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标专利版权 >> ★文化产业论文代写与包发表:18305759080 >> 文化产业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双击自动滚屏  
文化产业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发表日期:2018年7月6日  作者: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田甜  本页面已被访问 589 次

摘要:在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于应用型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促使其能够充分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已经成为当前音乐专业建设过程中极具发展性的研究课题。针对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对于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以文化产业为基础,深入分析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并明确其中存在的挑战和相关的培养计划。

关键词:文化产业;社会需求;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以及表演艺术等多种方面。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一线城市的城市化和现代化程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对于文化创意的基本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更是在不断地追求着异类文化。在该种背景下,已经形成了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体系。

 

一、对于文化产业的说明

文化产业的基础是世界各国对于文化产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美国更是没有形成文化产业的说法,其通常仅仅认为其属于文化娱乐产业和信息服务业。而日本政府则认为只要和文化存在关联的产业都属于文化产业。在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则是将文化产业称之为内容产业。根据英国文化新闻体育部所发布的相关消息,创意产业的定义是出自于个人创造性和技能以及智慧的知识产权,该种创造可以实现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提供。在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理解和认知存在极大的差别,当前主要有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三种说法。根据国家相关部门下发的通知得知,对于文化产业的界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所有经营性行业。其属于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两个不同概念,但是其都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其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逐渐形成的新兴产业。根据我国统计局2004年的统计,认为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都称之为文化产业。

 

二、在文化产业背景下对于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机制问题的探讨

1.社会发展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增加。在文化创意背景下,音乐发展的基础便是创意和创意的基本方式,绝大多数文化产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都囊括了创新的音乐形式。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前社会,创意产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绝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除却自身基本的业务范围和内容之外,必须完成企业文化的创新,继而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最终实现应用型音乐人才创意水平和能力的提升。2.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当前在应用型本科音乐培养机制下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传统的音乐教育,其在传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现代音乐教育思想,而另一种则是完全抛开传统教育理念,通过社会和经济对于人才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该种背景下产生的结果便是,前一种学生的就业范围极小,其绝大多数都是在从事传统行业,而后者虽然能够快速适应职业发展的基本环境需求,但是因为缺乏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教育,使得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难以完成创新。培养目标的混乱化使得创新型人才出现了严重的匮乏,其根据原因在于学校并没有对此形成足够的重视。

 

三、应用型音乐人才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强的迫切性

目前来说,应用型音乐教育主要存在着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是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并融入一定的现代音乐教育方式,从而实现新旧结合;而另一种则是完全抛弃传统教育方式,以当前的市场发展需求和经济发展为基础,严重忽视传统文化具有的巨大价值和作用。在此背景下,前者教育方式背景下形成的学生可以选择的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其难以快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甚至有可能被淘汰。而后一种教育方式背景下形成的学生,虽然能够快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但是因为其自身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学习和思想理念支持,使得其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出现创新思想和基础匮乏的现象,也难以维继自己的长期发展。出现该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教学培养目标缺乏应有的明确性。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也是以音乐表演为主,缺乏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大环境的说明和指导,相关知识的匮乏使得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更使得音乐文化产业发展难以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二是课程体系设置缺乏明确性。当前,绝大多数课程依然是以传统课程体系为基础,仅仅强化了电脑音乐基础和表演基础的教学工作,对于管理和经济课程的纳入极为有限,甚至部分学校根本没有将其划入到自身的课程体系中。三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体系极为混乱。教师队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于师资队伍的更新和完善缺乏应有的监管和提升体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也是按照传统师范学生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模式,所能够培养出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伴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人才需求数量的不断增长,应用型音乐教育未来的发展之路已经变得极为模糊,是以传统教育方式为核心继续发展,还是敢于迎接挑战和机遇,进行大胆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所有音乐教育者所面对的重大课题。对于应用型音乐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来说,其自身有责任,更有义务积极地投身到文化产业的市场调研和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过程中。

 

四、在文化产业背景下,对于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相关计划

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市场的迅猛发展,社会市场技术性人才需求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了充分满足社会市场人才的基本需求就需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好各项资料准备工作和市场调研工作,分析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与企业成长情况。同时,充分掌握企业在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且需要对文化产业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进行深入调研,并分析学生工作能力上的缺点。然后再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高校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分析和研究过程中可以让用人单位和专家学者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寻求针对性和价值性的教学方案,以文化主创意产业角度对教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教学模式充分满足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基本需求。同时,构建完善的教育教学系统和教学战略,充分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此外,严格执行教育教学计划,制定符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目标和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此外,通过实践不断论证与改进教育教学模式,让文化产业专业人士或者专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进行相应评估,从而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的基本过程。基于此,高等院校应当在院校中创建音乐工作室,继而吸引更多的具有创作热情和才华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学校晚会和外接项目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性,保证学生在长期参与过程中能够积累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充分了解市场对于创新技术性音乐人才的基本需求,继而形成适合自身的发展计划。

3.在音乐人才培养体系下涉及到的核心。(1)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作为艺术类专业的一种形式,音乐专业除了必要的艺术学习目标之外,还应当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促使音乐人才能够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继而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高级原创性思想人才的基本需求。文化产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是高端的技术性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制定出具有极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方案,继而实现人才教育的精细化和个性化以及多元化发展。在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同构与文化创意企业的合作,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并且保证学生能够深切接触到文化创意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总而言之,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能够更加合理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地理解和掌握国家以及社会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思想,继而迎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音乐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基本需求。(2)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应当形成更多门类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并且通过丰富的课程设计实现学生视野的拓展,继而提升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保证学生能够针对自身的学习形成更具针对性和发展性的学习计划。另外,根据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基本方向,形成相关的课程体系。增加第二课程的教育,通过舞台设计和舞蹈编导以及影视音乐创造等多种方式,实现学生特长和创意能力的培养,而小班授课的基本模式则能够极大地提升人才培养的规范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根据当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音乐类院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教学和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思维相衔接。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和管理体系改革和创新,满足社会对于多元化人才的基本需求,继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音乐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贾茹.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J].音乐时空,2016(9)171-172.

[2]祁蒙.高校音乐表演类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J].戏剧之家,2016(1)193-194.

[3]黄莉.就业视角下的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J].大众文艺,2014(9)226-227.

[4]张刚.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的应用型音乐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戏剧之家,2016(3)65-67.

[5]宋迪.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民间音乐开发[J].黄河之声,2012(11)132-133.

[6]陈为智.舞蹈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现代融合———《舞蹈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书评[J].戏剧之家,2014(12)145-146.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0)

中国哈尔管理学院(中国哈尔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液晶大楼   联系电话:18305759080;QQ:375453467   联系人:濮先生
备案编号:浙ICP备090573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