准了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但在上市过程中却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而且,好不容易上市之后,很多公司的股价长期低迷,无法得到美国市场的足够重视。这让这些花费了巨资上市的中国小型企业颇为感慨。
“成功上市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投资者关系公司Dragon Gate行政副总裁朱丽洁说,“上市公司其实更需要营销,只是营销的是股票而不是具体的产品。因为美国的投资者离得远,无法想象中国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公司的包装和营销就变得特别重要。”
朱丽洁指出,在上市前后,对公司股份的营销应该是非常系统的。从公司的简介资料到财务数据指标、业务模式和增长方式,都需要精心修订,再系统并有针对性地向相应子行业的投资基金进行推介。
“业务模式和增长方式越清晰的企业,越能够让分析师了解你。”朱丽洁说,“这是公司股票能够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而那些自我营销不够积极,或者没有很好用资本市场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进行沟通的中国企业,其真正价值就常常不会被投资者所了解,从而造成其股价的长期低迷。
此外,当中国的CEO面对美国基金经理的时候,财务习惯、金融体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带来的是更多的困难和疑惑。
“比如,美国的分析师用黑莓手机,所以更喜欢用电邮沟通。但中国的企业往往不及时收取邮件,就会造成回应慢,甚至造成信息披露的重大隐患。这虽然是很小的一个商业文化上的差异,但是问题很大。所以,我们建议上市公司应该在美国有专人负责与投资者沟通,起码有人可以随时接听电话。”高靖波说。
而且,很多中国的CEO并非财务出身,他们所报出来的一些数据,很有可能是严谨的分析师所无法接受的。
“据我所知,有一位上市公司的CEO,之前向美国分析师透露的公司增长数据过于乐观,达到了每年100%。”袁辉说,但到了年度报告的时候,公司的销售收入成长仅有40%。这造成该公司股价在当天大幅回落。
“其实,40%的增长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只是资本市场并不喜欢惊喜,所以当无法达到分析师预期的时候,上市公司的股价就会很受影响。”袁辉说。
袁辉指出,在跟分析师开会的时候,该上市公司的CEO只需稍保守一点,例如,预期销售可能会增长50%,到年底时公司实际完成40%,该公司的股价可能会在当天大涨而不是大跌。
而美国市场所采用的财务指标,也对中国公司造成了一些实质上的影响。
例如,在小型公司刚上市的时候,投资者可能会要求中国公司与之签订对赌协定。而GAAP准则规定“对赌协定”中的利润部分不能进入当年的利润。
“这样,即使中国公司完成了当年的增长指标,但公司的盈利反而无法体现这一部分被扣掉的利润。这对公司的股价其实是起了负面的影响,公司的市盈率会显得非常高。”袁辉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