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样的问题如果发生在中国企业身上,会怎样呢?许多人都还记得,2001年中秋节前,具有70年历史的知名老字号南京冠生园,用陈馅翻炒后再制成月饼出售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企业遭遇灭顶之灾。
同样的危机,为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不妨从两者的对比中,找寻问题的答案。
品牌文化含量
首先,中外品牌的“含金量”尤其是文化含量不同。以肯德基为例,整洁统一的店面、友好的服务、可爱的卡通,对年轻人尤其是孩子来说特别具有吸引力。其调料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之后,依然有人到肯德基就餐。
这是为什么?因为消费者还可以享用肯德基的其他产品,孩子们还要到肯德基看他们喜欢的卡通。文化已经包含到了肯德基这个品牌当中,公众也接受了这种文化。
反观我们很多企业,只顾做产品,很少顾及文化层面的东西,即使拥有70年历史的冠生园,人们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除了月饼,人们对它几乎没有什么别的印象。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危机处理方式不同
其次,他们的应对危机方式不同。在发现两种产品的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之后,百胜餐饮集团即发表公开声明,停售了问题产品,并推出整改措施,严把食品安全关。这种态度是公开、透明的,比遮遮掩掩更能消除人们的疑虑。
回过头来,让我们再看看冠生园。面对危机,南京冠生园先是辩称这种做法在行业内“非常普遍”,又是反复为自己百般辩解,始终没有向消费者表示歉意,将自身信誉消耗殆尽,以至于该公司的其他产品如元宵、糕点等也很快受到”株连”,没人敢买。
洋品牌见“红”不倒与中国品牌一触即倒的鲜明对比,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品牌与洋品牌的差距,这种差距,也正是中国企业需要努力的方向。